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考試急需的,印度法系的主要淵源?

考試急需的,印度法系的主要淵源?

1.簡述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淵源。

古代印度法的淵源與宗教經典密不可分,按其歷史發展大致有下列方面:

(1)吠陀。這是印度最早的傳世文獻和婆羅門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印度最古老最神聖的法律淵源。約成於公元前1500-公元前600年,吠陀本集***4部,它們反映了當時印度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其中許多內容涉及人們的行為規範和社會習慣。

(2)法經。約成於公元前8-公元前3世紀,用以解釋並補充吠陀的經典,附屬於吠陀,主要規定祭祀規則、日常禮節和教徒的生活準則、權利義務以及對觸犯教規者的懲罰等,它被認為是奠定印度人永世不變的生活規則和行為規範的聖典。

(3)法典。婆羅門祭司根據吠陀經典、累世傳承和古老習俗編纂的教法典籍,法典中所含的純法律規範比法經要多,全部法典陸續出現於公元前3世紀-公元6世紀。其中最重要的法典是《摩奴法典》,它約成於公元前2-公元2世紀,是印度法制上第壹部較為正規的法律典籍,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較全面地論述了吠陀的精義,規定了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基本內容。

(4)佛教經典。佛教經典是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淵源之壹,總稱為“三藏”,即:經藏,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及其門徒宣揚的佛教教義;論藏,是佛教各教派學者對教義的論說;律藏,佛教寺院規條。其中尤以律藏的法律意義最為明顯。

(5)國王詔令。國王的詔令也是法律的重要淵源之壹,其中最為後世註目的是阿育王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