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頓挫的解釋是什麽?

頓挫的解釋是什麽?

解釋:郁:低沈郁積。指詩文的風格深沈蘊籍,語勢有停頓轉折。

出自:唐·杜甫《進雕賦表》:“至於沈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臯之徒,庶可跂及也。”

1、沈郁,低沈郁積。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被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趙翼曾說“蓋其(杜甫)思力沈厚,他人不過說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說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2],說的是杜詩內容的深廣厚重。“沈郁”壹詞,如果從杜甫對國家、人民等審美客體的情緒、感受和態度來看,是深刻而郁懷的。這裏指的是感情的背慨壯大深厚。

2、頓挫,是壹種起伏變換的勢態,與平穩板直相反。 從詞義的角度,頓,是止;挫,是折。“頓挫”就是詩中的停頓、轉析,以及由此帶來的抑揚起伏、縱橫開闔、等變化所構成的表現形式。這裏主要是指藝術表現形式方面的這種波浪起伏、反復低回特點。

文學史上壹般指杜甫的風格特征。沈郁頓挫的風格的基調是悲慨。杜甫詩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於感情的強烈,這種強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動讀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詩歌藝術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強烈是第壹位的。他的詩,蘊含著壹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養所形成的中和處事的心態,便把這種噴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變得緩慢,低沈,回環起伏。幾欲噴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緩急回環,跌宕起伏,是為沈郁頓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