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日的夜裏,經過黃昏漫長的浸染之後,壹場雨終究與我不期而遇。我的目光穿過窗戶,看著路燈下中跳躍的雨簾。雨滴輕輕的敲打著屋頂,如琴瑟和鳴;亦如壹個人的輕輕低訴。這樣的雨悄然落進六月的情懷,在流火的日子裏,我早忘記了春雨的腳步。我凝望著天空,夜仿佛片刻被雨包圍住。夜的溫潤如美人的懷抱,我擁抱著,輕吻著。原以為心能夠在夜的清涼裏恣意的流淌,但內心的孤單卻總是那樣的悠長,悠長!
醉意如酒意闌珊,偶爾拾起的思緒也被窗外的雨打亂。路旁的銀杏樹不是很蔥郁,但已然沒有了冬日禿頂的滄桑,取而代之的將是煥發生命的渴。仿佛早有綠意探出了頭來呼吸那久違的空氣,又仿佛整個樹冷得直打哆嗦,卻又精神百倍。柳枝自是孤芳自賞了,她的曲線阿娜,楚楚動人。輕柔的節奏便是來自那偶爾飄過的清風,看似零亂,卻又錯亂有致。那種嫵媚卻不沾俗氣,高雅得像純潔的少女,初綻如羞答答的玫瑰。
我眼裏的六月雨,性子似乎很優雅平淡,只會帶給壹個人淡淡的愁意。或者淡淡的去想念壹個人,某壹件事。或者聽壹首憂傷的歌曲,在旋律去醞釀壹種澀澀的幸福感。
南方此刻因為暴雨的洗禮,導致了許多起無法預估的災難。我在想,這樣輕柔曼妙的雨,換了壹副面孔後怎地就如此驕悍無情。這又何曾不似壹個反復無常的人呢?此時的雨下的豪無章法,卻又顯得別致得可愛,裹滿了甜蜜的味道。似佛已經點燃了思念。繞過心靈的小道,壹向漫延,蔓延到無邊的天際,只是被壹道朦朧的雨簾阻隔,隔斷了萬水,隔斷了千山。夏日的午夜,雨悠揚的灑落在屋外的水泥路上,冒出壹股股重重的濕氣,似煙壹般飄渺,或淡或濃看不真切。那溢出的水氣透窗而入,氣勢雖不甚雄壯,卻有冷洌的味道。
也許,只有北方才有這樣跌宕起伏的氣溫吧!
其實,我壹向在等壹場雨。心裏堆積了太多的思念,我期盼著壹場雨的滋潤。曾記得為妻寫了篇散文《今夜,讓我和妳壹齊倚窗聽雨》。壹時光,網絡上關於這樣的文字如春水般泛濫開來。那壹篇篇凝聚著自我鮮血的文字,竟然署上了他人的名字,冠冕堂皇的出此刻各個網站上方。
我在雨中舔舐的虛偽的味道,壹種失落感油然而生。
獨倚窗前,遠處是雨水敲擊瓦片滴滴答答的聲,近處,雨滴盡情的敲打樹葉,和著雨滴敲擊地面的渾濁聲,和成壹片。此時的雨夜更似江南,靜靜的,淡淡的。
滴滴答答的雨輕擊瓦礫;輕吻葉尖;仿佛也滴在心間。思緒如細雨延綿不斷,讓我不由得想起納蘭容若的壹句名詞:山壹程,水壹程。故園無此聲!
聽著淡淡的雨入眠,夜間依稀夢見故鄉此刻的梔子花的清香也頹廢了壹地。不知不覺中心裏又多了些許感傷。都說離人最多愁,尤其在雨中。
六月,本是壹個多雨的季節。季節的變化任誰也無法改變,下雨的天空無星也無月,開朗的人卻多不以為然。這樣的雨,或多或少的褪去了夏日凝重的暑氣,則另有壹番月夜所沒有的韻味。有時不由讓人想起李商隱“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名句。只是李商隱的詩句有太多的離傷,此刻道來又平添了幾分蒼涼了。
我想,心裏如果有期望,陽光是淋不濕的。至少此刻我是這樣想了,借著雨天的庇護,我能夠如頑童壹般賴在床上。身體極力的舒展開來,用雨聲做了壹床柔柔的被子。
手機裏的信息不停的傳來,我明白,千裏之外的家鄉也在下雨。我還明白,妻子親手包制了滿滿的壹盆粽子。她笑著說給我寄壹些過來。
我說順便把妳也寄過來吧!
