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的詩意
《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註釋:
1、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瑯琊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飛來,故名。
2、千尋:極言塔高。古以八尺為壹尋,形容高聳。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4、浮雲: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緣:因為。
6、眼:視線。
7、塔:鐵塔。
8、最高層: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
9、雞鳴見日升:雞鳴時可以望見太陽升起。
詩意: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賞析:
這首詩的第壹句,詩人用千尋這壹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誌、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在寫作手法上,起句寫飛來峰的地勢。峰在紹興市區,而峰上更有應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見其高。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雲: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裏。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說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裏,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閑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本是先日出,後天雞鳴,但王安石不說聞說日升聽雞鳴,而說聞說雞鳴見日升,則是先雞鳴,後日升。詩人用事,常有點化,此固不能以強求平仄,或用事失誤目之,恐意有另指。
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壹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雲: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結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轉、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壹因壹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這首詩與壹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相似。前者表現壹個政治變革家撥雲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後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壹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壹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著座右銘。
登太白峰李白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壹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及註釋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壹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麽時候才能回還呢?
1、太白峰:即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太壹山。在今陜西眉縣、太白縣、周至縣交界處。山峰極高,常有積雪。
2、窮:盡。這裏是到頂的意思。
3、太白:這裏指太白星,即金星。這裏喻指仙人。
4、天關:古星名,又名天門。《晉書天文誌》:東方,角宿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這裏指想象中的天界門戶。
5、泠(lng)風:和風。輕微之風。
6、武功:古代武功縣,範圍大致包括今武功全境,扶風中南部,眉縣全境和岐山南部。
賞析
李白於天寶元年(742)應詔入京時,可謂躊躇滿誌。但是,由於朝廷昏庸,權貴排斥,他的政治抱負根本無法實現,這使他感到惆悵與苦悶。這種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壹詩上。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詩的開頭兩句,就從側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聳。妳看,李白從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陽殘照,才登上峰頂。太白峰,在今陜西武功縣南九十裏,是秦嶺著名秀峰,高矗入雲,終年積雪,俗語說: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勢如此高峻,李白卻要攀登到頂峰,壹窮字,表現出詩人不畏艱險、奮發向上的精神。起句西上太白峰正是開門見山的手法,為下面寫星寫月作了準備。登高壯觀,詩人浮想聯翩,仿佛聽到: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太白星對他傾訴衷情,告訴他,願意為他打開通向天界的門戶。詩人和星星之間的友誼是多麽親切動人,富有人情味啊!李白壹向熱愛皎潔的明月和閃亮的星星,常常把它們人格化: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把酒問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詩人好象在向明月這個知心朋友問候,***敘歡情。而在這首詩裏,太白星則主動問好,同他攀談,並願為之開天關。詩人想象新穎活潑,富有情趣。在這裏,李白並沒有直接刻劃太白峰的高峻雄偉,只是寫他和太白星側耳傾談,悄語密話的情景,就生動鮮明地表現出太白山高聳入雲的雄姿。這是壹種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李白另有壹些詩也描繪了太白山的高峻,但卻是用實寫的手法,如《古風其五》中: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裏,邈爾與世絕。《蜀道難》中,也正面形容太白山的險峻雄奇: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雖然是同壹個描寫對象,李白卻根據詩歌內容的不同要求而采用豐富多彩的表現方式,使人時時有新穎之感。詩人登上太白峰,通向上天的門戶又已打開,於是幻想神遊天界:乘著習習和風,飄然高舉,自由飛升,穿過濃密雲層,直上太空,向月奔去。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形象是多麽自由輕快,有如天馬行空,任意馳騁,境界異常開闊。詩人飄飄然有出世之思。願乘泠風去,化用《莊子逍遙遊》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語意。但這裏用得靈活自然,並不顯出斧鑿痕跡。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這兩句的意境和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有些相似。詩人滿懷豪情逸誌,飛越層巒叠嶂,舉起雙手,向著明月靠近飛升,幻想超離人間,擺脫塵世俗氣,追求個性的自由發展,到那光明理想的世界中去。以上四句,意境高遠,想象奇特,形象瑰瑋,藝術構思新穎,充滿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是全詩高潮所在。然而,李白真的就甘心情願拋開人世,脫離現實,壹去不復返嗎?看來還不是的:
壹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正當李白幻想乘泠風,飛離太白峰,神遊月境時,回頭望見武功山,心裏卻惦念著:壹旦離別而去,什麽時候才能返回來呢?壹種留戀人間,渴望有所作為的思想感情不禁油然而生,深深地縈繞在心頭。在長安,李白雖然出入翰林中,然而,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詩人並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遊,遠離人世,正是這種苦悶心情的形象反映。何時復更還?細致地表達了他那種欲去還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復雜的心理狀態,言有盡而意無窮,蘊藉含蓄,耐人尋味。
晚唐詩人皮日休說過: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這首詩就帶有這種浪漫主義的創作特色。全詩借助豐富的想象,忽而馳騁天際,忽而回首人間,結構跳躍多變,突然而起,忽然而收,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動曲折地反映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憧憬。 登廬山五老峰
李白 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賞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壹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壹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登黃鶴樓的詩意
登黃鶴樓的詩意
《登黃鶴樓》
作者:崔灝
原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註釋:
