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冬爺爺緩緩地走了,春姑娘帶著微笑又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柳樹發出翠綠的嫩芽,小小的芽苞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這美妙的世界。詩人在屋裏再也坐不住了,他向窗外望去,看見了兩只可愛的黃鸝站在樹上,正唱著動聽的歌曲,為春姑娘的到來而感到十分高興。
壹行羽毛潔白的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展開雪白的大翅膀,用力地忽閃著,飛向藍天,飛向白雲,飛向自己的家鄉。 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對面的西嶺上堆滿了千年不化的積雪,好像給山披上了壹件銀衫。
那景色簡直像嵌在窗框裏的壹幅中國畫,真是壯觀、美麗極了。 詩人推開門,門前的碼頭上,停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來自東吳的萬裏航船。
這些船有運貨的、送人的。人們乘著船,欣賞著美如畫卷的景色,壹切顯得那麽舒適、那麽祥和。
牧童 瞧!壹眼望去壹片綠油油的草,仿佛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壹吹“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壹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
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壹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
牧童手裏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擡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壹個個畫面。 妳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麽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壹覺吧! 清平樂·村居(古詩改寫)..午後,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慢慢地散步,無意間看到了壹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後面有壹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壹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
茅屋旁有壹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裏的遊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壹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壹圈圈漣漪。
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裏透粉, 粉裏透紅,像壹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
小溪旁有壹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壹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壹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壹起,用吳地的方言壹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裏辛勤地鋤草,幹得多麽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著雞籠,十分專註。
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麽事,只能趴在小溪邊壹邊調皮地逗著遊魚,壹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麽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2. 將任意壹首古詩改寫成散文《小兒垂釣》改寫
陽光三月,繁花似錦。柳樹吐出了嫩芽,小草伸出了腦袋,花兒綻開了笑臉。壹個頭發亂蓬蓬的小男孩背著個魚簍,蹦蹦跳跳來到小河邊,那男孩大大的眼睛,紅撲撲的臉蛋,長得十分可愛。
小男孩在池塘邊的野草叢中坐下,身旁的野花十分可愛,有黃的、紅的、藍的······五彩繽紛, *** 俱全。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魚蝦都看得清清楚楚,小男孩把魚鉤往水裏壹甩,學著大人的樣子,鉤起魚來。
過來壹會兒,壹個老先生路過這兒,他身穿長袍,頭戴草帽,背著個行李,他四下張望,好像迷了路。他看見了釣魚的小男孩,便大聲問道:“小弟,王村怎麽走哇?”小男孩回頭看了看,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老先生走向前去,俯下身子,小男孩附在他耳邊輕聲說:“翻過前面壹座山,往西200米就到了。”老先生朝小男孩笑了笑,看著他專心致誌釣魚的樣子離開了。
小男孩仍認真的釣著魚,突然魚線動起來,慢慢下沈,壹定是有魚上鉤了!小男孩眼疾手快,往上壹甩,“哇!好大壹條魚呀!”小男孩欣慰的笑了,他就這樣釣了壹條又壹條。
太陽下山了,魚簍裏已經滿了魚了,小男孩背起魚簍,哼著小調,沿著山路回家去了。
3. 將山行這首詩改寫為壹篇寫景的作文三百個字壹個深秋的傍晚,杜牧和他的朋友坐著馬車到山上去玩。
石頭鋪成的山路彎彎曲曲的,讓人覺得那樣高遠。壹路上,他們聽見許多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地歡唱,好像在歡迎著這兩位遠道而來的朋友。
杜牧禁不住誘惑,讓馬夫停下車來,他要和朋友壹起欣賞這美麗的風景。 他們擡頭向山頂望去,山多麽高啊!四周雲霧繚繞,真像大山穿上了紗衣,隱隱約約還能看見幾戶人家呢! 壹陣涼風吹來,杜牧向四周眺望。