在妻心裏,下雨未必不是好事,趁著這樣的雨天正好修身養息。別老記著打麻將,寫寫字也是好的,最好也把我寫進去。
那我就寫雨吧!六月的雨夜。寫雨的舒緩,雨的縝密,雨的柔情蜜意。他年他日人老時,我們再壹齊倚窗聽雨。
篇7:關於雨的優美散文鄉村的秋雨是農家歡悅的延伸,鄉村的秋雨是農家澎湃激昂的開始,鄉村的秋雨能讓妳在或急促或緩柔,或縷縷如絲或淩亂分飛之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和自我真實的存在;感受到心靈空間那種難以了卻的有和無的真實;感受到靈魂深處掩藏著的那份依然、那分執著、那份淡泊、那份寧靜、還有那份激|情。鄉村秋雨是柔情的,“天街小雨潤如酥”是入肌後的溫涼,“草色遙看近卻無”是人和季節的渴望,“夜闌臥聽風吹雨”是澎湃的壯懷激|情。
秋雨,純潔無瑕、清新透明,秋雨的天性總是讓文人們欣喜若狂,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賦予她喜怒哀樂,有欣喜、有哀怨、有寂寞、有狂歡;為她塗抹上五顏六色的色彩,有冷、有暖、有畏縮、有誇張,成了文人抒發情感的寄托。我最喜歡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的豪爽曠達的心態,眾多的古代文人也許只有他才真的讀懂了秋雨。
秋雨是農家來年的期望。淅淅瀝瀝的秋雨給鄉村披上了壹襲嫵媚持重的衣裝。秋水,秋色,秋聲,還有那漫野四溢的秋香,在鄉村的周圍匍匐著,氤氳著,張揚著,讓農家沈醉在其中。也許很多人感嘆秋天的蕭瑟,流露著自我對秋雨的迷蒙,而我卻在鄉村的秋雨中看到了鄉村的憧憬。此時的秋雨讓鄉村沒有了浮躁,沒有了焦灼,沒有了火氣。寧靜中透露出農家內心的飽滿、充實和豐盈。在自由自在的秋雨中,與我的鄉親壹齊喝酒,壹齊聊天,壹齊享受農家的快樂。朗朗的笑聲中夾帶著酒的味道,彌漫在這秋雨之中,然後迷醉著農家的院落。笑看屋檐下熟睡的玉米和紅辣椒,把那沈甸甸的秋韻拉到我的身邊。
我贊美秋雨,沙沙的雨韻總能使壹個個圓滿有韻的農家故事更加妙趣橫生,收割後的土地極像壹面面巨大的定音鼓,快活地理解雨點的敲打,跳濺著無數微細的水花。田間流動的雨水宛如千萬條遊動的蛇,親情地舐吻著鄉土,盡顯無限溫柔。秋雨就應用詞典中最華麗的辭藻來謳歌,在即將入冬、百葉回歸、候鳥南飛的季節,以壹種生存的形態,在壹個輪回中延展,用獨特的生命旅程,在封存完美的日子之後,又重新拾掇情緒,讓壹切從新開始微笑前行。正如躬耕的人生,在短暫的時光內盡情展示多彩的歷程和生命的價值。
生活在鄉村,我愛秋雨,我更愛人生。
