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的解釋,有錯誤的壹項是( )
2.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壹項是( )
A.女也不 爽 ,士貳其行 爽:過失,差錯。
B.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路:又叫戎車,高大的戰車。
D.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雨:雨水。
3.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註音,有錯誤的壹項是( )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壹項是( )
A.謇朝誶而夕替 替:替換。
B.怨靈修之浩蕩兮 浩蕩:荒唐。
C.長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嘆氣,嘆息。
D.忍尤而攘詬 尤:指責,責罵。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句,最恰當的壹組是( )
(1)在賞讀古代詩詞時,我們耳邊常會響起詩人們放達的歌聲, 就是這種情懷的體現。
(2)小王設計的方案終於獲得通過,他難以 自己喜悅的心情,忽然站起來大呼:?成功啦!?
(3)然而,我 從來沒有問過父親的生日在哪壹天, 沒有為他慶祝過壹次生日。
A.老夫聊發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靄沈沈楚天闊 抑制 卻/也
C.老夫聊發少年狂 克制 卻/也
D.暮靄沈沈楚天闊 克制 竟/更
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
A.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可憐:可愛。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來信:捎來的書信。
D.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生人:活著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壹組是( )
A.憂傷以終老 何以解憂 B.同心而離居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為君故 卿但暫還家 D.枉用相存 嬉戲莫相忘
8.《詩經》是我國最早的__________。原本稱為《__________》或《詩三百》,__________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稱《詩經》。《詩經》以 言為主,結構上多采用
的形式,主要的表現手法是 、 、 。按音樂及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大多是各地民歌。 是宮廷樂歌。 是宗廟祭祀的樂歌。《詩經》是我國__________風格文學創作的源頭。 時期的屈原,根據楚地民歌創制了壹種新的詩歌體裁 楚辭體?,又稱 。西漢時期,__________ 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為《楚辭》,?楚辭體?的名稱由此而來。楚辭多用 字,句子長短不壹,句式參差錯落,節奏多變。《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 ,具有濃郁的 風格。
9.《孔雀東南飛》是 時期的樂府民歌,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的《 》,原題為 ,是我國古代最長的 。?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運用了 的手法,引出了後面的故事,營造出低回哀婉的情感氛圍。全詩以__________言為主,它和 時期的民歌《木蘭詩》並稱為 。
10.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詩句,正確的壹項是( )
(1)人生寄壹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 。
(《古詩十九首》之四)
(2)青青河畔草,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古詩十九首》之二)
(3)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 !
(《古詩十九首》之十四)
(4)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 。
(《古詩十九首》之壹)
①郁郁園中柳 ②越鳥巢南枝 ③先據要路津 ④蕭蕭愁殺人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二、閱讀鑒賞
(壹)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橘 頌
屈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誌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缊宜修,姱而不醜兮。嗟爾幼誌,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1.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壹項是( )
