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天水有壹條路叫青年北路,青年北路的銀杏樹漂亮極了,朋友圈裏天天都在曬那壹樹樹金黃,有人發的題目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還有人說是“劉海撒金錢”,《秦州微刊》的老師們更是筆下生輝,字裏行間俱是龍城秋色,俱是壹片眷戀、贊嘆與感慨。李文玉老師的詩句更是大氣磅礴,讀來讓人浮想聯翩,他寫道:
“聞聽劉海到龍城,壹夜拋撒萬鬥金。
壹衢光振皇家氣,萬首詩成盛世吟。
無緣采擷薰書卷,有心盈藏濟時貧。
壹幀玉照作常念,莫學歐陽怨秋聲。”
在這風兒清冽的夜裏,默默讀著詩句,靜靜想著家鄉,想著家裏那些親親的人、那些壹路上相伴左右的事,心裏便湧上壹股溫情。
我是在老家長大的,老家是壹個山青水秀、安靜溫和的小山村,那裏更多的是高大的白楊樹,遒勁的槐樹,還有碩壯粗實的柳樹,也有那蘋果樹梨樹,和有著肥大葉片的梧桐樹,山裏面那些酸梨樹、面梨樹,石棗、酸刺、柬子的,密密麻麻、郁郁蔥蔥,有些算不得樹了。
只是到了秋天,白楊樹金黃,梨樹火紅,漫山遍野油畫壹般,壹陣風吹過,葉子們嘩啦啦唱著,更有那槐樹的小小葉片,花雨壹般,好看極了。那時候,我們小孩子,也沒有油畫棒,更沒有什麽玩具,河邊樹下山坡果園就是我們的天地。
我們揀了最大最漂亮的葉子,輕輕卷起來,把葉柄輕輕穿插過頁面,就是壹只卷著翅膀的小鳥了。或者,把葉子從葉尖順著主脈絡輕輕撕成兩半,根部連著,然後把兩半葉片交叉著,再卷起來,讓葉柄穿過兩半葉片的交叉處,壹只有著兩只翅膀的可愛小鳥就做好了,我們壹邊舉著小鳥在風裏跑,壹邊“嘎呀嘎呀嘎……”學著喜鵲叫,樹葉紛紛落下來,像蝴蝶飛舞,我們紛紛在樹間跑,像小鳥穿梭,整個童年便快樂得像風壹樣了。
那些葉子是我們最親密的玩伴,是我們心裏最好看的玩具,有時候,我們也把白楊樹的葉子撿起來,把葉柄用頭繩紮起來,做成壹個毽子來踢,樹葉做的毽子耐用,可是葉片光滑有點硬,沒有七葉花葉子柔和,總是覺得不好踢,就拿長長的頭繩系著壹端,拉著掄著玩,轉得呼呼的,只聽見風的聲音,喊著“開飛機了……”轉得暈了,就蹲在地上,覺得地在起伏,樹在旋轉,比壹比誰轉得時間長,心裏確是別樣的高興。
我們還會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葉子串成項鏈,串成裙子,掛在胸前,系在腰間,那些簡單而快樂的日子也便像壹片片葉子壹樣五彩繽紛了。
直到有壹天,我看見了壹種從未見過的樹葉。那時候,我大約有十二三歲吧,有壹個機會跟著外婆去城裏,城裏有壹個漂亮的姑娘叫婷婷,按輩分,我要喊她“婭婭”,也就是城裏人說的“姨姨”,其實,她比我小好幾歲呢。
她有著白白細細的皮膚,瞇瞇笑笑的眼睛,頭發柔軟而服帖,衣服幹凈而洋氣,而我,只是壹個傻傻的土裏土氣的鄉裏娃。她有兩個姐姐,她們對我都很友好,因為,她們說,她們喜歡我寫的作文。
壹天傍晚,她帶我去了她家屋後的玉泉觀,那是壹座很漂亮的山,山上有廟宇,有小橋亭子,還有有各種各樣的樹和花草,這些都是我在鄉下從來沒有見過的。
我們走過壹片樹林,風吹得簌簌作響,壹片明亮的黃色讓我眼前壹亮。那是壹片才長了不久的小小的樹,還沒有我們的小手腕粗,最讓我感到特別的就是那滿樹的明黃,亮亮的,小小的,片片都在微笑,片片都在唱歌,片片都像是溫柔的瞇瞇的眼睛。婷婷撿起壹片給我看,竟然像壹把小小的扇子,輕輕地伏在婷婷白白的手心裏,可愛極了,好看極了。
我拿起來,仔細地看著,小心地捏著那細細的葉柄,透過陽光,看著那極細微的葉脈,生怕壹不小心就弄疼了它,這是我第壹次見到的銀杏葉。我小心翼翼地帶回了幾片,夾在了我喜歡的書裏面,多年以後翻到,看見它還是原來的樣子,而那時候我已經長大了。
後來,在城市裏生活,經常會看到路邊的銀杏樹,春天發芽吐蕊,夏天螢扇青綠,到了秋天,便壹樹金色。我總是行色匆匆,再也沒有細細看過那壹片片美麗的葉子,而它們,壹直就在我的身邊。
零八年左右吧,應了壹個朋友的邀請,去參加壹個詩歌朗誦活動,有幸到了育生巷壹個古民居的院子裏,讓我驚訝並為之震撼的是,那裏有壹棵壹百多年樹齡的銀杏。