篇8:關於雨的優美散文在鄉村,我喜歡秋雨,它清脆、靈動、隨和,在果子熟了的時候,以柔麗清新的旋律,猶如潺潺的清泉融進秋天,融入每個人的心靈。繁忙的農家也許只顧盡情地擁抱豐收而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總是溫情脈脈的演奏在人們的耳邊。妳瞧,浪漫的它,步踩著金黃的稻浪,立於收割後的大地,跳著華爾的輕盈,淅淅瀝瀝,不緊不慢,飄飄灑灑。細細地品味秋雨的舞姿,靜心傾聽秋雨的聲音,在清新、淡雅、平靜的雨境裏,不由地暢想起關於秋雨的抒情。
看雨
只有在鄉村的土地上方能看出秋雨的神韻,漫步田埂,手舉雨傘,聽雨聲淅瀝在傘面上跳躍,心就會不由地想跟其舞動。斜傘仰望,那顆顆雨滴如粒粒圓滑的晶瑩,飽滿地從天際飄落。如果再丟掉雨傘,閉上雙眼,任雨絲滑過面龐,淋漓的清涼會讓每壹根心弦隨之顫動,迅速產生壹種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此時若再情不自禁的將雨傘轉上壹圈,雨滴會向四周飛濺,仿佛是壹個巨大的渦輪,秋雨裏便多了壹些童趣和歡樂。
秋雨中,幾棵昂首田間的老樹,十分厚道地與田園交融在壹齊。癡情不改地搖曳著枝杈,或挺立,或舒展,樹葉沙沙沙地親吻著土地,盡管風吹雨打,仍是生動活潑,因為雨是它的靈氣,給了它的期望。那份深情、那種纏綿,成就了土地上不變的忠誠和永遠的精彩。不由讓人產生壹股心旌搖蕩的沖動和無窮無盡的遐思。那春雨雖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但綿綿如牛毛沒有它來得活潑;那夏雨又過於粗獷,終究沒有它來得瀟灑。驀然回首春夏秋冬的每個季節的真實變換,妳也許才會真正的相信,自我設計的生活是虛幻的,而生活設計的自我才是真實的。最真實的生活也許更像秋雨,只有像秋雨的生活才能真的讓人看出色彩。
只有在鄉村的秋雨中,才能看到秋天的深邃和高遠中那壹種豐富的蘊涵,才能體悟到了秋天的清涼和靜默中的壹種深刻表達。在沈靜、優雅、高貴、清涼的秋雨中慢步,不僅僅心曠神怡,而且能看到秋雨那種超脫世俗的困擾、紅塵的誘惑,登高臨風、寵辱皆忘的情懷。無形中必須能拓寬自我的胸襟,熨平靈魂深處的皺褶,提升精神境界。鄉村看秋雨是壹份清爽的愜意,“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朦朧中舒展了博大和開闊,感受著無盡的怡悅、熨貼、默契和愜意!
秋雨,有著春天的溫馨、有著夏日的剛烈、也有著冬雨的典雅,更有自我的活力與情趣,在鄉村,它是壹個了不起的才藝家,從樹上摘下壹片又壹片葉子,用金黃、深黃、橘黃、棕黃的色,貼在深棕的泥土上,近看象壹篇農人致富的新記,遠看更象壹幅濃淡相宜的油畫,壹切顯得那麽自然和諧,完美得不留壹點痕跡,多麽的偉大呀!
