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只是用樸素的語言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人生的愁恨。李煜處在人生的絕路上,已經看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回顧著滔滔江水壹般流逝的時光,春花秋月,年復壹年,四十年的往事湧現在心頭。小樓東風,春光又新,但可惜是最後的時日了;月色依舊,可惜已經不是舊時的家園。春花秋月觸發著內心無限的愁恨和悲哀。
書憤
年代:宋 作者:陸遊 體裁:七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首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遊家居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時所作。這時候,他已經是壹個六十二歲的老人了。
陸遊從小就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誌。他壹生懷著壹顆愛國赤心,日夜盼望著驅琢金統治者,收復失地。可是南宋王朝始終以茍且偏安為基本國策,以皇帝為首的整個統治集團久已安心於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圖振作。陸遊處在這樣壹個環境底下,就使得他終生無法施展其懷抱,實現其理想。到了六十二歲閑居家鄉時,回顧過去的壯誌,看看當前的現實,不能不感觸萬千而見之於此詩。正因為這樣,所以詩中壹面追述他早歲的豪邁氣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跡;壹面感嘆自己報國的壯誌為酬,朝中無人能象諸葛亮那樣堅持北伐,為國出力,從而使詩中充滿著蒼涼沈郁的情調。
年代:唐
作者:李煜
題 :相見歡
內容: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
秋夕①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②。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③。
這是壹首宮怨詩。詩中“銀燭”指白蠟燭。燭光清幽,陳設華美而氣氛黯淡,襯托出宮女的孤寂。二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可看出時已秋季,小扇已非驅熱之物,但宮女仍然用它來撲打流螢,可見她是多麽百無聊賴。夜深階寒,夜涼如水,但被人遺忘的宮女仍然沒有入睡,久久仰望空中閃爍的繁星。而她所看的只是牽牛、織女二星。
納蘭性德《虞美人》——
回廊壹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賞析:容若故地重遊,獨立於花陰月影之下,心潮起伏。回廊,應是他和戀人昔日常常逗留約會的地方。而今天上明月依舊,地上人事已非。月華柔軟如水又怎樣呢,密密裹住的,再不是相依相偎的兩個人。
2.描寫生活的詩句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李清照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拈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3.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4.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龍門 杜甫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相閱征途上,生涯盡幾回。
6.客舊館 杜甫 陳跡隨人事,初秋別此亭。重來梨葉赤,依舊竹林青。
風幔何時卷,寒砧昨夜聲。無由出江漢,愁緒月冥冥。
7.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裏,愁看直北是長安。
8.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9.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水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0.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2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3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歸園田居(其壹)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5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6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7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8春中田園作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禦,惆悵思遠客。
9新晴望野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10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關於文學的古詩詞趙翼《論詩》五首
論詩(壹)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論詩(二)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論詩(三)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論詩(四)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論詩(五)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論詩
金·元好問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4.關於生活的詩句●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盧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假如生活欺騙了妳,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裏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假如生活欺騙了妳》
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前程似錦,陽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滿,福壽安康,太平盛世,繁榮昌盛,歡聚壹堂,金玉滿堂,合家歡樂,合家團圓,年年有余,事業有成
5.關於的生活的詩詞生活讓人向往,
就像籠中的小鳥向往在藍天飛翔;
生活讓人無奈,
就像風浪中的小船不停搖擺;
生活不能沒有理想,
就像鳥兒不能沒有翅膀,船兒不能沒有漿。
生活需要色彩,
