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寫景類古詩改寫作文

寫景類古詩改寫作文

1. 有沒有把寫景的古詩改寫成作文的

陽春三月,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各色的小蝴蝶翩翩起舞,把大地點綴得更加美麗。

在這個柳如煙、花似錦的三月裏,老朋友——孟浩然卻要離開,到花團錦簇、錦戶珍簾的名都——揚州去了。好友李白約孟浩然去長江邊上的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

當時才六時,天邊泛著微紅的朝霞,李白隨手從小木盒裏拿了壹瓶酒。他說:“孟兄將離開黃鶴磯,這陳年佳釀就送給妳。

妳在這美好的時節,去勝地——揚州,我好生羨慕,又萬分不舍,妳將東下,不知何時歸……” 孟浩然打斷了李白的話:“李兄不用不舍,小弟只是去揚州,離這不遠,要是李兄想我念我了,就來揚州與我聚聚,咱們再喝個壹醉方休……” “孟浩然,啟程了,快上船吧!”船家在下面吆喝。 “李兄,告辭了!”說著孟浩然握緊了李白的手。

“後會有期,多多珍重! ”李白道。 孟浩然匆匆下樓,登上了船 。

孟浩然的船啟航了,李白站在黃鶴樓上依依不舍地向老朋友招手。他看著那孤舟揚帆,把老朋友越帶越遠,終於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這時,只有洶湧的波浪,奔向碧空盡頭,仿佛是去追趕老朋友似的。 李白站在那裏地眺望著遠方,久久沈思。

這壹切在李白腦海裏縈繞,於是他就提起筆來寫下了《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淩空。李白和孟浩然壹會兒仰望藍天白雲,壹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壹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

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孟浩然接過酒杯,壹飲而盡,然後說道:“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壹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煙花三月,我與孟兄騎馬來到我們常去的黃鶴樓。

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揚州的日子,我早已備好美酒和下酒菜為孟兄餞行。 我與孟兄登上黃鶴樓,坐在壹處靠窗的桌旁,喝著美酒,吃著下酒菜。

這時,微風習習,吹動我和孟兄的衣衫,(作者豐富的想象,從這細節中,我們感受到春日的感覺,賦予文章動態的美。)我和孟兄放下酒杯,來到窗前,眺望窗外煙花似海的花海,江面波光粼粼,藍天上壹群群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

(由前面的敘事,過渡到寫景,自然。)在這樣如畫的景色中,我與孟兄詩興大發,飲酒作對,作出壹首又壹首的好詩。

高興之下,我們開始暢談起自己的心事、抱負與理想。談了很久,時間不早了,孟兄就要走了。

我與孟兄只能喝最後壹杯酒了,我站起來,壹手拿著酒壺,壹手拿著酒杯,慢慢地為孟兄兄斟滿酒,也為自己倒了壹杯,我和孟兄壹起拿起酒杯,(情景的描寫,讓讀者如身臨其境。)孟兄說:“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日壹別,不知何時再見,來!讓我倆幹了這壹杯。”

說完,我倆壹飲而盡。這時,孟兄背起行囊,說:“賢弟,我要走了。”

“讓我再送妳壹程吧!”我說。說完,我和孟兄壹起走下樓去。

(此句與文章的意境不太協調,下文的第壹句便可表明去向。) 我們攜手走在林陰小道裏,路上的景色可真美,好壹片春色盎然的景色。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野花,路邊的樹正發著綠色的新芽。風陣陣吹來,江面上波光粼粼,壹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鳥在我們後面追逐,用它那婉轉的歌聲歌唱著,好像在為孟兄唱壹首離別之歌,在這樣生機勃勃的景色中,我們卻沒有什麽心情去欣賞。

我們倆壹路上默默無語。(優美的景色,營造出濃濃的送別傷感情緒。

筆鋒壹轉,又巧妙地突出了離別的傷感。) 來到了江邊,船早已經來了,孟兄剛想上船,我壹把拉住孟兄,(太突然,李白與孟浩然對這次分別都還是比較瀟灑的。

不會有這麽戲劇化的表現吧!)說:“這壹別,不知何日重逢。祝妳壹路順風,平平安安。”

孟兄感激地說“我們壹定會再相見的。”孟兄踏上了船,站在船頭,我倆四目相對,他握住我的手,說:“再見了!”船夫劃起了槳,船慢慢地向前劃去。

孟兄站在船頭,壹直對我揮手,我也揮起手,默默地為孟兄祝福。船走遠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邊,只能見到船的影子。

近處,只見波浪壹層拍打著壹層,向岸邊沖來。水中倒映著魚兒的影子;遠處,江面波光閃動,江水滾滾向前。

我壹直呆呆地站在江邊,遲遲沒有離去。看著看著,我吟出壹首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 擴寫寫景的古詩