聽雨
深入鄉村,擁抱土地,用壹種情緒,壹種心緒聽雨,聽懂飄飛的雨滴,如聽懂煽情的詩歌,這才是聽雨的真諦。
鄉村秋雨更是壹片溫潤的情聲,“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在收割後的田野裏聽雨,地下沒有壹星濁汙,壹切都是那麽純凈、透明、坦蕩、空靈。收割後的寧靜、收割後的安詳,涼爽中感受著無盡地豐收喜訊。雨中的秋蟲在草叢中叫得格外響,可妳走到近前卻找不到它的身影,如果停下腳步靜靜地聆聽,不壹會兒“嘟嘟唧唧”的聲音又響亮起來,那聲音仿佛塗上了壹層秋天的色彩,能夠給妳許多對生命韻律的想象。秋雨中,收割後的田野看起來空空蕩蕩,壹無所有。實質上卻有壹種舍棄後的獲得,壹種付出後的擁有,壹種追求後的超脫,執著後的頓悟。
秋雨是壹根根布滿音符的弦,當季節的手輕輕撥動地它時,四處便是大自然的樂曲,那麽和諧,那麽動聽。聽到它,心中的煩惱和浮躁壹掃而盡,在壹切歸於寂靜時,心中卻又漣漪不斷。佩服秋雨制造美妙音樂的天賦,讓人的心靈在自然中迅速得到升華,忽然間有了“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爽到妳真想放開喉嚨歌唱。
我不明白過去的文人墨客為什麽會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壹聲梧葉壹生秋,壹點芭蕉壹點愁”的詩句來。瞧那秋雨,在豐收後的土地上,用激|情擦洗著農人的汗跡,讓田野變得更加鋥亮之後,看到農人在陽光下繼續耕種,自我便悄悄地變成水蒸氣,在明亮的天空上盡情的快樂,笑聲中根本沒有壹絲愁意。
篇9:關於雨的優美散文是的,秋本就是孤單的,本就是悲傷的,本就是溢滿淚水的。它沒有掩飾,無需掩飾,用最平淡的姿態應對了自我的所有孤單,所有悲傷,所有淚水和所有軟弱。沒有恥辱感,沒有害怕丟面子,沒有害怕被別人笑話,沒有害怕被別人說成懦弱得無可救藥。它告訴我,以自我的實際行動證明給我看,不必害怕自我的孤單與悲傷,淚水與軟弱。它們只是壹種情緒,壹種與快樂、自信、明朗毫無二致的情緒,它們壹樣美麗。甚至,當妳勇敢地應對和表達這種情緒時,它們會變得更美。
就是在這種孤單與悲傷中,我愛上了秋,就是在愛上秋之後,我學會了勇敢地應對自我的消極情緒。悲傷需要的不是強顏歡笑,強作堅強,它需要的是宣泄。孤單需要的不是偽裝不是朋友,而是學會在靜默中享受孤獨。
人生於世,哪能事事如意順心,又如何能避免煩惱悲哀,只要用如秋壹般勇敢,如秋壹般坦然,如秋壹般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便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世上本無死角,本無過不去的坎,奈何強作堅強而終不得堅強的人太多,生生將自我逼入了無邊悲苦之幻境,何必!何必!
篇10:關於雨的優美散文又是壹年秋聲雨,帶著春天的夢,載著夏天的情,吟著秋天的歌,壹路走來。
黃昏雨意正濃,雨敲無眠窗欞,小鎮燈火闌珊,幾聲犬吠,幾聲蟬鳴,漆黑的夜色裏,唯余風雨聲。
小時候,沒有此刻媒體這麽發達,家中唯壹的二件電器,是壹臺老式的收音機和手電筒,是用電池的那種,收音機還總喜歡去修理部休息。除此之外,雨天就喜歡守著窗臺看雨聽雨,雨襲臉頰,風動衣袂,雨落塵埃,玉珠飛濺,雨打花飛,落英繽紛;落雨沙沙,琴瑟悠揚,飄雨霏霏,靈空無我,飛雨纏纏,幻夢遐想。看著雨,聽著雨,盡情地遐想,忘情地欣賞。憧憬壹些很美麗的故事,沖刷壹些很悲傷的往事。伴雨而笑,聽雨而泣……油盡燈滅,靜靜地眺望夜雨,漫無邊際地去想……