樹幹粗壯,樹冠如蓋,樹上的白果繁碩密集,樹下更是零落滿地。我站在那所古老的院子裏,站在如此繁茂的銀杏樹下,想想壹個多世紀的變遷,再看看院子裏的木格花窗、青苔濃蔭,就覺得生命是如此神奇,歲月是如此滄桑,而我們那些悲傷、郁悶、患得患失,頓時變得無足輕重。再查查資料,才知道銀杏是壹種瀕臨滅絕的古老樹種,生長速度很慢,壽命很長,四十年才會大量結果,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站在這樣壹棵“活化石”面前,心裏不禁升騰起壹種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與膜拜。物競天擇、因緣造化,世界上總有壹種東西,會讓人在瞬間變得謙卑而沈靜,年長的銀杏樹就是這樣。
因為這樣的機緣,我便對銀杏有了不壹樣的感覺。壹四年的時候,我在好友的公司裏上班,而上班的地方就在青年北路的北端,青年北路兩旁,則長滿了銀杏樹。
記得初來天水城裏時,這些銀杏樹很小,十多年來忙忙碌碌,不曾細細留意,待有了心思去看,只見她們已經長得枝繁葉茂,不再是當年的婷婷玉立,更添蓬勃生氣了。
眼瞅著初春的風裏,小小的葉片悄悄探出頭來,怯怯地探看著這個世界。到了夏天,壹片片小小的扇子便在枝頭輕輕歌唱了,每每走過這條路,走過這些銀杏,心裏總是充滿了溫暖,覺得生活也柔和了許多。第二年秋天,正是銀杏盛裝的時候,我便匆匆離開了天水,離開了小城裏的壹片金黃。
前天早上,突發奇想,想出去走走。遂信步來到了青年路,這是天津市裏壹條很普通的路,和其它地方沒有什麽區別。而當我回頭看見壹地金色的銀杏鋪滿地面的.時候,便默默停下了腳步。
我看見小區裏兩排碩大的銀杏樹,旁若無人地怒放著,燦若雲霞,光華耀眼。倏忽間,我分不清,這是天水青年北路還是天津青年路,是老家的銀杏壹夜間來到這裏,還是我瞬間飛回了老家。壹樣的秋色,壹樣的銀杏,壹樣的金黃,壹樣的情思,壹樣的妳和我,隔著時空的天涯,默默對望著,壹時間任淚光模糊了雙眼,模糊了歸途,模糊了妳的容顏,妳的聲音,妳的溫柔與漫漫眷戀。
打開手機,拍了幾張照片,與好友分享。好友說,天水這麽美啊,這銀杏,這景色,看著像是歐洲。我想,千裏萬裏,應是他鄉做故鄉吧。這時候,看到了微信裏張姐發的圖片,看到了《秦州微刊》裏老師們為銀杏題寫的詩句。
青年北路的銀杏花雨裏,張姐靜靜地笑著,長長的大衣泛著暖意,而她胸前那壹抹紅色的圍巾,像壹束鮮艷的花,燦爛地開放著。青年北路的銀杏,因了她的笑容而更加溫馨,她的熱情因了風景而更加美麗。
其實,這街道、這銀杏、這記憶、這些深情的詩句,那些走過的路,那些牽牽掛掛的人,都是我們生命裏最珍貴的緣分,她們會在我們的生命裏陪我們壹程,或者用心相伴,或者遙遙相望,或者默默相忘,而我們的每壹個日子,確是因為這些而溫潤平和,充滿期待,充滿溫暖。
篇二、關於銀杏的情感散文那天,妻子從順昌喝喜宴回來,進門便說:“王同誌,看我給妳帶回了什麽?”我打開手袋,驚喜發現,居然是壹包我最喜歡的銀杏果。我突然覺得歲月匆匆,壹晃又是壹個深秋,家鄉的銀杏葉黃了。於是,我請了年休假,在這燦爛的季節,再次來到了寶山銀杏村。
記得兒時,每至深秋,父親做工作組下鄉回來,總會從他的軍綠包裏抓出壹把銀杏果(俗稱白果),分給我們兄弟姐妹。我便急不可待跑到竈口將銀杏果放在小鐵鏟上,然後送進鍋竈木炭內烘烤,當聽到“劈啪”的聲響,看見銀杏核由白至褐開裂後,就可以拿出來美美的享受壹番了。
每當這時,忙碌著做飯的母親又要提醒了:“興兒,白果有毒,不能多吃,每次只能吃6—7粒哦,記得把核仁裏的針芯拿掉”。我半信半疑,最終還是狠狠地全吞進了肚子,那種美味在我的記憶裏就是母親的味道。直到今天,雖然母親早已遠去,但我仍遵循母訓,無論對錯,每次都只敢吃上6—7粒。
後來才知道,白果是生長在被稱之“活化石”的銀杏樹上。銀杏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因其葉片的形狀如鴨腳掌,又名鴨掌樹。銀杏樹生長很慢,結果也慢,有“三十而生”和“公植樹、孫得食”的說法,因此又叫公孫樹。