1、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古代有壹位名叫費祎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2、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
3、乘:駕。
4、去:離開。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飄蕩的樣子。
9、川:平原。
10、歷歷:清楚可數。
11、漢陽:地名,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
13、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西南,根據後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故稱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後逐漸被水沖沒。
14、鄉關:故鄉。
詩意: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
這裏只留下壹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壹去再也沒有回來,
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
鸚鵡洲上有壹片碧綠的芳草覆蓋。
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
眼前只見壹片霧靄籠罩江面,
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賞析:
(壹)
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壹瀉千裏。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壹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壹。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壹首七律,人稱最佳,請看他是怎樣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壹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壹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壹世詩名的基礎。下這樣的結論絕不是哪壹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開封人臉上貼金。《唐詩三百首》是後人對唐詩的選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壹首。可見對此詩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有人說此說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為也決非全部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詩,我手頭就有兩首:壹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另壹首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雖都與黃鶴樓有關,然皆另有所托,並非完全寫景。同時他的《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鳳凰臺》詩亦如此,都有明顯仿崔詩格調的痕跡。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非李白之言,承認崔詩絕好,對於李白來說還是可以認定的。《滄浪詩話》(嚴羽)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壹。雖然有爭議,如胡應麟稱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確是代表大家意見的中肯之語。這樣壹來,崔顥的《黃鶴樓》名氣就更大了。
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壹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淒婉蒼涼。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遊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擡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
(二)
這首詩前寫景,後抒情,壹氣貫註,渾然天成,即使有壹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贊嘆,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嘆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誌》);又雲費文偉登仙駕鶴於此(見《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壹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前人有文以氣為主之說,此詩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壹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黃鶴二字再三出現,卻因其氣勢奔騰直下,使讀者手揮五弦,目送飛鴻,急忙讀下去,無暇覺察到它的重疊出現,而這是律詩格律上之大忌,詩人好像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後須切響、字字皆有定聲的七律。試看:首聯的五、六字同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用仄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的三平調煞尾;亦不顧什麽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的句法。這是因為七律在當時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範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顥自己也曾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他跟後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也不同。看來還是知之而不顧,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裏,崔顥是依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雲的詩句。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詩別裁》卷十三),也就是這個意思。
此詩前半首用散調變格,後半首就整飭歸正,實寫樓中所見所感,寫從樓上眺望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並由此而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後收。倘只放不收,壹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麽,它就不是壹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後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壹直貫註到底的,中間只不過是換了壹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元楊載《詩法家數》論律詩第二聯要緊承首聯時說:此聯要接破題(首聯),要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此詩前四句正是如此,敘仙人乘鶴傳說,頷聯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壹體。楊載又論頸聯之轉說:與前聯之意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疾雷之喻,意在說明章法上至五、六句應有突變,出人意外。此詩轉折處,格調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截然異趣,恰好符合律法的這個要求。敘昔人黃鶴,杳然已去,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忽壹變而為晴川草樹,歷歷在目,萋萋滿洲的眼前景象,這壹對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樓遠眺者的愁緒,也使文勢因此而有起伏波瀾。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
正由於此詩藝術上出神入化,取得極大成功,它被人們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後來李白登樓時,也詩興大發,當他在樓中發現崔顥壹詩,連稱絕妙、絕妙!相傳李白寫下了四句打油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懷:壹拳捶碎黃鶴樓,壹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妳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後人乃在黃鶴樓東側,修建壹亭,名曰李白擱筆亭,以誌其事。重檐復道,成為燕遊之所。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壹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