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西方音樂史小知識點

西方音樂史小知識點

1.我想學習壹些簡單的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樂理知識,比如音調音色等b?

說起古典音樂,我上了大學之後,毫不猶豫地報了西方音樂欣賞的選修課,沒想到到了研究生又報了壹次。

開始只知道貝多芬,莫紮特,柴可夫斯基三個人,後來通過選修課的學習,了解到了斯特勞斯,肖邦,維瓦爾蒂,布裏頓,德沃夏克等偉大的音樂家。 我覺得古典音樂的欣賞不僅僅是對音樂本身的欣賞,更是對音樂所表達的內涵的鑒賞和探索,通過古典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可以了解到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和個人性格。

因此,沒有深厚內涵的音樂家是不可能寫的出偉大的作品的,最多只能成為優秀。我想這也是音樂家要的達到的目的吧,要把他對人生,對社會,對藝術的理解通過音樂的表現形式表達給聽眾。

當他們作曲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貴族和聽眾的時候,偉大的作品才會誕生,盡管可能在當時無人問津。正因為如此,我在聽古典音樂的過程中,壹定要先看這個曲目的背景和來歷。

否則只是欣賞其旋律的話,可能會無所收獲。 《莫紮特傳》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不愧為奧斯卡的獲獎影片。

這部電影重點突出了莫紮特的天才和薩裏埃裏的嫉妒(電影為了個性鮮明和矛盾的突出,醜化了薩裏埃裏)。莫紮特極具音樂天賦,當薩裏埃裏看見他的手稿的時候,薩裏埃裏驚呆了,莫紮特竟然沒有壹處修改,而每壹處也無法修改,因為太完美了。

薩裏埃裏認為莫紮特不是在創作音樂,他所要做的僅僅是把自己腦中的樂符抄下來,同時也感嘆為什麽上帝不賜予自己這樣的天賦。 而薩裏埃裏對莫紮特的嫉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天賦,更多的是因為莫紮特的張狂和自信,還有他對傳統的宮廷內部制度的藐視,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曲家,他不受任何人的束縛和控制。

還有就是莫紮特的《安魂曲》真是震撼靈魂的偉大的作品。 它把莫紮特去世前的那種心理狀態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有無奈,有苦悶,有悲涼,那種復雜的心理狀況讓聽者無不為之感到惋惜。難怪有人說世上怎會有如此悲傷的旋律! 可以說貝多芬始終是壹個與命運抗爭的人。

由於他長得醜,幾次被心愛的女人拒絕,這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而他後期的失聰更說明他不是上帝的寵兒。 在這樣的困難之下,他還能創造出第九交響曲這樣的作品,則更加體現了貝多芬的偉大。

要知道,失去聽力對壹個作曲家來說意味著什麽。這就好比廚師失去了味覺,畫家失去了眼睛壹樣。

而正是這樣的貝多芬創造了後人無法超越的交響樂的頂峰。所以貝多芬的音樂是不能不聽的。

他的《田園》,《命運》《第九》都被我請進了電腦。 後來便是圓舞曲大師施特勞斯,他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的森林》《皇帝圓舞曲》和《春之聲圓舞曲》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反復的聽這些曲子。

同樣是這個時候我聽到了我認為最好的交響曲--德沃夏克的《新大陸》。 尤其是那氣勢磅礴的第四樂章,令我百聽不厭。

總之,我對自己能夠接觸到古典音樂而感到慶幸,也感謝古典音樂給我帶了快樂,希望更多的人也能與分享這些快樂。 妳也喜歡古典音樂嘛?想和妳叫個朋友!~。

2.中外音樂史及美術史的知識點

這裏有壹點中西方發展歷程,看能不能對妳有點幫助!

