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諼。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匕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註釋輞(wang網)川:地名,在今陜西藍田縣。
潺湮(chanyu纏元an):水徐流貌。
墟裏:村落。接輿:春秋楚隱士,這裏比裴迪。
五柳: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這裏比自己。
解釋秋日裏,寒山蒼翠更濃郁,溪水潺潺流淌不停息。我手倚拐仗立柴門外,臨風細聽那晚蟬鳴啼。渡口邊降下落日。村落裏升起炊煙。仿佛又遇到古時的接輿,妳酒醉疏狂,在我五柳先生的門前,放聲高唱。
解析此詩著力表現的,是秋日輞川恬靜的風景。
秋日,原來蒼翠的山色漸漸轉為枯黃色了,山中的秋水潺潺流動著。壹山、壹水、壹秋樹秋葉、壹秋溪秋水,輞川秋景漸出。
心境平靜的詩人拄仗斜倚在柴門之外,靜聽著傍晚樹林裏的秋蟬鳴唱聲。秋山本靜,著壹蟬聲,更顯其靜。這種靜謐正是王維所愛賞的。
夕陽西沈,掛在渡口以西的天邊;村落裏裊裊升起炊煙。這是壹幅閑靜的農村景象。二句詩,壹句壹景,幾可與陶淵明的田園詩媲美。詩歌把裴迪比作接輿,把詩人自己比作陶淵明作結,可見,詩人對淵明是很仰慕的。
當然,此詩與淵明的田園詩是有別的。淵明寫田園風景,滿懷著對村舍革木的愛悅,而王維此詩所要表現的,是他見此風景而有的閑情逸致。王維閑則用矣,奈何不能臻淵明“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