家鄉的銀杏樹主要分布在大幹鎮土壟村上湖自然村和洋口鎮的田坪村,其它鄉鎮也有零星點綴。位於寶山的上湖村,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銀杏村”。村裏散落著20多棵古樸蒼穹的杏樹,早在宋朝時期,這些樹就已生長在此。誰能想到它們已穿越時空,經歷過宋朝的風,元朝的霜,明朝的雪,清朝的雨,見證了家鄉滄桑與輝煌,無論氣候變化,世態變遷,它們至今仍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繁衍著子孫,揮灑著生命的堅強與美麗。
銀杏渾身是寶,因銀杏果和銀杏葉有清火、降血脂、血壓、抗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能,因此近些年身價倍增。當地村民按祖傳習慣將大大小小的銀杏樹劃分到每戶人家保護和管理。
上湖村山巒疊嶂,人文和自然景觀獨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全仿木石構建築————寶山寺大殿坐落於此。這裏從古至今壹直存在通天大聖和齊天大聖信仰。寶山之巔的南天門,有仿木石構大聖廟,廟內神龕上供奉有孫悟空塑像。廟內左右石碑各書有“齊天大聖”、“通天大聖”兄弟神位。據考證,其神位早於吳承恩《西遊記》成書200多年。後來,張紀中版的《西遊記》中,豬八戒在高老莊娶媳婦的幾出戲也全部在村裏拍攝完成。說來也巧,該村大多數村民也都姓“高”,或許,當年吳承恩筆下的孫大聖還真出自順昌寶山。
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到此旅遊和攝影創作的最佳時節。深山雲霧繚繞,層林盡染,秋意醉人。每當秋風徐來,落葉繽紛,果實墜滿遍地,家家戶戶、大人小孩便背上竹簍忙著去拾撿杏果,整個村莊呈現出壹幅豐收、喜悅、亮麗的畫卷。
在村的中央曾經有壹棵銀杏王,剛勁挺拔,高30多米,樹幹胸圍達7米,像壹位高大的將軍或是尊敬的長老守護著這個村莊及弱小的銀杏。每年春天,它通過傳花授粉,來哺育著下壹代。大樹下,大人們悠閑地拉著家常,而孩子們則圍著樹王嬉戲玩耍,小狗們相互追逐打鬧,整個村莊壹派溫馨、祥和。
前些年,這棵樹王還是熬不住歲月的沖擊,最終倒下了。忽然間,村裏好像失去了什麽,壹種失落、壹種悲戚,油然而生。每次我來到這裏,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朝著樹王曾經生長的地方望去,不知是什麽原因,這棵銀杏壹直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想抹卻怎麽也抹不去。今年再度來到此地,我驚奇地發現,周邊的銀杏樹已經茁壯成長起來,村莊又展現出別樣的容顏。這壹刻,我終於明白,樹王急匆匆地離去,是為了讓小樹能盡快成長而奉獻出了本應屬於它的陽光、土壤和水分,它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後代,樹王並沒有逝去,這是愛的傳遞和生命的延續。
我猛然領悟,這棵銀杏就像我的父母壹樣,多少年來,為我們遮風擋雨,精心呵護,以自己剛正不阿的性格,樂觀向上的態度,自強不息的意誌,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忠孝仁義的家風,言傳身教,默默為子孫後代塑造了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我們前行的步伐。
篇三、關於銀杏的情感散文銀杏,我思念妳,我不知道妳為什麽又叫公孫樹。但壹般人叫妳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妳的特征並不專在乎妳有這和吉相仿佛的果實,核皮是純白如銀,核仁是富於營養——這不用說已經就足以為妳的特征了。
