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勃用哪首詩安慰友人他並不孤單因為自己也同樣是說的家鄉在外漂泊的人

王勃用哪首詩安慰友人他並不孤單因為自己也同樣是說的家鄉在外漂泊的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壹首著名的贈別之作。詩歌的主題在於勸慰友人不要為遠別而憂傷,從而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真摯友情和曠達胸懷。

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闕”指宮門前的望樓。“城闕”指帝王居住的地方。“三秦”指今陜西壹帶,在古代是秦國舊地,秦亡後,項羽分為雍、塞、翟三國,故稱三秦。第壹句點明送別的地點,即三秦護衛下的長安城。第二句說明朋友杜少府即將赴任的地點,即五津,也就是蜀州。“津”渡口。“五津”指唐代時候蜀地中岷江上的五大渡口,這裏借此指代“蜀州”。“風煙”是風塵煙霧的意思,這裏用來描寫蜀州與長安距離遙遠。這壹聯的意思是說,三秦之地護衛著雄偉的長安城,極目遠望,沿途中的五津壹片模糊。在這壹聯中,自然流露詩人對朋友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

頷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如果按照律詩對仗的要求,這壹聯應該是采用對仗的。然而,因為第壹聯中采用了對仗的手法,詩人在這裏卻用了散句,顯得自由活潑。“與君離別意”就是跟妳離別的意緒。整個意思是說,我與妳同樣是宦遊他鄉,離別的意緒都是很傷感的。其實,這是詩人在告訴朋友,他們之間的離別都是格外令人傷心,因為都是“宦遊人”,異鄉漂泊需要朋友的安慰,然而又不能不離別。這樣說來,惜別感傷就表現得更為沈重。

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好朋友之間情意深厚,在四海之內都會惦記著,在天涯海角如同鄰居壹般。可以說,這是詩人從另壹角度表明了自己對離別的看法。緊承上聯,詩歌的情調發生了變化。前壹聯的情感基調是淒清的,傷感的,而這壹聯奇峰突起。陡然轉變。當然,這是對朋友的勸慰,詩人告訴朋友,他們的友誼絕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即使在天涯海角他們的心也在壹起。這裏,詩人壹掃離別的淒清之感,不但使朋友得到安慰,而且表現出詩人寬闊的胸懷,真摯情感溢於言表。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無為”意為“不要”。“歧路”即岔路。古代人送別時,常到岔路口分手。這壹聯是詩人在與朋友杜少府分手時勸慰的話。意思是說,不要在分別的路口,像多情的兒女那樣淚水沾濕配巾。當然,這是希望朋友帶著自己的友情和祝願,愉快踏上行程。這是詩人博大胸襟的表現,也是詩人對朋友真摯情感的抒發,這裏是勸慰,也是勉勵。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壹、起承轉合,結構嚴謹

起承轉合是詩文布局謀篇的傳統技法。“起”就是開頭,也叫破題。在詩歌中,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就是“起”,點明了送別這件事及其地點。“承”在“起”後,就是承接“起”的內容並加以展。頷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就承接了送別,從而表明送別時產生的憂傷之情。“承”之後要“轉”,“轉”就是推進壹層,要“轉”出別的意思來,或者在情感上或者意義上發上變化。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情感上發生了轉變,沒有憂傷,而只有安慰。最後是“合”,“合”就是收合結尾,使結構嚴謹完整,成為壹個整體。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就表明離別時必然的,但不要憂傷,應該帶著朋友之真情而去。這樣,八句四聯,層層遞進,不但表現出詩人的真摯情感,情感跌宕,而且使詩歌結構嚴謹,完整有序。

二、對仗工整,境界開闊

對仗是格律詩中的壹個基本要求。在格律詩中,首尾兩聯可以不對,但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壹首五言律詩。在詩歌中,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進入對仗,而且十分工整。由於這壹聯是地名相對,因而,表現的跨度大,不但使詩歌空間距離拉大,形成了開闊的審美境界,使詩意上呈現出極為壯闊的景象,而且為詩人情感的抒發奠定了基礎。我們再看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從律詩來說,這壹聯應該是對仗的。而這兩句相對,詩人的想象是極為豐富的,不但開闊了詩歌的境界,而且更好地表現了詩人“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曹植《贈白馬王彪》)寬闊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