啊!林中的風景真是太美了。經霜打過的楓葉不知是不是喝了很多的酒,紅得像壹團火焰似的。
簡直比春天的花還要艷麗。 看到這美景,杜牧不禁吟誦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 如夢令 李清照 改寫成壹篇文章 300字到400字改寫壹:手指輕輕地撥動琴弦,悠揚的琴聲如溪水緩緩流淌,伴著我的思緒穿越了蜿蜒的夢海,停留在溪邊的涼亭…… 夏日的黃昏,太陽倦了,余暉如壹層薄紗籠罩大地。
我坐在亭子裏,微閉雙眼,盡情的吮吸著夾雜著落日氣息的空氣,甜甜的。舉起酒杯,暢飲美酒,無意間碰倒了酒壺,暗紅清涼的酒恣意地流淌出來,匯成壹條涓涓細流,流進小溪。
溪水似乎被這酒染紅了,乍是好看。 天色漸漸暗了,暮色朦朧。
我站起身,準備劃船回家。船兒慢慢移動,平靜的水面漾起壹道道波紋,輕輕的水聲聽著令人很是愜意。
劃著劃著,似乎劃錯了方向,劃進了壹片荷花叢中。 壹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態,深紅、粉紅、錢紅,嬌艷欲滴。
荷葉上滾動著幾顆水珠,深綠、翠綠、碧綠、嫩綠,到處翠 *** 流,如同壹張張被綠色渲染的墨紙,美得自然。偶爾,晚風拂過,幾片荷花瓣飄落到水面上,似壹葉葉粉紅的小舟,隨著我的船兒壹起前行。
興許是我劃得太快了,無意中劃到了水灘旁,那是鷗鷺棲息的地方。滿灘的鷗鷺似乎被我這個不速之客驚醒了,張開翅膀,撲棱棱地飛了起來,不時發出幾聲鳴叫。
暮色中,荷花的掩映下,美酒,美景,渾然天成。空氣中,彌漫著壹股微醺的氣氛…… 改寫二:坐在溪亭裏觀賞著那千姿百態的荷花,只覺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
有的剛剛綻放,幾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那裏面橢圓形的花蕊約有壹寸長。盛開著的荷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
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荷花呢,花瓣雖然雕謝了,蓮蓬卻依然挺立在荷葉中,蓮蓬上嵌滿了綠寶石似的碧綠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遠遠望上去,壹株荷花就像是壹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這些景象構成了壹幅充滿詩意的《夏日荷花圖》。看著這美妙絕倫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變成了壹株荷花,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我坐在溪亭裏壹邊觀賞著這只有天上人間才有的美景,壹邊品嘗著千年陳釀。沒想到我如此不勝酒力,才喝了幾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穩,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飄飄悠悠,仿佛自己來到了人間仙境。
我又覺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不知不覺中,天已經漸漸暗淡了下來,直到自己的興致被時間的流逝給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該回家了。我搖搖擺擺的走上小舟。
可這時,我還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線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只好憑著自己朦朧的記憶前進。
可是自己搖櫓的手不聽指揮,妳讓它往北搖,可是它偏偏和妳作對,把櫓往南搖;妳讓它把櫓往南搖,可它卻往北搖。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壹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童壹樣。
沒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給搖到了藕花的深處。此時,我驚出了壹身冷汗,頓時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處在藕花的深處,四周都被荷花給籠罩著。
我頓時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拼命的搖著船櫓,可這荷花比我人還要高,怎麽劃也無濟於事。
可我搖櫓的聲音卻驚動了荷葉叢中壹群水鳥,它們撲棱棱地飛起,直上雲霄。我像壹只泄了氣的皮球癱在了船艙裏,在這種無人之境的環境中我該如何是好呀!最終,我只得在船艙中度過了這漫長的壹夜。
那壹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改寫三:紅彤彤的太陽被五光十色的彩霞陪襯,正壹點壹點地下降,像壹只快漏氣了的紅氣球,緩緩下降,又似壹個羞答答的小女孩兒,慢吞吞地躲進山頭,不情願離去。不遠處,有壹座美麗的六角亭,在朝霞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亭子最頂端的頂角,與夕陽交相輝映,在天空中形成壹個美麗的光環。
我的壹生經歷了兩個朝代,南宋和北宋。北宋時期,我很年輕,才25、6歲,與丈夫趙明誠作詞、學畫,日子過得十分的清閑,這不,朋友又邀我去河畔遊玩。
那天,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我與朋友們坐在溪邊的清風亭裏壹邊觀賞著優美的風景,壹邊與朋友吟詩作畫,荷塘邊,楊柳依依,迎風搖曳。看著這美妙絕倫的景象,品嘗著千年陳釀,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變成了壹株荷花,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沒想到我如此不勝酒力,才喝了幾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穩,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飄飄悠悠,仿佛自己來到了。
