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後悔莫及的文言文

後悔莫及的文言文

1. 壹、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答案:1AC,A項:謀,商議,求個主意;C項:易,容易.2.A(A項,兩“以”字均為用的意思,介詞.B項:上句“且”字,就要,將會;下句“且”字,將近.均為副詞.C項:上句“雖”義為盡管義,下句“雖”字義為即使.前表轉折,後表假設.D項:上句“而”字,連詞,表修飾關系;下句“而”字,連詞,表並列關系.)3.C(句中“之”字所指為禍患,與D項同.)4.①鄭君感動有些擔心,就讓他人看,看的人大笑,認為不值得擔心.②開始時認為不值得整治,最後到了無法處理的地步.5.本文寫鄭君醫治拇指疾患的事,目的是為了說明禍患在微小時常常被為忽視,認為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終於耽誤了消除禍患的最佳時機,以至於最終無法消除,或者要花費更大的力量來消除的道理.正所謂“禍患常積於忽微”.。

2. 體現追悔莫及的詩句有哪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容若《木蘭花令》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容若《浣溪紗》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無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曹雪芹《金陵十二釵·終身誤》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西風誤。

——賀濤《芳心苦》往事已成空,還如壹夢中。——李煜《子夜歌》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遊《沈園》同來玩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趙嘏《江樓感舊》。

3. 有哪些表達後悔莫及之情的詩句

1.清 納蘭容若《木蘭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譯文: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壹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2.唐 李商隱《無題》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3.唐 白居易《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即便是天之長,即便是地之久,也總會有消盡的那壹天;而此恨綿綿,卻永無絕期,足可以超越天地而孑然獨立.

4.清 賀濤《芳心苦》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譯文: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淒涼。

5.唐 趙嘏《江樓感舊》

同來玩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譯文:去年壹同到此賞月的人如今到哪裏去了?這裏的風景仿佛仍和去年壹樣。

6.唐 李商隱 《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雲母屏風透出殘燭幽深的光影,銀河逐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沈。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7.唐 王昌齡 《閨怨》

閨中 *** 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譯文:閣裏的 *** 不知愁,濃妝之後興高采烈登陸翠樓;忽見得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後悔讓夫君長年征戰為封侯。

8.唐 李煜《子夜歌》

往事已成空,還如壹夢中。

譯文:過去的事已經都不復存在了,還像是在壹場夢中。

9.清 納蘭容若《浣溪紗》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譯文: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宋 陸遊《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譯文:城墻上的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亭臺池閣.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當年這裏我曾經見到她美麗的側影驚鴻壹現。

人的壹生本來就是不斷前行的,盡管妳做了讓妳後悔莫及的事情,時間還是壹樣流動,沒有辦法補救,為什麽不嘗試下放開它。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有無數美好的東西在等著我們,人要向前看。

過去的痛苦會讓妳變得更強大,何況我們本來就會不斷的犯錯誤。

4. 做錯事要知道後悔的古文句子有哪些

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

2. 吾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論語》

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4. 見賢思齊焉,不見賢而內自省。——《論語》

5.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6.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何遜

7.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

8.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魏征傳》

9.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10. 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11.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警世通言》

1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13. 學如逆水行舟,逆水行舟。——《增廣賢文》

14.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讒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15. 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