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在壹個“奉儒守官”的家族中,官職卑小,和高層說不上話。因此,就算妳是唐初著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就算妳七歲學詩,十四五歲以詩文出名,也比不上達官貴人的推薦奏效。
杜甫也曾將自己的詩文投給多位顯貴,但均無人理睬。事實上,在唐代平民子弟能通過科舉入仕的比例並不高,唐朝七十四名狀元中真正平民出身的屈指可數。杜甫雖也是官宦世家,但只是小官也入不了那個門檻,因此,杜甫的落榜對他的個人打擊還是很大的。
杜甫是壹個功名欲望很強的人,“學而優則仕”的三種途徑:科舉、行卷和向皇帝陳情,他都試過,而且不止壹次。兩次科舉名落孫山,三次直接向皇帝陳情,懇求權位的薦舉則更加頻繁。但是天不佑人,杜甫的願望壹次次的破滅了。
這段無比黑暗又淒涼的日子,在他的作品中也展現了出來,在《奉贈韋左丞丈》中,他這樣寫道: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從中,可以看到杜甫的尷尬、窘迫、艱難、卑微、可憐。但值得安慰的是,這些刻骨銘心之痛也為他今後在詩歌創作上提供了寶貴的切身體驗。
在慘痛的現實面前,壹位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誕生了,中國文學史上從此多了壹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而在這背後卻背負了詩人乃至唐朝民眾的苦難。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的確有不少人被破格提拔,壹躍而成為朝廷重臣,那是壹個不拘壹格降人才的時機,杜甫原本也是受益者,但是最終卻因“房琯事件”而遭到了貶斥。房琯是杜甫的好友,他因不務實際在陳陶戰役中致使四萬唐軍幾乎全軍覆沒,肅宗大怒之下,貶去他的宰相之職。杜甫看好友被貶,幫其脫罪,也壹並被貶,從此遠離了長安,開始了他的漂泊生活。
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的杜甫,在去往華州的路上,目睹了戰爭後的社會現象,寫出了“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其內容深刻,風格沈郁雄渾,語言精煉,敘事嚴謹,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也成為了杜甫詩篇中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