5. 絕句改寫成作文臺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裏堤。 是年春,我居於臺城,黯黯天際,雨水淅瀝,灑入江中,漣漪四起,化開,無蹤.淫雨霏霏,江邊小徑紅稀,卻芳郊綠遍,壹片生機.花草不要命地吸收水分,恨不能壹次喝完. 五更夢,六朝之貌也只有在夢中能看到,昔日繁華,如今卻依依無尋,想問行雲何去?無人告訴我.正愁上眉梢,壹聲淒婉啼叫於空中回旋,夾雜著雨聲,卻又毫不失它的哀婉之意,擡眼望去,梧桐樹上,壹只鵜鴂,甚是驚訝.古人有雲,鵜鴂即子規,至三月鳴,晝夜不已,鵜鴂鳴叫,百花雕零,如是.頓時,心中塵埃並起,想要疏狂圖醉,卻無酒消愁.愁上加愁,回首六朝,夜夜歌舞升平,日日征塵不斷,嘶騎交鋒,令人神往.流年似水,只那麽頃刻之間,幻滅,笙歌散盡,兵甲棄地,馬死人亡,壹片黯然的景象,傷流景,只覺得此刻只恨浮生夢少,欲哭無淚,欲笑還顰,真是恨不能回到六朝,解我思念之情懷,只可惜逝者如斯,我惜不得流年. 三月雨,滴滴落於黃金縷上,闌幹碧樹,楊柳風輕,只壹寸,卻已成千萬縷絲,盡看來,滿眼遊絲兼落絮,春風徐徐,吹過千絲亂,飛絮蒙蒙,似花飛雪,壹副美態,好不俏麗.觀其景,又生壹感,覺得萬水千山,天地萬物之中,數它——臺城金縷最無情,無情不似多情,多情令我懷念逝去如夢的六朝.從塌上醒來,人醒了,愁卻未醒,心中似有千千結般,千萬絲結,難解難分.而這千絲縷葉卻依舊千絲縷,依舊飄飛絮,依舊如煙籠,依舊立堤十裏,依舊無情. 欲罷,卻想此無情物是否也是萬葉千聲皆是恨,頓覺安慰,故欹單枕,欲夢六朝.。
6. 田園樂其六改寫為壹篇300字的散文註釋譯文 桃花的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 雨後的柳樹碧綠壹片,籠罩在早上的煙霧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灑滿了庭院,家童還未起床打掃, 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眠。 《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所以壹題作“輞川六言”。
這裏選的是其中壹首。詩中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絕《春曉》。
兩首詩寫的生活內容有那麽多相類之處,而意境卻很不相同。彼此相較,最易見出王維此詩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壹個特點是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並不等於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並不細致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
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使讀者先見畫,後會意。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征的景物,這裏,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壹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
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顯然有同樣藝術效果。在鉤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著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
讀者眼前會展現壹派柳暗花明的。註釋譯文 桃花的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 雨後的柳樹碧綠壹片,籠罩在早上的煙霧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灑滿了庭院,家童還未起床打掃, 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眠。 《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所以壹題作“輞川六言”。
這裏選的是其中壹首。詩中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絕《春曉》。
兩首詩寫的生活內容有那麽多相類之處,而意境卻很不相同。彼此相較,最易見出王維此詩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壹個特點是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並不等於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並不細致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
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使讀者先見畫,後會意。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征的景物,這裏,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壹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
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顯然有同樣藝術效果。在鉤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著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
讀者眼前會展現壹派柳暗花明的圖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加上“楊柳依依”,景物宜人。
著色之後還有進壹層渲染: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後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綠的柳絲籠在壹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裊娜迷人。經過層層渲染、細致描繪,詩境自成壹幅工筆重彩的圖畫;相比之下,孟詩則似不著色的寫意畫。
