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和地的詩句 1.帶天和地的詞
哀感天地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不啻天地不啻:無異於。無異於天地之別。比喻差別極大。
別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壹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別有天地非人間天地:境界。比喻另有壹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動天地,感鬼神動:感動;感:感動。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動天地,泣鬼神動:感動;泣:低聲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功蓋天地功;功績;蓋:壓倒,勝過。功績大,勝過天地。形容功勞極大。
功均天地均:等同。功業與天地等同。極言功業之大。
廣闊天地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感天地,動鬼神感:感動。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感天地,泣鬼神感:感動;泣:哭泣。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壺中天地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驚天地,泣鬼神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驚天地泣鬼神驚:震驚。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經緯天地本指以天地為法度。後謂經營天下,治理國政。亦形容政治才識卓越不凡。
盤古開天地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天地不容天地:天地之間,人世間。容:寬容。天地所不能容納。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與事。
天地長久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同“天長地久”。
天地經緯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天地開辟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天地良心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壞事。
天地剖判猶言開天辟地。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天地神明指上天和神靈。
天地誅滅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天地誅戮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誅滅”。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在天地間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與天地同壽壽:壽命。與天地壹樣長久。比喻壽命很長
與天地同休休:停止。生命力與天地相同。比喻無窮無盡
哀感天地
哀天叫地
哀天叫地
別有天地
補天柱地
冰天雪地
寸地尺天
地坼天崩
地老天荒
地平天成
地久天長
地角天涯
地上天官
洞天福地
刁天決地
頂天立地
戴天履地
福地洞天
覆地翻天
翻天覆地
改天換地
呼天搶地
歡天喜地
荊天棘地
寂天寞地
驚天動地
跼天蹐地
九天九地
開天辟地
極天際地
際地蟠天
經天緯地
錦天繡地
天崩地坼
天崩地裂
天愁地慘
天長地久
天翻地覆
天覆地載
天冠地屨
天高地迥
天公地道
天高地厚
指天畫地
遮天蓋地
戰天鬥地
咒天罵地
天昏地暗
天寒地凍
天荒地老
天懸地隔
天涯地角
天搖地動
天誅地滅
天造地設
掀天揭地
謝天謝地
2.描寫天、地的古詩句
最佳答案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樹陰裏白沙堤。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裏《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隋陽休之《秋詩》 日照前窗竹,露濕後園薇;夜蟲扶砌響,輕蛾繞燭飛。 晚秋詩 庾信 淒清臨晚景。
疎索望寒階。 濕庭凝墜露。
摶風卷落槐。 日氣斜還冷。
雲峯晚更霾。 可憐數行雁。
點點遠空排。 秋池壹株蓮 隋 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淩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壹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壹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遊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
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如編:象編排起來壹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壹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
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壹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淩空進發,壹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壹幅雨簾。
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壹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壹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
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3.描寫天和地的成語
描寫天和地的成語 :
天羅地網、
頂天立地、
天寒地凍、
鋪天蓋地、
冰天雪地、
改天換地、
開天辟地、
幕天席地、
天造地設、
天高地厚、
地老天荒、
天翻地覆、
翻天覆地、
天經地義、
撼天動地、
天誅地滅、
花天酒地、
天長地久、
驚天動地、
謝天謝地、
歡天喜地、
天昏地暗、
天南地北、
觸地號天、
天開地辟、
戴天蹐地、
震天撼地、
漫天漫地、
天愁地慘、
漫天徹地、
咒天罵地、
通天徹地、
熯天熾地、
天公地道、
天地誅戮、
翻天作地、
地上天官、
刁天決地、
推天搶地、
天地神明、
談天說地、
天坼地裂、
不啻天地、
啼天哭地、
錦天繡地、
天冠地屨、
怨天怨地、
功均天地、
遮天壓地、
指天說地、
格天徹地、
欺天誑地、
指天畫地、
老天拔地、
立地擎天、
號天哭地、
擂天倒地、
天懸地隔、
戰天鬥地、
殷天動地、
地平天成、
地上天宮、
天地良心、
震天駭地、
撐天拄地、
德配天地、
拖天掃地、
天差地別、
撼天震地、
喜地歡天、
際地蟠天、
規天矩地、
天寒地坼、
地塌天荒、
嚎天喊地、
洞天福地、
天平地成、
寸地尺天、
天裂地坼、
別有天地、
補天柱地、
天災地變、
梭天摸地、
天寬地窄、
拔地倚天、
窮天極地、
天堂地獄、
地闊天長、
天凝地閉、
劈天蓋地、
三天兩地、
廣闊天地、
局地鑰天、
漫天塞地、
天值地值、
天文地理、
跼天蹐地、
天坍地陷、
升天入地、
天成地平、
經天緯地、
將天就地、
用天因地、
局天扣地、
柱天踏地、
壺中天地、
轟天震地、
天知地知、
九天九地、
天覆地載、
撼地搖天、
昧地謾天、
冤天屈地、
雲天霧地、
跼地龠天、
流天澈地、
煩天惱地、
寂天寞地、
極天際地、
荊天棘地、
通天達地、
花天錦地、
哭天搶地、
絕地天通、
回天轉地、
焮天鑠地、
天高地遠、
縮地補天、
撐天柱地、
昏天黑地、
謾天謾地、
戴天履地、
上天入地、
黑天墨地、
天大地大、
擎天撼地、
熏天赫地、
撅天撲地、
悲天蹌地、
呼天搶地、
哀感天地、
天平地安、
經緯天地、
天差地遠、
天地剖判、
帡天極地、
天長地遠、
天旋地轉、
感天動地、
上天下地、
瞞天昧地、
參天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