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三國時吳國吳郡的太守賀劭,為人謙順,初到任時不常出門,吳中的勢家大族就看不起他,認為他軟弱可欺。甚至猖狂到,向太守公開挑釁,竟在官府大門上題字:“會稽雞,不能啼。”,來嘲笑他。
原來,賀劭是會稽人,所以人們就說這會稽雞不能叫。可是他們忘了,太守是有大權在手的。正像韓非子在《說難》壹文所說:“龍之為物,形似溫馴,但它喉下有逆鱗,觸之則殺人。”。太守盡管性格溫馴,形似可欺,但不要忘了,他也有逆鱗,而逆鱗是觸動不得的。是啊,他手有大權呀。聽到有人譏諷他,賀劭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於是特意出門,到了大門口,要來筆墨,接著在門上寫道:
“不可啼,殺吳兒。”
然後,就到各豪族的莊園,調查役使官兵和隱瞞逃亡人口的情況,並向皇上孫皓詳細做了匯報,很快給他們定了罪,於是,大開殺戒,壹個個也就都老實了。
這件事不失為壹個教訓,即,人不可像壹頭溫馴的駱駝那樣表現得太軟弱。否則,人們會認為妳軟弱可欺。
相反,老虎很兇猛,就會是另壹種情況了。
老虎是兇猛的,沒人敢接近它。於是,魏明帝讓人拔去老虎的爪子和牙齒,關在籠子裏,放在宣武廣場上供百姓觀賞。老虎抓著縫隙攀上柵欄大吼,觀看者嚇得後退跌倒。妳看,即使它不能咬人了,人還是怕它。不過,牙齒已打掉,爪子已拔去,關在了籠子裏,妳還能怎麽樣!
作為人,表現太剛烈了,也會出問題,所謂,太剛則折,就是這個意思。北魏有個皇後就是這麽壹個人。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間,皇帝娶了馮熙家兩個女兒,都很有顏色,性格也都很剛烈。壹個是正室出身的`馮媛;另壹個是側室出身的馮妙蓮。馮媛小兩歲,是妹,因是先入的宮,所以早就被立為了皇後。馮妙蓮大兩歲,是妃子,但她長得更漂亮。於是這兩位同父異母姊妹,壹個是皇後,壹個是美女,都具優勢,各有千秋,誰也不服誰,遂在宮中展開了激烈的生死鬥爭。而在這兩姐妹的鬥爭中,不難想象,孝文皇帝多半更站在漂亮的馮妙蓮壹方。惹惱了作為皇後的馮媛,對皇帝出言不敬,孝文帝壹氣之下,廢黜了馮媛皇後,改立馮妙蓮為皇後。馮妙蓮由妃子壹躍而為皇後,遂攀上了後宮權力的頂峰。原來的皇後馮媛,壹敗塗地,削發為尼。有皇帝寵著慣著,由此,新皇後馮妙蓮在宮中遂開始頤指氣使,飛揚跋扈,像只母老虎壹樣,人們都怕她。
孝文帝太和二十壹年(497年)魏與齊在河南南陽交戰,孝文帝在外帶兵長達兩年之久。宮中最高的掌權人就是皇後馮妙蓮壹人,於是,她就開始為所欲為起來。馮妙蓮在未出閣之前,作風原就不正,曾和壹個叫高菩薩的健壯男人有勾結。現在皇帝帶兵在外,她在宮中大權在握,醉飽思淫欲,耐不住寂寞了,於是二人又重溫藍橋夢,再續巫山情。而且,無所顧忌,從不背人,因此醜事幾乎宮中人人盡知,只是因為她大權在手,別人都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吱聲罷了。
孝文帝有個妹妹叫彭城公主,這時正居家守寡,皇後的弟弟要娶她。皇後馮妙蓮便要公主非嫁給她弟弟不可。但是,公主知道皇後的醜行,看不起她家人,說什麽也不答應。皇後於是大顯淫威,逼迫小姑子出嫁。公主走投無路,遂去南陽見了她哥哥孝文帝,說明了為什麽不願嫁給皇後的弟弟的原因,因此,皇後的醜行也就全部暴露。結果,奸夫被殺,皇後被賜死。這就是壹個傲慢、剛烈而為非作歹的人的下場。
有人到尼庵把馮妙蓮皇後已被賜死的消息告訴了馮媛,馮媛在古佛青燈前,緊閉雙眼,手敲木魚,頭不擡,眼不睜。既不表示得意,也沒有絲毫忌恨。這位落魄的昔日的鳳凰,大概早已看破紅塵了吧?是的,人生如朝露,轉瞬就幹涸了。萬事皆空,爭什麽呀!
不過,人活著,路,還得認真的走。做人不容易,就像動物壹樣,太柔順了,人會欺負;太剛烈了,人會忌恨,要栽跟頭。溫馴的駱駝被人騎,拔掉爪牙的老虎供人觀賞,就是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