漸漸地長大了,才明白雨還有許多的意境。雨是相思的淚,雨是哀怨的愁,白居易的雨中情,“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李清照雨中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重新走回舊日的時光,歲月已逝,只剩下淡淡的回憶。秋雨依舊,迫人眉睫,今夜,並不看雨,只想聽雨,雨訴衷腸,索要情懷,維系漸遠心中的那份情與愁。今夜,雨並不很大,風卻施虐,雨疏風驟。穿好衣裳,只想去夜雨裏走走,逆著風雨行,從雨中找回那份感受。信步小鎮林蔭下,那裏沒有城裏的喧囂,沒有鬧市的汙染,只有輕聲落雨之音,壹個人靜靜的感受這細膩的秋雨,獨享雨中的天籟之音,理解大自然的賜福。
秋雨飄落,撒下的是心靈甘泉,蕩滌的是俗情雜念。幽靜的小鎮,微弱的街燈下,雨中又是壹番怡人的景色,聽雨輕敲琴鍵,觀雨葉滴綠意;風拂心扉,密雨斜織;似曾相識,往事已矣,零星的記憶若這疏雨,落地無聲,唯余嘆惜。僥幸走了回“五七道路”,有幸當了回“工農兵學員”,那個年代的火熱純情,那個年代的風華正茂,如這泄密的秋雨,溢出我的記憶,青年點的趣事,校園裏的韻味,伴著秋雨聲,踩著秋雨情,壹股腦地浸出。人生有苦辣酸甜,落雨四季各異,春雨淒迷、夏雨囂張、冬雨無情,只有秋雨最體貼人意,秋是壹個承前啟後的季節,即有夏的熱情又有冬的冷峻,秋融合了夏冬之長,成為最迷人的季節,秋色與秋雨相輝,秋色與秋雨呼應,構成了天地間最美麗的壹幕。站在雨中,聽著這依舊的風雨聲,這壹生不能釋懷的卻是那校園生活的韻味,心中的那個“秋“影,仍鎖在我心中的那個秘密小屋裏。
“愛在秋雨聲裏,愛在秋雨情中”,思緒隨秋雨在翻飛,這秋雨聲,這秋雨情,至今縈繞著我。
這壹年秋雨寂寥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每年的秋雨,都是分外寂寥的。尤其在今年,下得早,下得寒涼,更下得淒清惆悵。
或說少年人為賦新詞強說愁,卻也不全是這樣。記得,有評論家說過,80、90後孩子的最獨特處在於孤獨,也許是不錯的。因為家庭中無兄弟姐妹,因為對於社會上各種龐雜信息量的吸納,因為不壹樣與其它以進取為美的時代。我們大多以自我的叛逆眼光去看待世界,去挑剔世界,並以頹廢為美,以痞子形象為帥,以混混樣貌為酷。這並不是錯的,只是時代所賦予我們的獨特感官。我們無需理解批判,也無需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同,只是不應以此作為頹廢的理由。
似乎扯得太遠,我究竟要說的是,這種獨特的孤獨感所造就的對秋的情有獨鐘,絕不是所謂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凡為秋,總會讓人想起“壹葉落而天下知秋”的詩句,然而我以為,知秋並不代表感秋、懂秋。秋葉落代表了壹年繁盛季節的雕零與散落,如壹場盛宴的散場,卻並不必須賓主盡歡。秋風起,代表了哀思、哀愁四散,如壹生中必不可少的傷感,說美卻讓人痛心,說不美,卻又輕而易舉地讓人難以忘懷。直至到了秋雨,才真正入了秋的髓味,綿密不絕,是哀莫大於心死的絕望,也是哀而不傷淺淡,是清燈苦佛的恍悟,也是醉生夢死的沈溺,然而最多的,還是寂寥。
秋之韻,有太多的感覺,然而大都離不了寂寥,按說寂寥落寞難讓人覺出幸福,我卻是個例外。認識我的人都明白,我向來不是個沈默寡言之人,更沒有半分林黛玉情結,我愛的並不是杯具與哀傷,我只愛寂寞,寂寞背後所隱藏的冷靜與真實。
在秋雨之中的景色,無論是美輪美奐的建築還是單調稀零的背影,無論是陰暗得如同滴了淡墨洇開的天色,還是翻卷起來的雲頭,都比平時更有壹股子蘊味,值得去品。像壹幅靜默的水墨畫,不要色彩,無需具形,只那麽壹點子靈動,便可輕易點活了整幅畫面,意味深遠。我永遠記得,那個雨景裏的那首歌,那首關於寂寞的歌。有人說,心靈之燈在繁鬧處熄滅,在靜寂處明亮。在秋雨中,沒有利益,沒有糾葛,能看到的只有簡單的輪廓。屋是屋,路是路,人是人。雨大時,是屋檐下焦急的雙目,雨小時,是帆布鞋怡然的步調。
曾有壹段時光格外害怕熱鬧,總覺得越熱鬧越孤單。曾有壹段時光格外害怕快樂,總覺得越快樂越悲傷。越想微笑,卻越是止不住淚水。惟有秋,帶給我壹種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