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燕子掌的詩句

關於燕子掌的詩句

1.關於藤蔓的詩句

1、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唐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釋義: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仿佛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

2、碾渦深沒馬,藤蔓曲藏蛇。——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釋義:碾米的碾渦深深可以裝下駿馬,藤蔓彎彎足以隱藏蛇蟲。

3、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唐盧照鄰《初夏日幽莊》

釋義:瀑布的水中讓人清涼得和秋天的涼意壹樣,垂下的青藤蔓引來了夏天中的涼爽。

4、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唐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釋義: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仿佛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

5、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唐孟浩然《萬山潭作》

釋義:魚兒在樹陰下遊來遊去,猿猴掛在枝上嬉戲打鬧。

6、高江急峽雷霆鬥, 古木蒼藤日月昏。 ——唐杜甫《白帝》

釋義:峽江急流的吼聲像雷霆在轟擊,翠樹蒼藤籠罩的煙霧使日月為之發昏。

7、獨敲初夜磬,閑倚壹枝藤。——唐李商隱《北青蘿》

釋義:初夜時分只聽他獨自敲磐,閑適中靠著壹枝青藤。

8、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唐韓偓《草書屏風》

釋義:寫的字的點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澗,字的豎和勾的筆畫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掛在古松下。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釋義:天色黃昏,壹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壹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10、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釋義:想妳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裏的青藤。

2.與“金蟬”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玉蟬金雀(唐·韋莊·《河傳·錦裏》)

2、將鬟鏡上擲金蟬(唐·李賀·《屏風曲》)

3、將鬟鏡上擲金蟬(唐·李賀·《屏風曲》)

4、金蟬映袞(宋·趙磻老·《醉蓬萊·記青蛇感異》)

5、翠蟬金雀(宋·朱敦儒·《點絳唇·客夢初回》)

6、調金鼎、七葉貂蟬(宋·張元幹·《滿庭芳·韓國殊勛》)

7、雲鬢從亸金蟬(宋·王之望·《念奴嬌·柳花飛絮》)

8、貂映蟬金(宋·陸遊·《沁園春·粉破梅梢》)

9、擁金蟬(宋·張孝祥·《鷓鴣天·舞鳳飛龍五百年》)

10、妓圍香暖簇金蟬(宋·丘崈·《浪淘沙·瀟灑無湖仙》)

11、金縷翠蟬曾記得(宋·趙長卿·《江神子/江城子》)

12、金蟬羅翦胡衫窄(宋·吳文英·《玉樓春 京市舞女》)

3.關於香雪蘭的詩句

山園小梅 宋林逋壹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梅花 王安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望春詩》

葉濃知柳密,花盡覺梅疏。

蘭生未可握,蒲小不可書。

4.關於淩霄的詩句

帶有“淩霄”的詩句有:

1.明· 竺隱道公 《和禦制山居詩》

傳得淩霄無盡燈,蘭膏烈焰愈輝騰。箋經未遜洪覺範,輔教直追嵩仲靈。

閉戶遍探三藏教,入朝分錄兩街僧。皇恩浩蕩深如海,聲價奚論十倍增。

2.明·周子涼《贈別郭元達》

黃鵠乘天風,飄飄忽高翔。飛飛巢林鳥,刷羽情內傷。豈無淩霄誌,六翮不得長。

念子平生意,相送以仿徨。勿言易為別,明發各壹方。悲來解佩劍,為子復進觴。

且為遊子歌,歌詞何慨慷。疾風吹征帆,旭日在衣裳。自古有離別,各言慎行藏。

3.明·王叔承《宮詞壹百首(並序)》

卿雲縹緲覆長安,仙仗淩霄頌百官。芝草忽生涵德殿,昭儀捧出侍臣看。

4.宋·楊繪《淩霄花》

直饒枝幹淩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妍明。

5.明·偶桓《為沈趣庵題畫》

溪山深處野人居,小小簾櫳草閣虛。灑面松風吹夢醒,淩霄花落半床書。

引申:

1.淩霄早在春秋時期的《詩經》裏就有記載,當時人們稱之為陵苕,“苕之華,蕓其貴矣”說的就是淩霄。淩霄花之名始見於《唐本草》,該書在“紫蔚”項下曰:“此即淩霄花也,及莖、葉具用。”

2.淩霄花的花語:“敬佩、聲譽”,寓意著慈母之愛。

3.淩霄花經常與冬青、櫻草放在壹起,結成花束贈送給母親,以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5.關於花草樹木的詩句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壹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裏《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6.關於陰山的詩句

出塞

作者:王昌齡

其壹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塞上曲二首

作者: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壹劍橫行萬裏餘。

漢祖謾誇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於。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城傍少年(壹作漢宮少年行)

作者:李益

生長邊城傍,出身事弓馬。少年有膽氣,獨獵陰山下。

偶與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懸壯士籍,請君少相假。

7.有關化雪的詩句

1、《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壹寂寥!

譯文:和煦的太陽照耀著大地,積雪大半已消融,解凍的路面布滿泥濘,經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壹片青蔥,馬聲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雲霧繚繞的九華山路旁,寺宇時隱時現,青弋江村邊,春風楊柳,輕拂橋面。

妳的誌向像鴻雁壹樣鮮明,躊躇滿誌,而我的心情卻像懸掛在空中的旗幟般空虛。

我們原來是壹起從京城到宣州任職的,此時卻不能壹同回去了,在這風光明媚的春日裏,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後,將會感到非常寂寞的。

2、《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宋代:萬俟詠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壹番寒。倚闌幹。

莫把欄幹頻倚。壹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譯文:春天來臨,南樓上的積雪已經化盡。春到來,元宵燈節期間群花也依次綻放。剛下過小雨仍有寒意,獨自壹人依靠著闌幹思緒飄遠。

不要總是依靠在闌幹上,因為眺望遠方也只能看到那層層疊疊的煙水。汴梁在哪裏呢?被黃昏時的雲霞與霧氣遮住了。

3、《觀獵》——唐代: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譯文:狂風聲裏,角弓鳴響,將軍狩獵渭城郊外。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馬蹄格外輕快。

轉眼已過新豐市,不久又回細柳營。回頭遠眺射雕荒野,千裏暮雲平展到天邊。

4、《青松》——近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厚厚的壹層雪壓在松枝上,仔細看壹看,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這青松有多麽純潔多麽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5、《早梅》——唐代:張謂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村路 壹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