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送別詩的鑒賞方法有哪些

送別詩的鑒賞方法有哪些

古詩文鑒賞是高考試卷中的重要壹項。而對於我們來說,把握詩歌的內容與詩人的感情尤為重要。通過體會詩的意象和意境,來挖掘詩歌本身潛在的思想感情,從而揭開詩人那獨特的內心世界和曼妙無窮的智慧,是中學生應具備的壹項能力和素質。許多同學在詩歌鑒賞的題目面前總是顯得無能為力,抱怨讀不懂,想不透,猜不出,從而放棄了自我品鑒,自我應試的過程。不少同學缺乏鑒賞詩歌的技巧,而把握感情,掌握技巧,是壹種必需的應試方法。

古代詩歌的類型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懷古詠史詩、詠物詩、羈旅行役詩、懷人思鄉詩、邊塞詩等等。每種類型都對應著不同的情感。下面我單就“送別詩”題材,來談壹談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首先要註意看題目。題目也是詩歌的“眼”,通過題目我們往往能壹眼窺見其應有的題材和情感。所謂“壹葉而知秋”便是如此。送別詩更是這樣,因為送別詩的題目壹般都含有“送”字。如李白的《送友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等等,判斷出題材之後,再相應的思考送別詩常有的寫作套路和情感,那麽其鑒賞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其次,通過觀察有關“送別”這壹類型的詩歌,發現它們都具備相似的寫作套路。那就是交代敘述怎麽分別的這壹事情經過。壹開始詩人常常先會在分別前有個小聚的活動,以此來話別。這個活動的展開可以在家裏,可以在某個景點,更可以在離別的驛站或地點。例如:李白寫給杜甫的詩——《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開篇即話二人別期將近,同遊***飲,情深誼厚。又如何遜的《與胡興安夜別》: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念此壹筵笑,分為兩地愁。離別送行前筵餐也是強顏歡笑,為好友送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通過喝酒來為好友送行。

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送別詩要靠景物出彩,簡單的敘事不足以達到抒情的目的。王國維說,壹切景語皆情語。的確,景物在詩人的眼中是變化的,它會因詩人情緒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詩人在離別的路上都賦予景物濃重的情感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講,景物描寫在送別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送別詩靠景物增分。這些景可以是實景,可以是虛景,也可以虛實結合之景。

例如嚴維的《丹陽送韋參軍》 :丹陽郭裏送行舟,壹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寫的是送行及送行之後情景,前兩句寫送行,交代時間地點,壹個愁字語帶雙關,後兩句寫別後的思念,三句不露痕跡地把前句抽象的離愁表達出來。日晚寫時間之久,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自然地帶出末壹句,此句是所望之景,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日晚寒鴉盡,空余江水東,這壹切給人以孤獨寂寞空虛的感觸,含有無限深情。這首小詩妙語連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把感情融入景物當中,言有盡而意無窮。

虛景描寫的經典之作當屬柳永的《雨霖鈴》。下片寫虛,詞人想象別後羈旅生活的情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殘月”是千百年來為人傳頌的名句。這句全用實體名詞意象拼接濃縮而成的最簡潔的詩句,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詩歌意象的密度,而且為讀者提供了聯想與想像的廣闊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壹夜漂泊後,詞人來到他鄉異地。東方即將吐色,頭頂依然有壹彎殘月,河流兩岸朦朦朧朧的楊柳樹在瑟瑟秋風中搖曳著。詞人望著殘月,感受著秋風,現出壹副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樣子。其實完全是虛化之境。

至於虛實結合之景,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看它,都可以講得通,那自然有虛實之境。例如何遜的《與胡興安夜別》中“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壹句,既可以是送好友離別的路途中所看到的真實的景物,也完全可以是詩人想象乘舟離去之後會有的環境,從這個角度上展開,那就是虛的。

最後,我想簡單說說送別詩的情感。送別詩常常運用種種手法來表現某種情誼和情懷。其恰當真切的語言和深沈且濃濃的情愫令人品味無窮,思索良久。其情感又可細分不同的版塊,包括夫妻之別,友人之別,親人之別。不同的境遇,其內容和思想傾向也往往有所區別。有的含蓄委婉,有的豪放曠達,有的情深詞淺,但都抒發的壹種濃濃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詩人通過化抽象之情與具體可感之物相通,在送別詩這壹普通題材中竟然出現了很多名言佳句,至今仍廣泛流傳。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詩人用積極樂觀的情調和高昂開闊的心態,使畫面壯闊雄渾,抒發了離別時的豪爽之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它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現出對朋友未來的壹種樂觀預期;“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水深喻指情深,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李白與汪倫的真摯友誼,雖是惜別之時,卻是無拘之情,意境空靈開闊,令人遐思.。

總之,關於送別詩的鑒賞方法,我在這裏以壹首打油詩作結:送別詩,並不難,抓住四點是關鍵。看題目,扣“送”字,大致方向便可見。離別路上與聚會,理清思路很簡單。把握情感很重要,依戀不舍在其間。景物描寫是關鍵,表達技巧要記牢。這四點,掌握住,送別詩,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