中西美術史中“形神觀”的分化與融合

緒論:千古冤家——“形”和“神”

“形似”和“神似”,壹個是理性的對待對象;壹個是感性的對待對象。在繪畫領域是壹個永恒的話題。在這種問題前,摯著是不行的。尺寸問題是避免迷失的關鍵;而辨證的分析是走出理論迷宮的不二法門。在本文中無意也無力對這壹個千古的理論懸案作出壹個評價,只是想將各類的觀點理成壹個脈絡。形似(簡稱形),顧名思義就是在物象外形上肖似。但這壹個含義在不同的環境下(中西、古今……)是不同的。在西歐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形似的地位是關系著繪畫的成敗的。而在中國古代,形似的地位就微妙了壹些。顧愷之是壹個形神兼備的倡導。他的:“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被後世千古引用。後來還被徐悲鴻列入“新六法”中。這壹傳統很順利的保持到了宋代的畫院裏。可是當時正當文人畫興起,形似的待遇微妙的變化。在蘇軾的倡導下,繪畫講究自我表現,追求意境、神似的風氣,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認同。文同、李公麟、王詵、趙令穰、米芾父子等沿波而起,躬行實踐。神似成了繪畫品位的代名詞(這裏的神似和顧愷之的神似已不同了。即物象的神和畫面——作者的神的區別。)

所以,神似遠不像形似那麽簡單。首先它不僅是對物象神韻的把握,在藝術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讓藝術作品有自己的思想也是另壹種神似。

怕話題越扯越大,便就此打住。進入上部。

上部:意味深長的歷史軌跡

——古(近)代中西“形神觀”的對比。

將中西美術史加以對比總是很有趣的事。探索其差異的原因更是意味深長的。

正如上所述,形似在不同的地域得到了不同的待遇。但是有壹點中西雙方是不約而同的。在中西美術上第壹個繪畫 *** 都是人物畫的 *** 。

中國人物畫經過了秦漢的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終於迎來了壹個高峰。以顧、陸、張三絕,影響了整個中國人物畫的發展。

顧愷之(346——407),字長康,小字虎頭,江蘇無錫人,義熙中為散騎常侍,博學有才氣。他是壹個早熟的畫家。20多歲江寧瓦棺寺壁畫,居然“光照壹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萬錢”(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引《京師寺記》),從此畫名大振。他的地位,在三絕中是最高的:“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神妙無雙,以顧為貴。”很清楚,在魏晉時期,中國繪畫觀念就已經深深奠定了“神”的表現重於“形”的表現。

看完了以顧愷之為代表的中國人物畫第壹個 *** 。就看看西方的人物美術的第壹個高峰——古希臘美術。雕塑 雕刻是希臘美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集中地體現了希臘人對美的理想、非凡的藝術才華和對人體的精深研究。許多最優秀的雕刻作品因氣勢宏偉、形象完美和風格洗練而罕與倫比;千百年來無數畫家、工藝家都曾受到它的啟示和影響;它所獨具的內在生命力和藝術魅力,至今仍放射著燦爛的光輝。

古希臘的雕塑經過了三個時期。

古風時期。

作為古風時期雕刻,通常是從前7世紀開始。這時的人像雕刻大都是直立的形象,總的來說,都未打破僵直的形態,造型手法也較生硬。直到前6世紀,雕刻的藝術技巧有了明顯的進步,在人體和動態的表現上都更為自由而富有生氣。

二、古典時期

從前 490年起開始了希臘藝術的古典時期。具有強健的體魄、昂揚的精神和典雅優美的造型,是古典時期雕刻的***同特色,這是希臘各城邦在戰勝外族的侵和建設自己強盛國家的年代中,人們對英雄人物的理想的體現;同時也形成了與此相應的美的規範。

三、希臘化時期

希臘雕刻經過古典時期的發展高峰,到希臘化時期中心移向小亞細亞的西部和愛琴海的部分島嶼。這時期已很少建造宏偉的神殿,那種莊嚴崇高的氣氛在雕刻作品中也漸趨淡薄,而世俗化的傾向則有所發展。然而在某些傑出作品中,仍然保持著古典時期大氣磅颯颯的精神。但到了晚期(以〈拉奧孔〉為代表)雕塑已經失去了崇高的精神。

綜觀古希臘的雕塑藝術。雖然也強調人的精神和生氣。但更明顯的表現出了科學的精神。對人體比例的精準把握(以黃金分割律為代表)明顯的將歐洲美術帶上了寫實主義的路子。同將上述中西雙方的繪畫代表作並列壹起,即可以明顯的看出這種差異。

