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顧城的《壹代人》。
1、壹代人:指在文革歷史階段中成長起來的人。
2、黑夜:暗指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政治運動。
這句話的意思是:
這句詩的創作背景是在文革時期,“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對於那壹代的青年人來說,文革是壹場黑夜,使他們茫然失措,但是他們都擁有黑色的眼睛,黑眼睛是中國人的特征,他們擁有中華民族的寶貴血統,說明他們都是肩負著重大歷史使命的壹代青年人。
他們必須在祖國陷入壹場文化和人性浩劫的時期為祖國尋找光明尋找前方,因為他們擁有著中華民族賜予的“黑眼睛”,讓他們在祖國的“黑夜”為祖國“尋找光明”,他們是掙紮的壹代人,卻也是肩負著重大責任的壹代人,是具有不屈不撓的高貴品質的壹代人。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概括出了壹代人的心理歷程,表達出對黑暗政治的否定、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這首詩有力地證明了詩是精粹的藝術。它的思想內容的高度凝煉和藝術表現上的高度提純,使它具有小說、散文等文體所不能有的力度和容量。
擴展資料:
名家對《壹代人》的點評:
王幹《透明的紅蘿蔔——我讀顧城的<黑眼睛>》:
在我看來,這兩句詩的悲劇性意義首先體現在環境的非歷史性非正常性上。“黑夜”,這壹意象籠括了廣闊而無定性的時空,隱喻壹種不正常、不人道的年月與環境,這本身便是壹種歷史進程發展中的悲劇。
“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正是這壹悲劇性向前發展的結果,悲劇的承受者是“我”,因為在“黑夜”與“黑色的眼睛”之間是由“我”來連接,而“我”則被動地成為這場災難的承受者,“黑色的眼睛”實際是壹種“異化”的具象形式,這已經深入到人與環境的不可調和的悲劇之中。
但更為深刻的悲劇意味在於“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在這裏似乎“我”處於主動地位,也無疑有著壹種敢於向“黑夜”叛逆、尋找光明的精神,恪守,所使用的武器——“它”竟然是“黑夜”的派生物。
這似乎預示了這種尋找勢必又會陷入壹種新的悲劇之中。這壹悲劇性的循環揭示了人能夠發現自我,人不能夠實現自我這種規律背反。這幾乎已成為人類精神生活中壹個永恒的悲劇情結所在。
唐曉渡:顧城的這首詩只有兩句,但是卻在當代詩歌史上具有相當重的分量,以其高度的歷史概括性和辯證思維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烈的藝術力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