但壹般人並不知道妳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進,妳的花粉和胚珠具有著動物般的性態,妳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來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經是不能有妳的存在了,但妳依然挺立著,在太空中高唱著人間勝利的凱歌。
妳這東方的聖者,妳這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妳是只有中國才有呀,壹般人似乎也並不知道。
我到過日本,日本也有妳,但妳分明是日本的華僑,妳僑居在日本大約已有中國的文化僑居在日本的那樣久遠了吧。
妳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的呀,我是喜歡妳,我特別的喜歡妳。
但也並不是因為妳是中國的特產,我才特別的喜歡,是因為妳美,妳真,妳善。
妳的株幹是多麽的端直,妳的枝條是多麽的蓬勃,妳那折扇形的葉片是多麽的青翠,多麽的瑩潔,多麽的精巧呀!
在暑天妳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雲冠,妳也為多少的勞苦人撐出了清涼的華蓋。
梧桐雖有妳的端直而沒有妳的堅牢。
白楊雖有妳的蔥範而沒有妳的莊重。
熏風會媚嫵妳,群鳥時來為妳歡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當皓月流空,他們會在妳腳下來聚會。
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妳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
妳不是壹位巧妙的魔術師嗎?但妳絲毫也沒有令人掩鼻的那種江湖氣息。
當妳那解脫了壹切,妳那搓桓的枝幹挺拔在太空中的時候,妳對於寒風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麽的嶙峋而又灑脫呀,恐怕自有佛法以來再也不曾產生過像妳這樣的高僧。
妳沒有絲毫依阿取容的姿態,但妳也並不荒傖;妳的美德像音樂壹樣洋溢八荒,但妳也並不驕傲;妳的名詩似乎就是"超然",妳超在乎壹切的草木之上,妳超在乎壹切之上。但妳並不隱遁。
妳的果實不是可以滋養人,妳的本質不是堅實的器材,就是妳的落葉不也是絕好的引火的燃料嗎。
可是我真有點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國人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妳,而且忘記得很久遠,似乎是從古以來。
我在中國的經典中找不出妳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國的詩人詠贊妳的詩,也很少看到中國的畫家描寫妳的畫。
這究竟是怎麽壹回事呀,妳是隨中國文化以俱來的亙古的證人,妳不也是以為奇怪嗎?
銀杏,中國人是忘記了妳呀,大家雖然都在吃妳的白果,都壹喜歡吃妳的白果。但的確是忘記了妳呀。
世間上也盡有不辨寂麥的人,但把妳忘記得這樣普遍,這樣久遠的例子,從來也不曾有過。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區嗎?但我就很少看見妳的影子。為什麽遍街都是洋槐,滿園都是幽加裏樹呢?
我是怎樣的思念妳呀,銀杏!我可希望妳不要把中國忘記吧。
這事情是有點危險的,我怕妳壹不高興,會從中國的地面上隱遁下去。
在中國的鋇空中會永遠聽不著妳贊美生命的歡歌。
銀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國人單為能更多吃妳的白果,總有能更加愛慕妳的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