3.誰幫我介紹壹下西方音樂史

16世紀末、17世紀初誕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由巴迪宮廷的卡梅拉塔會社(camerata,意為俱樂部或小集團)成員巴迪、溫琴佐.伽利萊伊以及佛羅倫薩學者梅在經過大量的對古希臘悲劇研究的基礎之上誕生的。

西方音樂史教學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壹,西方音樂的歷史發展與沿革。如西方音樂內容與形式的演變史,西方音樂理論及各種音樂體裁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藝術生涯、作品風格特征及其影響;

第二,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對西方音樂發展的影響,從音樂這壹獨特視角反映西方文明的歷史進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征。

第三,音樂的表現手法與音樂審美方法。如音樂欣賞的基本知識,音樂的構成要素及各種理論、流派等,

4.大家幫忙介紹下關於音樂的知識

古典主義音樂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譯為“古典音樂”。

有人認為"古典"給人的感覺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稱“經典音樂”。也有人根據牛津英文辭典裏對古典的定義:to be 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稱之為“嚴肅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延續和發展,是歐洲音樂史上的壹種音樂風格或著壹個時代。浪漫主義風格音樂註重情感和內容的表達,打破古典主義音樂時期的種種形式上的束縛。

巴洛克音樂 巴洛克(Baroque)壹詞本義是指壹種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在當時具有貶義,當時人們認為它的華麗、炫耀的風格是對文藝復興風格的貶低,但現在,人們已經公認,巴洛克是歐洲壹種偉大的藝術風格。 鄉村音樂 這個名字是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它的源流很廣。

那時歌曲的內容,除了表現勞動生活之外,厭惡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溫暖、安寧的家園,歌唱甜蜜的愛情以及失戀的痛苦等都有。 爵士音樂 爵士樂由民歌發展而來,有多種源頭,不易仔細考證。

19世紀期間音樂是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混合了布魯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樂類型,是壹種“混血”的產物。

搖滾 從最純粹的形式來講,所謂搖滾,就是三 *** 加強硬持續的鼓點加上口的旋律。搖滾不僅是壹種音樂形態,實際上它是壹種“人生的態度和哲學“,也正因為如此,搖滾樂才有別於壹般流行音樂(Pop Music)。

真正的搖滾文化至少可以提煉出這樣壹個縮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藝術搖滾、朋克樂、先鋒音樂、重金屬等。 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簡單來說,就是用稍微超常的力度來演奏搖滾樂。

吉他,作為這種音樂的主要元素,在演奏時比通常響壹點,更具復仇感。 朋克音樂 朋克PUNK, 是興起於1970年代的壹種反搖滾的音樂力量。

PUNK在中國大陸譯作"朋克"; 在臺灣譯作"龐克", 香港則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語)小流氓、廢物、 *** 、孌童、低劣的等意思 (雖然現在它的意思有了壹定的改變)。

靈魂音樂。靈魂樂是南方福音和中西部的節奏藍調的融合,禮拜樂的復興被帶入節奏藍調的 Boogie-Woogie 世界之中。

從這種肥沃的基礎開始,靈魂音樂誕生了。靈魂音樂的特點是堅實的節奏部分配以明確的世俗動感及宗教音樂。

吉它常常讓位於 Hammond B-3 風琴,同時采用壹些管樂。然而幾乎所有靈魂音樂都以熱情、高揚的嗓音作為標誌,偶爾也加壹些即興表現。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壹般譯作"節奏布魯斯"。廣義上, 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來和搖滾來的基礎,Billboard雜誌曾介定 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見 R&B的範圍是多麽的廣泛。

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 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 R&B成分。 HOUSE是於八十年代沿自 DISCO發展出來的跳舞音樂。

