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汪洙的詩句

關於汪洙的詩句

1.汪洙的什麽詩句可以形容“在異國他鄉遇上老朋友”的心情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汪洙《神童詩》

《神童詩》中部分詩句:

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壹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

柳色浸衣綠,桃花映酒紅;長安遊冶子,日日醉春風。

註:相傳有壹位秀才參加鄉試沒有考中,回家途中天又下了壹陣小雨。傍晚住店時,店旁邊的院裏傳來壹陣陣嗩吶、鞭炮聲,原來鄰院有人娶親。到了晚上,秀才睡不著覺,想起了汪洙的《四喜》詩,再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見聞,便給《四喜》詩加了八個字,成為:

久旱逢甘露--壹滴,

他鄉遇故知--債主。

洞房花燭夜--夢中,

金榜題名時--重名。

這樣壹改,對比鮮明,汪洙詩中所說的人生四大歡喜就變成了壹場空歡喜,悲涼的意味躍然紙上,頗具出人意表之機趣。

2.汪洙的詩

四喜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神童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黃金寶,何如教壹經。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後學通。

聖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

勤學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3.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詩人是汪洙.是哪個裏面的詩句

出自宋·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

全文:“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解釋:逢:遇到。幹旱了很久,忽然遇到壹場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終於如願的欣喜心情。詩中所寫人生四大喜事:第壹件是在長久天旱之後,逢到天下甘霖好雨;第二件事是流落異鄉時,遇到舊日相識的好朋友;第三件事是新婚;第四件事是科舉考試金榜題名。

被民間認為是喜事的還有很多,如添丁進口、喬遷新居、家人團聚、夫婦和諧、豐收增產、財源茂盛、時令節慶等等,都是喜事。喜瑞文化在傳承發辰中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有的慶賀福祉降臨。有的表達美好祝願。在喜慶活動中,講究開口吉利有“彩頭”,環境瑞祥有吉兆,衣食住行都要講求吉祥。喜瑞文化完全融入民眾的生活中,作為關註人自身命運的祈喜習俗,在人的生命歷程之中不斷喚起美好憧憬,這也是“喜瑞”成為最主要的民間吉祥符號的重要原因。

祈喜文化的核心是祈求人丁興旺、家族昌蠱。遠古時期,原始先民出於生存繁衍的目的,生殖崇拜。農耕社會中,增添增殖直接關系家族興表與社會繁榮,因而成為廣泛關註的焦點。人生禮儀、歲時節令活動中,有很多祈求子嗣與佑護生命的內容:明、清時期,荊楚地區豆行用葫蘆盛社飯送女裏的習俗.其中包含祈求生殖繁衍的觀念。結婚為合和之喜,洞房必定要擺紅棗、花生、桂元、蓮子等,取其“早生貴子”的吉祥寓意。添丁進,是家庭的大喜事,婦女懷孕稱“有喜”了。生育與生長的喜慶主題伴隨人的壹生,從“滿月”的“弄璋之喜”,到“百日”的“百祿之喜”,歷經壹年壹度的“生日之喜”,直至最終的“喪之白喜”。孩童脖子上掛的“長命鎖”、身上穿的“五毒背心”無不體現長輩愛惜子孫、佑護生命的苦心。

4.張九齡

感遇十二首(其壹)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其四)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感遇十二首(其七)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飛流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氤氳。詠燕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賦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聖泉宴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

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尋道觀 其觀即昌利觀,張天師居也。

芝應光分野,蓬闕盛規模。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芨三山記,金箱五嶽圖。蒼虬不可得,空望白雲衢。

散關晨度關山淩旦開,石路無塵埃。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棟想崇隈。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遊梵宇三覺寺香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葉齊山徑密,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別薛華 英華>作秋日別薛升華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律。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重別薛華 壹作重別薛升華明月沈珠浦,鳳飄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飄泊成千裏,棲遑***百年。窮途唯有淚,遠望獨潸然。

麻平晚行百年懷土望,千裏倦遊情。高低尋戌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送盧主簿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餞韋兵曹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雕晚葉,蟬露泣秋枝。亭臯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白下驛餞唐少府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仲春郊外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青。初晴山院裏,何處染囂塵。

郊興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閑居。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郊園即事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觀佛跡寺蓮座神容嚴,松崖聖趾餘。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覆前除。

***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山居晚眺贈王道士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

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雲。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

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八仙徑 寺南又有昌利觀,去寺可數裏,巖徑窈窕,杖而後進。

奈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援蘿窺霧術,攀林俯雲煙。

岱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春日還郊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對酒春園作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壹醉,非但閱年光。

觀內懷仙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雲梯。

秋日別王長史別路餘千裏,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上已浮江宴韻得遙字上已年光促,中川興緒遙。綠齊山葉滿,紅泄片花銷。

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

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長柳晨征犯煙磴,夕憩在雲關。

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

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羈遊餞別客心懸隴路,遊子倦江幹。

槿豐朝砌靜,條密夜窗寒。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

寧覺山川遠,悠悠旅思難。銅雀妓二首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銅雀妓二首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易陽旱發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

雲間迷樹影,霧裏失蜂形。復此驚飆至,空山飛夜螢。

焦岸早行和陸四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征儔。復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故人渺何際,鄉關雲霧浮。

臨江二首泛泛東流水,飛飛北上塵。歸驂將別棹,俱是倦遊人。

去驂嘶別路,歸棹隱寒洲。江臯木葉下,應想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