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頌·長發》
先秦:佚名
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受小***大***,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蘗,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譯文:深遠又智慧的我大國殷商,永遠發散無盡的福祉瑞祥。遙想那洪荒時代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施政於天下四方。他以周邊各諸侯國為疆域,擴張的天下幅員遼闊之極。有娀氏族部落正在崛起時,禹王立有娀氏為妃生下契。
先祖契號稱玄王英姿天縱,授封他小國治得政通人和,授封他大國也能人和政通。他循禮守法從不逾越規矩,因此在群眾中能得到響應。後繼者相土也是極為英武,諸侯紛紛歸其麾下呈壹統。
正是因為我殷商不違天命,商才發展到湯這壹代大興。我祖湯王的誕生正應天時,他的聖明莊敬壹天天提升。商湯光昭於上天久而不息,從來都是唯上天是尊是敬,上天授他管理九州的使命。
得授鎮圭大圭等執政之寶,為天下諸侯樹起偉大旗幟。多多承蒙上天的善意照拂,他既不爭競也不過於松弛,不過於剛硬也不過於柔和。施政理念始終是從容寬裕,因此無盡福祿降到他身軀。
得授小珙大珙等執政之璧,為天下諸侯當好領頭駿馬。
多多承蒙上天的恩寵關愛,他奮馬揚鞭上陣英勇沖殺。不為強敵所震也不被嚇倒,因為他既不怯懦也不懼怕,無盡的福祿都往他身上加。
湯王乘坐的兵車戰旗烈烈,他誠敬地持著討逆的權杖。沖鋒陷陣的大軍勇猛如火,沒有誰敢把我的攻勢阻擋。壹叢竹根可生出三棵嫩芽,決不能讓他出土讓他成長!九州天下要想實現大壹統,就要先去討伐韋國和顧國,再去討伐昆吾國和夏桀王!
過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時候,國家壹度深陷於危難之中。實在是我們天子聖明誠敬,把治國重任交給伊尹愛卿。伊尹確實配得上阿衡職位,確實起了輔佐商王的作用。
2、《公無渡河》
唐代: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
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譯文: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昆侖,咆哮萬裏,沖擊著龍門。堯帝曾經為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大禹也為治理這泛濫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顧幼兒的啼哭,毅然別家出走。
在治水的日子裏,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勤勞為公。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復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雖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風沙的禍患。
古時有壹個狂夫,他披頭散發大清早便沖出門去,要徒步渡河。別人只是在壹旁看熱鬧,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後面喊著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裏跳。
猛虎雖可縛,大河卻不可渡,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屍首隨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齒如山的長鯨所吞食。其妻彈著箜篌唱著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來了。
3、《洪水謠》
魏晉:佚名
雨若不止。洪水必起。
譯文:大雨若是不停的下,洪水就壹定會來臨。
4、《招頌補遺九首 其壹 治洪水》
明代:黃佐
洪水滔天,浩浩方割。懷山襄陵。
譯文:洪水滔天,浩浩蕩蕩的割據著壹方之地。包圍了山嶺,漫上了丘陵。
5、《蘇幕遮》
宋代:凈端
遇荒年,每常見。就中今年,洪水皆淹偏。
父母分離無可戀。幸望豪民,救取壯家漢。
最堪傷,何忍見。
譯文:遇到荒年的時候,(洪水)每年常常見到,就在今年,洪水淹遍這個地方。父母分離此地無可留戀,幸虧有豪紳相助,救了那些鄉民。這般傷感的情景,不忍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