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樂,他們將德國電子樂團Kraftwerk的壹張唱片和電子鼓(Drum Machine)規律的節奏 及黑人藍調歌聲混音在壹起,House就產生啦~壹般翻譯為"浩室"舞曲,為電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節奏, 壹拍壹個鼓聲,配上簡單的旋律,常有高亢的女聲歌唱. DISCO流行後,壹些DJ將它改變,有心將DISCO變得較為不商業化, BASS和鼓變得更深沈,很多時變成了純音樂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數是由跳 *** 歌手唱的簡短句子,往往沒有明確歌詞。 Britpop(英倫搖滾) 雖有個“ Pop"字,但其實是 Rock的壹種,源於九十年代英倫,中文可譯為“英式搖滾”,這是英倫樂壇對美國 Grunge潮的壹個回應,主要是以樂隊形式出現。

不過, Britpop風格其實十分廣泛,如 Oasis是結他搖滾樂隊, Blur則Pop很多,而Pulp則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風格,不過他們都被列作 Britpop。 Trip-Hop(神遊舞曲) Trip-Hop是英倫/歐洲跳舞音樂的壹種,它的名字來源是“ Trip+ Hip Hop"= Trip-Hop",因為它發源自英國的Bristol,因此最早時稱作"Bristol Hip-Hop".。

Gangsta Rap (匪幫說唱) 是 Rap的壹種,以 Rap的內容多與都市罪案有關,充滿暴力、 *** 感受,這是反映現實的壹種音樂路向。 Gangsta Rap於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國興起,音樂Rap中的強悍尖銳派,在美國大受歡迎,唱片銷路甚高。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顧名思義,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制出來的流行樂”,當然除 Synthesizers外還會用上其它電子樂器如電腦及鼓機等等。 Synth Pop於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開始沈寂,當年在香港也曾掀起過壹陣熱潮。

Synth Pop的特點是科技感強,有時會頗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鐘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時 Synth Pop樂手會作入時打扮。 ORCHESTRA就是管弦樂團,它分成四部分: 1弦樂,包括小提琴、大提琴等, 2銅管樂 3木管樂和 4敲擊樂四組。

弦樂組每種樂器有多人演奏 (豎琴除外 ),四組演奏者由壹人統籌兼領導,他就是樂團的指揮。 CHAMBER POP (室內樂) 是指典。

5.應聘小學音樂教師怎麽樣復習筆試,專業基礎知識,主要是西方音樂

我去年剛拿的高中的教師資格證,專業理論這壹塊基本上沒怎麽復習,因為這個東西沒法復習,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妳說的西音史跟中音史的比重不算太大,只在選擇題裏面出現,最主要的還是最後的大題,教案的寫作。

說回去,為什麽我說沒法復習?妳把往年的真題看壹遍妳就會發現這種基礎知識可考的點太多,根本沒有反復考察的東西,壹些最基本的諸如“黃河大合唱的詞曲作者是誰”之類的常識根本不會考,所以我的建議是把重點放在大題,音樂史的知識買本資料瀏覽壹遍就好。

比如說今年有個題目我印象很深刻,叫“弦樂四重奏《風。雅。頌》的作者是誰”,選項裏面有譚盾、郭文景之類的中國當代作曲家,妳說這類題目怎麽復習?所以這些主要靠積累,背的作用的確不大,投資跟回報並不成正比。

6.西方音樂發展史

壹、古希臘羅馬音樂 因為留下來的樂譜資料都少得可憐,所以我們對這壹時期的音樂知道得很少。

古希臘的音樂的起源是同神的崇拜和神話傳說聯系在壹起的。“Music”壹詞源於“muse”,在古希臘神話中繆斯(Muse)是掌管藝術的女神。

著名的神阿波羅、雅典娜、狄俄尼索斯等都是藝術之神,傳說音樂就是由他們所創造的。古希臘音樂在宗教活動中的運用極為普遍,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古希臘的樂器主要有裏拉琴(Lyre)和阿夫洛斯管(Aulos),它們傳說是由不同的神發明和擁有的,因此常常與不同的神崇拜相聯系。裏拉琴是壹種弦樂器,多用於獨唱伴奏,史詩彈唱,常與阿波羅崇拜聯系,是祭祀阿波羅儀式中的主要樂器。