壹個妙在有色,壹個妙在無色。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後入境。
王詩正好相反,在入境後才見到人。因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
花落就該打掃,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為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
這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別有壹番清幽的意趣麽。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
“未掃”二字有意無意得之,毫不著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壹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
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後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於身外之境壹無所知。
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之“樂”也就在這裏。
人們說他的詩有禪味,並沒有錯。崇尚靜寂的思想固有消極的壹面,然而,王維詩難能可貴在它的靜境與寂滅到底有不同。
他能通過動靜相成,寫出靜中的生趣,給人的感覺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詩有意境渾成的特點,但具體表現時仍有兩類,壹種偏於意,讓人間接感到境,如孟詩《春曉》就是;另壹種偏於境,讓人從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詩就是。
而由境生情,詩中有畫。是此詩最顯著優點。
這首詩勾畫了壹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桃紅、宿雨、柳綠、朝煙、花落、鶯啼等景物,和諧而富有詩意。詩歌題目中的“猶眠”壹字最能表現詩人當時的內心感受。
7. 《江南春絕句》《遊園不值》改寫成散文 每個300字《江南春》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江南多麽迷人,多麽令人向往.明媚的江南春光,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江南風光神奇迷離,別有壹番情趣。妳看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麽令人心馳神往.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多麽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壹幅江南春畫卷啊。 《遊園不值》 春光明媚,百花競艷,碧藍的天空萬裏無雲。這天,大詩人葉紹翁獨居書齋,兩只胳膊交於胸前,踱來踱去。時而雙眼緊閉,時而雙眉緊鎖,實覺無詩可寫,無聊之至。便換上藍袍,穿上木屐,信步遊至朋友家門前。 他登上臺階,推了推門,未開。於是,又伸手敲門,就這樣推推敲敲,好長時間,忽然發現巴掌大的鎖頭掛在門上。他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搖了搖頭,下階走了。沒走幾步遠,忽見頭頂壹枝怒放的杏花伸出墻頭,兩只喜鵲正在枝頭嘻鬧,好像在嘲笑他似的。他不禁停住腳步,仔細地端詳著這春天的嬌兒——杏枝。看著看著不由地自語道:“這枝紅杏花紅似火,嬌艷無比,想必園中的春色更是濃郁四溢了。看來,我的老朋友是愛惜園中道上的蒼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才拒我於園外了。”他壹手捋著胡須,壹手背在身後,又認真地欣賞起那枝杏花來。
另外多讀散文,推薦兩個: /和
8. 牧童古詩改寫壹篇短文250至300之內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籠,無邊無際。
壹個小孩正躺在那厚厚的、軟軟的草地上,邊歇息邊放牛,牛的那壹次次叫聲就像金色的音符壹樣傳到我們的耳邊。牛走在哪裏都像是給無邊的草原種上了壹顆顆的黑豆。風壹吹,草兒彎腰了,就像伸懶腰似的,舒展著她那細嫩的身軀。
輕輕的風吹來了笛子的聲音,這聲音傳到了村裏,傳到了田野上,傳向了遠方,就像壹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這美妙的聲音仿佛連那些吃草的牛兒也聽懂了,似乎正在為牧童表示高興呢!笛子的聲音是那麽悠揚,側耳傾聽,給人無限回味余地。
太陽已經偏西了,到了黃昏時分,牧童也要放牧回家了。吃過飯後,太陽已經落山了,天漸漸地黑了。牧童躺在草原上也不肯脫衣服,望著那藍藍的天空,不禁回想起了放牛時的景像和那些美麗的大山、小草,那山高得馬上就要插入雲層了;那綠草把整個大地都籠罩了;那樹枝彎的像在人們面前跳舞似的。想著,想著,牧童伴著明月睡著了,周圍有許多迷人的小花和小草圍著他,好像在為牧童壹天的勞累表示同情呢!
9. 作文改寫《絕句》顏色詞350字天,而這兩天他正愁著沒地方玩呢!聽到有廬山這麽個好地方,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循聲找去:廬山果然名不虛傳呀,就馬上收拾好行李出發了,遙看瀑布掛前川。 李白和他的壹個仆人經過長途跋涉,花兒爭奇鬥艷,那兒的景色可美了。
到了廬山後:“日照香爐生紫煙網 。李白心想,李白看見了廬山的優美景色,李白不禁贊嘆道:當時正是春天,為美麗的瀑布所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誦道! 李白看者看著,還隱隱約約地看見了瀑布下有許多遊人,廬山的樹木郁郁蔥蔥。
特別是那兒的瀑布,忽然聽見了清晰可辨的“嘩嘩”的水流聲,就看見了壹條壯觀的瀑布,更是壯觀的無法形容:瀑布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啊。瀑布就像壹條豎著的河流,從山頂飛瀉而下。
李白走到瀑布腳下!許多人壹到那兒就被迷住了。”要知道,大詩人李白的壹個朋友對他說,李白最喜歡的就是遊山玩水。”
就這樣,終於在不久之後到達了廬山:“我剛從江西的廬山回來,《望廬山瀑布》這首千古流傳的詩誕生了!李白走了壹會兒,飛流直下三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