只有擁有多彩的生活,人生才會有意義;
生活需要信念,
只有堅定了信念,才能滋潤生的欲望;
生活不能沒有美麗的幻想,
它告訴我們其實每天都會有彩虹。
生活不相信運氣,
那是少數人才會有的;
生活不相信眼淚,
含著淚水的眼睛永遠也看不到彩虹;
生活是最好的裁判,付出了,就必然有收獲;
可能,那會來的遲壹些。
6.急要幾篇關於生活文化的詩詩歌沒落,言語間常有悲悼之意。
實則不然。
當下的文本是跨越體裁和互相交融的,心中有詩,只好作散文了。但是讀朱自清散文,散文可以寫出詩意,小說也可以詩化。至於散文詩那就更不用說了。
想來近來不少人感嘆文學邊緣,這些現代大師小說的核心竟然是詩歌,其中壹些篇幅字句比詩歌還要詩歌。而且這些大師早年也都是詩人。
看蘇童、張愛玲小說,也可以發現詩歌的痕跡,其實大多文章可以歸結到散文詩或者不分行的詩歌中去。
而讀普魯斯特。詩歌是個性自我的藝術,而發表只是壹個社會認同,只能說明妳適合某份報刊風格及取向。
民國散文大家朱自清曾說。熱愛詩歌不壹定非要寫純詩歌,平淡質樸中的那份味道和情致。
壹些時尚小資雜誌,細細讀來,還是詩歌化的。
現下許多人追求純詩,尋找詩歌的新體驗,生活中處處有詩歌,文字中筆筆有詩性,要重新找回詩歌的光輝年代。其實仔細起來[文化隨筆] 詩生活
湖北作家古清生說、昆德拉,則處處有詩歌。筆下有詩,他現在還在寫詩、博爾赫斯作品,妳會發現,我從前寫詩,目的不是發表,而是純粹熱愛,為地是散文中保持詩性。另壹位曾在全國壹線詩歌刊物發詩歌的朋友則鄭重的表示,現在寫詩,後來寫不出詩來、福克納
參考資料:
01、熱愛生活 熱愛是風,“貧窮而能聽到風聲也是好的”。
熱愛是雨,“有情芍藥含春淚”。熱愛是土,俯身就能摳出壹把,哪壹把土壤裏沒有先民的血汗和未來人的綠夢呢?熱愛是雲,仰首就能望到壹片,哪壹片雲裏沒落過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憶念呢? 因為熱愛,我們心存感激,因為熱愛,我們滿懷憂憤;因為熱愛,我們甘於淡泊寧靜的日子;也因為熱愛,我們敢於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
忍辱負重的生,生是熱愛;大義凜然地死,死是熱愛;清清爽爽,認認真真地活著,活著又何嘗不是熱愛! 02、英雄與光明 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 03、真理與謬誤 真理無須打扮,哪怕寫在枯黃的紙張上,描摹在貧瘠的沙土中,甚至變成粗俗的諺語,它也會生輝。
謬俁,即使被刻上佛的銀盤,鑄入宮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啟示,也是黯然無光的。 04、蠟燭有心 蠟燭有心,於是它能垂淚,能給人間註入粼粼的光波;楊柳有心,於是它能低首沈思,能給困倦的大地帶來清醒的嫩綠,百花有心,於是它們能在陽光裏飄出青春深處的芳馨。
05、閱讀 閱讀,是壹種溝通,歷史的殘缺與完美,現實的動蕩與平靜,世界的無奈與精彩,生活的苦澀與醉人,無不在閱讀中相互融合又相互分離。 閱讀是壹種明悟,無論是家有詩書還是窖藏老酒,無論是古韻京腔還是百家經典還是大眾俗語,沒有閱讀便沒有睿智沒有深遂沒有長袖闊帶的文氣沒有風流倜儻的灑脫。
珍惜閱讀,便是珍惜歷史,珍惜蛇灰蚓殘般的石鼓文陶塤石馨發出的音響以及青銅瓦當上的裝飾畫。 珍惜閱讀,便是珍惜傳統,珍惜樂山大佛永樂大鐘滄州鐵獅九龍古壁以及太極八卦少林武當颯颯英姿獵獵雄風。
珍惜閱讀,便是珍惜美好,珍惜黃山煙雲醉舊客桂林山水甲天下滄海雲天鶯歌燕舞春雨秋風綠肥紅瘦,珍惜《高山流水》之深情《十面埋伏》之危急舒勃伯特之緩緩流動斯特勞斯之徐徐吹拂。 珍惜閱讀,閱讀便如壹首歌,歌到情處淚雙流;珍惜閱讀,閱讀便如壹杯酒,酒將醉時笑語;珍惜閱讀,閱讀便是壹首詩,詩言有盡意難盡;珍惜閱讀,閱讀便像壹杯茶,茶香滿口情悠悠。
06、安靜 在各種生命力中,惟有安靜最具影響力。陽光靜靜地普照大地,人的耳朵聽不見任何聲響,但是它卻帶給人無限的祝福和行善的能力。
地球吸引力也是沈默無聲的,它沒有機器的嘎嘎聲,鐵鏈的鏗鏘聲,也沒有引擎轟隆的噪音,然而它卻操縱著宇宙的星球按照壹定的軌道運行不已,夜晚,露水悄然而降,潤飾每壹株小草,每壹片樹葉,每壹朵花瓣,使他們煥然壹新。電的本源不是轟隆的雷響,而是無聲的閃電。
大自然的奧秘隱含在安靜之中,巨大的力量常常無息地進行。 自然界的奇跡都是在靜謐中醞釀。
宇宙的巨輪無聲地運轉。我們處在這個嘈雜的時代,如果想保持聖潔,每天必須有壹段孤獨安靜的時刻。
(曲可伸推薦) 07、成熟 成熟是壹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壹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壹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壹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壹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壹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壹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壹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08、漸入佳境 名劇的開頭,往往少有高潮。
勝境的入口,常常並不引人矚目。 味美的果實,初嚼的口味有時反而沈得平淡。
純真的情思,常含在層層遞進的意會之中。 款款地導引,悄悄地深潛,細細地回味,靜靜地領悟。
引高潮以適時,探勝境於幽絕,品回味以悠遠,悟美情於靈惠,乃獨步人生,漸入佳境之絕技! “漸入佳境”,在理念上加以放大,則可以囊括整個人生歷程,使壹個人的生命之鏈,在不斷追求強化、美化的遞進式的追求中,逐漸變得莊嚴、美麗,富於睿智和亮色。 09、成敗榮辱 心的本色該是如此。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壹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10、沙原隱泉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大漠中如此壹灣,風沙中如此壹靜,荒涼中如此壹景,高坡後如此壹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緞帶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
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致,歷史才有風韻。然而,人們日常見慣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誇張,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人世間大受其累。
11、風雨過後 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壹色。 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蒙山色。 在這個世界上, 壹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 壹花雕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12、是什麽 是什倏倏滑過心頭,留於瞬間華彩; 是什麽靜靜流過心田,培植甘甜記憶; 是什麽輕輕扣動心扉,留下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