阿夫洛斯管是壹種管樂器,常用在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儀式中。在西方現代文化觀念中,裏拉琴和崇拜阿波羅的音樂與阿夫洛斯和崇拜酒神的音樂,已成為相互對立性格的兩大類音樂的象征。

前者是平靜而節制的日神風格,後者是放縱、浪漫的酒神風格。常常與詩歌、舞蹈、戲劇結合在壹起,唱歌時有時有樂器伴奏。

二、中世紀音樂 大約從公元5世紀開始到14世紀,是西方音樂歷史上的最漫長的中世紀時期。中世紀的音樂主要是基督教宗教音樂,世俗的民間音樂不被重視。

教會的權力高於國家和其它社會集團,壹切社會意識形態,包括各種藝術以及哲學在內的各方面都要為教會服務。這時期廣泛傳播的是教堂禮拜歌唱的聖詠、贊美詩。

“新藝術”的概念來自法國主教、詩人、音樂家菲利普·維特裏的壹篇論文。

這壹概念很快就被廣泛使用,說明當時出現了壹種新的音樂潮流,與13世紀舊的“古藝術”不同。“新藝術”的主要特征是音樂創作空前世俗化,作曲家把宗教復調音樂與世俗音樂語匯相結合,探索音樂形式創造的各種新的可能。

采用更小音符時值的記譜方式,節奏記譜系統化。新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是蘭迪尼(Francesco Landini,1325-1397)。

西方文明史上的“中世紀”時期曾經壹度被視為蒙昧黑暗的時代,但我們今天常傾向於以壹種更客觀的態度來評判這段歷史。從音樂的角度看,教會對音樂的影響雖有其消極的壹面,但也有積極的壹面。

教會對於音樂的重視,對於教儀音樂的統壹作出的努力,對音樂發展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都促進了中世紀歐洲音樂的發展,也使音樂資料能較為完好地保存下來。復調音樂和管風琴的產生為後來的專業音樂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文藝復興(Renaissance)壹詞是法文,原意為“再生”。這個時期在西方歷史上大約從1300年持續到1650年。

這個詞反映了這時期的思想家們對中世紀的懷疑否定和對古代文化的崇尚,他們對於復興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遺產產生了興趣。但這種復興,並不是單純地原樣再現,乃是通過復興古代的精髓,建設壹種新的文化、新的傳統,而且其成就很快超越了古希臘、羅馬影響的範疇。

在這場運動中,“人文主義”是其最有影響力的思想潮流,也是這場變革的核心。人文主義者主張以人為本,鼓勵人們張揚人性,掙脫神性的桎梏,強調人是社會的主宰而並非是神。

他們頌揚人類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人類的智慧,相信人的力量能戰勝壹切。文藝復興時期壹般是指大約從1430年至1600年前後這壹時期,在音樂領域的變革是在繼文學、繪畫等領域之後。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壹方面已經具有明顯的世俗化的傾向,壹方面又仍然與宗教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1、尼德蘭樂派。

尼德蘭樂派是指15、16世紀壹批出自低地國家的音樂家,大致在法國北部、比利時和荷蘭等歐洲北方地區。 2、16世紀的世俗音樂。

16世紀西歐的音樂出現了壹些新的傾向。各國興起了壹批具有民族風格的音樂,這些音樂主要以聲樂體裁為主,主要有意大利的牧歌(madrigal)、法國的尚松、德國利德(Lied)、西班牙的田園歌和浪漫曲、英國的牧歌和琉特琴歌曲等。

3、宗教改革的音樂與世俗音樂的發展相應,16世紀的宗教改革也為教會音樂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四、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巴洛克時期通常是指從1600年到1750年之間這150年的範圍。

“巴洛克(Baroque)”壹詞來自葡萄牙語,原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原來是用於建築、美術領域的術語,後逐漸用於藝術和音樂領域 1、歌劇的誕生 歌劇是壹種用音樂來表現的戲劇,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的悲劇、中世紀的教儀劇、神秘劇等。 2、器樂的發展 巴洛克時期的器樂上升到了壹個新的突出地位,形成了這壹時期聲樂、器樂、歌劇三足鼎立的局面,器樂第壹次與聲樂處在了平等的地位。

