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它註重文采和韻律,兼具詩和散的特點。
3. 其特點是“鋪采文采,文筆記”,註重寫景,借景抒情。
4. 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出現在朱子的散文中,稱為“栓賦”; 以屈原為代表的“騷式”是詩歌向賦的過渡,稱為“騷賦”; 正式成立於漢代,符文稱“辭賦”; 魏晉以後,逐漸向偏方向發展,稱為“偏輔”; 唐代由片式改為呂式,稱為“呂符”; 宋代以散文的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5. 名曲有:杜牧的《阿方公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音賦》、蘇軾的《前赤壁賦》、於心的《悲江南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