A.受命不遷(不可遷往他處種植) 生於南國(專指楚國)
B.深固難徙(根深蒂固) 綠葉素榮(素白的花)
C.終不失過兮(過失) 參天地兮(與天地並存)
D.精色內白(心靈潔白) 獨立不遷(不可遷往他處種植)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古今意義相同的壹項是( )
A.文章爛兮 B.青黃雜糅 C.梗其有理兮 D.蘇世獨立
3.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壹項是( )
A.曾枝剡棘 ?曾?通?層?。曾枝,那層層枝條。
B.有以異兮 異,獨特,副詞。
C.圜果摶兮 ?圜?通?圓?。
D.可師長兮 師長,看作師長,名詞作動詞。
4.下面是對本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壹項是( )
A.全詩可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從開頭至?姱而不醜兮?,從不同方面描寫橘樹的外表和內質,並加以歌頌。第二部分從?嗟爾幼誌?至結尾,從橘樹的特性引申開來,更進壹步地展示了自己向往的高尚品德和獨特誌向。
B.詩中所刻畫的橘樹形象是完整的,並有象征意義,詩人通過對橘樹特性的描寫,襯托出自己所樂於具備的高尚品德和獨特誌向,詩人頌橘,意不在橘樹的本身,可是寫的又全是橘樹。在這首詩中,詩人成功地運用了詠物述懷的筆法。
C.詩中?兮?字的位置,同《離騷》不同,主要用在偶句句尾,以表達對橘樹品性的贊美。全詩大都是四字句,類似《詩經》的主要句式。從這裏可以看出,?騷?詩也受到了《詩經》影響。
D.第壹部分中,詩人描寫橘樹的內質,突出其特性。突出橘樹的?受命不遷?,正是詩人自己熱愛故土這壹感情的抒發:突出橘樹的?更壹誌?,正是詩人自己行不改誌的節操的體現;突出橘樹的?類任道?,正是詩人自己願負大任這壹誌向的表達。
(二)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
長 歌 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①。
陽春布德澤②,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③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①晞:曬,照耀。②德澤:恩澤,恩惠。③焜黃:火紅色,秋天經霜後樹葉的顏色。
1.詩中描寫的自然景物有什麽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詩人從眼前的景象中產生了怎樣的聯想?從而感悟出怎樣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漢代藝術的美學風貌
李澤厚
妳看那彎弓射鳥的畫像石,妳看那長袖善舞的陶俑,妳看那奔馳的馬,妳看那說書的人,妳看那刺秦王的圖景,妳看那車馬戰鬥的情節,妳看那蔔千秋墓壁畫中的人神動物的行進行列?這裏統統沒有細節,沒有修飾,沒有個性表達,也沒有主觀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誇張的形體姿態,是手舞足蹈的大動作,是異常單純簡潔的整體形象。這是壹種粗線條粗輪廓的圖景形象,然而,整個漢代藝術生命也就在這裏。就在這不事細節修飾的誇張姿態和大型動作中,就在這種粗輪廓的整體形象的飛揚流動中,表現出力量、運動、速度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氣勢?的美。在漢代藝術中,運動、力量、?氣勢?就是它的本質。這種?氣勢?甚至經常表現為速度感。而所謂速度感,不正是以動蕩而流逝的瞬間狀態集中表現著運動加力量嗎?妳看那著名的?馬踏飛燕?,不就是速度嗎?妳看那?荊軻刺秦王?,匕首插入柱中的壹瞬間,那不也是速度嗎?激烈緊張的各種戰鬥,戲劇性的場面、故事,都是在壹種快速運動和力量中以展現出磅礴的?氣勢?。所以,在這裏,動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們狂奔亂跑,活潑跳躍,遠不是那麽安靜馴良。它們根本不像唐代那樣盡管威武雄壯卻靜態佇立。同樣,在這裏,不管是神話幻想、歷史故事或人物形象,雖然有時表面上也是靜止形態,卻仍然包含著內在的運動、力量的氣勢感。在這裏,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靈、個性或內在狀態,而是以其事跡、行動,亦即其對世界的直接的外在關系(不管是歷史情節或現實活動),來表現他的存在價值的。這不也是壹種運動嗎?正因為如此,行為、事跡、動態和戲劇性的情節才成為這裏的主要題材和形象圖景。壹往無前不可阻擋的氣勢、運動和力量,構成了漢代藝術的美學風格。它與六朝以後的安詳凝練的靜態姿勢和內在精神,是何等鮮明的對照。
也正因為是靠行動、動作、情節而不是靠細微的精神面容、聲音笑貌來表現對世界的征服,於是粗輪廓的寫實,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細部的忠實描繪,便構成漢代藝術的?古拙?外貌。漢代藝術形象看來是那樣笨拙古老,姿態不符常情,長短不合比例,直線、棱角、方形
又是那樣突出、缺乏柔和?,但這壹切都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上述運動、力量、氣勢的美,?古拙? 反而構成這種氣勢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說,如果沒有這種種?拙笨?,也就很難展示出那種種外在動作姿態的運動、力量、氣勢感了。過分彎的腰,過分長的袖,過分顯示的動作姿態?,?笨拙?得不合現實比例,卻非常合乎展示出運動、力量的誇張需要。包括直線直角也是如此,它壹點也不柔和,卻恰恰增添了力量。?氣勢?與?古拙?在這裏是渾然壹體的。
