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擊鼓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翻譯:
戰鼓擂得震天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築城墻,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將軍孫子仲,要去調停陳與宋。長期不讓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營紮寨有了家,系馬不牢走失馬。叫我何處去尋找?原來馬入樹林下。?
壹同生死不分離,咱們誓言立心裏。我曾緊握妳的手,到老和妳在壹起。?
嘆息與妳久離別,再難與妳來會面。嘆息相隔太遙遠,難以實現我誓言。
邶風擊鼓作品介紹:
《邶風擊鼓》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此詩描寫主人公被迫從軍南征,調停陳、宋兩國關系,長期不得歸家而懷念家鄉親人。
詩從體現戰爭氣氛的鼓聲寫起,渲染出壹幅兵荒馬亂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怨懟而又無奈的心情。全詩五章,每章四句,以往事與現實進行對比,在結構上形成頓宕;在敘事中又間以抒情,在情感上形成波瀾,手法獨到。
《邶風擊鼓》是壹篇典型的戰爭詩,是壹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壹首思鄉之歌。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它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
《邶風擊鼓》壹詩反映了壹個久戍不歸的征夫對戰爭的怨恨和對家人的思念。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抵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