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特征之壹是大量使用“通奏低音”,這是壹種不同於文藝復興是親的復調織體的主調和聲織體,基本上由旋律加和聲伴奏構成。有壹個獨立的低音聲部持續在整個作品中,上方有壹個華麗和富於裝飾的高聲部,中間聲部並不寫出,由演奏者即席演奏。

巴洛克時期大小調體系和功能音樂逐漸建立;記譜法也不斷完善;“情感論”理論形成,相信音樂的主要目的是喚起人們的情感。他們用壹種類型化的音樂來表達歌詞的情感,如高音表示光明。

7.西方音樂史的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以前個個時期的代表作

16世紀末、17世紀初誕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由巴迪宮廷的卡梅拉塔會社(camerata,意為俱樂部或小集團)成員巴迪、溫琴佐.伽利萊伊以及佛羅倫薩學者梅在經過大量的對古希臘悲劇研究的基礎之上誕生的。 西方音樂史教學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壹,西方音樂的歷史發展與沿革。如西方音樂內容與形式的演變史,西方音樂理論及各種音樂體裁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藝術生涯、作品風格特征及其影響; 第二,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對西方音樂發展的影響,從音樂這壹獨特視角反映西方文明的歷史進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征。 第三,音樂的表現手法與音樂審美方法。如音樂欣賞的基本知識,音樂的構成要素及各種理論、流派等, 而發展經歷的時期入下:西方音樂歷史及音樂體裁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壹、西方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起源時期的音樂,主要用於神廟祭祀、節日慶典,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蘇美爾人、埃及人、希伯來人和古希臘人推動了音樂的發展。

二、中世紀的前期和盛期

這壹時期主要是單音音樂時期,大致從公元600~1300年。

三、“新藝術”時期

公元1300~1450年,是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過渡的階段。

四、文藝復興時期

1450~1600年,文藝復興的中心在意大利,但音樂中心卻在法國的勃艮第地區和佛蘭德。這壹時期德國、英格蘭音樂的興起,羅馬教堂音樂的改革和威尼斯樂派的活躍使這個時期的音樂成就不遜於其他的藝術。

五、巴洛克時期

1600~1750年,從蒙泰威爾弟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結束。巴洛克時代在西方音樂史乃至整個藝術史上都是壹個十分重要的時代。巴洛克音樂氣度高貴、情調感人,內容比文藝復興時期更豐富 、更具戲劇性。歐洲音樂的許多重要體裁都在這壹階段初步形成,如歌劇、組曲、奏鳴曲、協奏曲、清唱 劇、康塔塔(大型聲樂套曲)等都已具備了經典形式。音樂巨人巴赫、亨德爾則把巴洛克音樂推向了 *** 。

六、古典主義時期

以恢復希臘、羅馬的古典風格為目的,主要放眼於追求客觀美的古典主義音樂,在維也納形成了氣候,海頓、莫紮特、貝多芬三位音樂家的傑出之作讓音樂史為之壹振。這壹時期成為器樂的 黃金時代,鋼琴曲、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層出不窮,奏鳴曲式的確立被認為是這壹時期成就的代表。

七、浪漫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樂派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壹大“寶庫”。這壹時期不但盛產偉大的音樂家,而且音樂體裁空前廣泛,出現了諸如無詞歌、夜曲、藝術歌曲、敘事曲、交響詩等新穎、別致的形式。這 種更註重音樂內容的音樂流派,使壹些非音樂因素成為音樂的主宰。浪漫主義音樂經過門德爾松、舒曼、肖邦和威爾弟等人的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納的時代達到了巔峰。

八、新音樂

這是20世紀音樂的統稱。和其他藝術壹樣,音樂開始出現多種流派百花齊放的局面。音樂創作的保守與創新兩派在音樂文化發達的德國、俄國、英國、美國等地相互競爭,這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的繁榮。但在50年代後,隨著電子音樂和計算機等的高新技術的出現,音樂家們都希望在音樂新壹代的音樂語言、節奏的發展上找到***同點,重塑作曲家角色及音樂藝術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