(節選自《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以下對藝術形象的描述,不符合漢代藝術美學風貌的壹項是( )
A.動靜結合,柔和細膩 B.粗獷豪放,野性張揚
C.不事細節,姿態誇張 D.線條粗疏,氣勢磅礴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符合文義的壹項是( )
A.粗樸的輪廓、大型的動作以及簡潔飛揚的整體形象,成為漢代藝術的生命。
B.漢代藝術磅礴氣勢的體現得益於藝術形象中的那種直接的外在的強烈動感。
C.由於不靠細微的精神面容和聲音笑貌塑造形象,因而漢代藝術具有古樸的美。
D.古拙與氣勢是漢代藝術形象的外在體現,又***同顯示出漢代藝術的美學風貌。
三、語言運用與表達
1.篩選下面壹段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將其概括成壹段文字,不超過50個字。
詩歌是什麽?它是散文的語言無法轉述的部分。那麽,試圖解釋它,肯定是壹種主動尋求困境的'行為!何況我們要鑒賞的這些?探索詩?又大都是不易讀懂的現代傾向的詩呢?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鑒賞?是專業評論家和智慧壹般的讀者壹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見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樣的意義。?每壹個讀者就是另壹首詩?(帕斯語),每壹種全新的進入都是壹種有價值的探索。這種永無止境的多元的姿勢,這種對詩歌審美空間的不斷?發現?,本身就是?探索詩?所最為需要的閱讀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仔細觀察《高樓大廈下的古亭》這幅漫畫,根據漫畫的寓意,為其另擬壹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2個字,不得以?無題?為標題)
四、作文
我們壹定經歷過或是聽說過許多感人的故事,請妳將記憶深處的感人往事,生動形象地記錄下來,註意恰當運用多種抒情方式,抒發妳的真情實感。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 800 字。
參考答案
壹、基礎知識
1.C
2.D
解析:雨,這裏作動詞,下的意思。
3.C
4.A
解析:A.?替?譯為?廢棄,貶斥。?
5.A
解析:?老夫聊發少年狂?為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的首句,解釋為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暮靄沈沈楚天闊?出自柳永的《雨霖鈴》,意思是沈重的暮靄布滿南方的天空,無邊無際,表達了離別時的愁苦之情。所以很明顯,?老夫聊發少年狂?更符合句子的意境。抑制:壓制,控制。克制:克服、制服,適用不好的或不應有的情感、思想。竟/更:居然,竟然/表示程度加深,相當於?更加?、?愈加?、?越發?等。卻/也:副詞,表轉折,比?倒?、?可?的語氣略輕/副詞,相當於?還?。
6.C
解析:C.來信:來做媒的人。
7.A
解析:A.以:連詞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表示修飾;以:介詞,拿用;B.而:連詞,
8.詩歌總集 詩 漢代 四 重章疊句 賦 比 興 風 雅
頌 現實主義 戰國 騷體 劉向 兮 抒情詩 浪漫主義
9.東漢 玉臺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敘事詩 起興 五 北朝
樂府雙璧
10.B
二、閱讀鑒賞
(壹)1.D
解析:內白:純潔的內裏;不遷:從不變異。
2.B
解析:雜糅:不同的事物混合在壹起。
3.B
解析:異:殊異,不同。
4.B
參考譯文:
橘啊,妳這天地間的佳樹,生下來就適應當地的水土。
妳的品質堅貞不變,只生長在南國荊楚。
根深蒂固難以遷移,那是由於妳專壹的意誌啊。
綠葉襯著白花,繁茂得讓人歡喜啊。
枝兒層層,刺兒鋒利,圓滿的果實啊。
青中閃黃,黃裏帶青,色彩多麽絢麗啊。
外觀精美內心潔凈,類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長得繁茂又美觀,婀娜多姿毫無瑕疵啊。
啊,妳幼年的誌向,就與眾不同啊。
獨立特行永不改變,怎不使人敬重啊。
堅定不移的品質,妳心胸開闊無所私求啊。
妳遠離世俗獨來獨往,敢於橫渡而不隨波逐流啊。
小心謹慎從不輕率,自始至終不犯過失啊。
遵守道德毫無私心,真可與天地相比啊。
願在萬物雕零的季節,我與妳結成知己啊。
內善外美而不放蕩,多麽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妳的年紀雖然不大,卻可作人們的良師啊。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種在這裏作我為人的榜樣啊。
(二)1.清新質樸自然,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2.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聯想到自然界,再聯想到人生。感悟到了人生要經歷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要珍惜人生,不要虛度光陰。
(三)1.A
2.D
三、語言運用與表達
1.?探索詩?的鑒賞是很困難的,需要各方讀者***同參與,永無止境地?發現?它多元的審美空間。
2.如,?傳統與現代?;?民族文化,生存艱難?;?傳統文化發展空間狹小?等。
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