給妳很多首,包妳滿意: 擴寫《四時田園雜興》 四月的時候家鄉總是很早的出去耕田種地,第二天早上總有許多的農民扛著鋤頭在田園中除去雜草,還翻翻土地,使莊稼更加肥沃。

從晝時到酉時才回到家,還滿頭大汗,吃完飯,他與妻便壹起搓麻,他們的兒女也非常的孝順,各有各的本領,早早的為家庭付出,當好這個家的壹分子,他們就算不懂耕田於搓麻,也會靠進壹些陰涼的地方學種地、搓麻、種瓜。啊,農家的小孩是多麽的孝順,他們生活的又是多麽的充實,他們還會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真是四時田園雜興,各有各的興致! 擴寫《詠柳》 賀之章 陽春三月,春光醉人。

壹天,詩人賀知章養病在家,心情頗感納悶,便約李白聊天,壹解愁緒 因要與好友相聚,賀知章心情格外舒暢,壹路上,他壹邊哼著小調,壹邊欣賞路邊的景色,青的草,綠的葉,艷的花,真是心曠神怡。半路上,賀知章眼前豁然壹亮,竟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好美的柳林!”於是他放慢腳步,慢慢欣賞起來。

只見清澈的湖面上瀾著微波,壹只只伶俐的小燕子,壹會兒貼著湖面飛行,壹會兒沖向對岸,壹會兒竄向空中,好不快活。湖中對對鴛鴦在水中追逐嬉戲,岸邊壹棵棵柳樹如同碧玉妝成,綠得發亮,綠得醉人,那壹個個尖尖的柳芽兒就像用剪刀剛剛剪出的小精靈,壹根根柳枝如同絲帶般溫柔地垂下。

微風拂過,那秀發般的枝條隨風輕揚。賀知章陶醉其中。

忽然,他腦中靈感壹現,妙語成詩:“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吟畢,他又停步,飛速地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首春天的絕唱。 書罷,他反復吟誦,感到此詩頗佳,正意猶未盡時,突然想起約了李白,心想,我何不拿此詩與李白兄小酌?他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風景。

《靜夜思》擴寫 今天是八月十五,原本是家人團聚在壹起吃喝談笑的日子,而我卻在異鄉漂泊。唉!第壹次感到這麽孤獨無助!我不禁喝了壹些酒,歪倒在床上,拍著圓滾滾的肚子,心中思緒萬千。

我醉眼朦朧地朝地上瞟了壹眼,咦?怎麽地上有白霜?我好像在黑夜中碰到壹絲安慰,伸手剛想去撫摸壹下,可轉念又壹想:秋天怎麽又有白霜呢?即使有,也不會在屋子裏呀!我的酒壹下子全醒了,定睛仔細壹看,哦,原來是那輕柔的月光,輕如薄紗,又如壹泓清水在蕩漾……我擡起頭,望著那壹輪金黃的明月。啊,那麽大,那麽清純的月亮鑲嵌在黑夜中,襯托得那麽美,壹絲絲黑雲飄過,唉,有壹絲寂寞,也有壹絲淒涼。

我低下頭,不禁想起了故鄉,眼淚壹絲壹絲漫上眼眶,唉,我孤身壹人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做小官,現在還貧困潦倒,上天啊,我家人現在可好?故鄉現在怎麽樣了?我還完全不知故鄉的音訊,我真孤獨啊! 《春夜喜雨》擴寫 原詩----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今天又下起了雨,這好雨好像真有感知,知道該下了。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它悄悄地輔助大地萬物生長。

雨,隨著陣陣微風輕輕地降落在人間,細細的雨絲悄無聲息地滋潤著那些渴求甘露的小生靈們。 我披衣外出,去欣賞夜裏的雨景。

漫步在田間小路上,因為下雨,四周壹切都那麽灰蒙蒙的,看不清楚,只能看見那毛毛小雨中,新生的草地那嫩嫩的綠色似流動的鮮艷的色彩。遠處,江上漂流的小漁舟上壹盞孤獨的燈火,在黑暗中顯得那麽明,那麽亮! 破曉時分,我立刻走出門,去看雨留下來的美麗的畫卷。

啊,那壹顆顆晶瑩剔透的雨珠殘留在鮮紅的花瓣上,似乎加重了花瓣的顏色。那火紅的花把錦官城打扮得似壹簇花團,更顯出錦官城的嫵媚,好美麗啊! 《泊船瓜洲》擴寫 原詩句“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清晨,我該啟程了。雖然空中還有薄霧彌漫,雖然我還有些戀戀不舍,不過,迫不得已,我必須得走了。

我滿面愁容地望著腳下滾滾的江水,唉,大江也有它的歸宿,也有它的目標,而我呢?而我呢?我向南岸的京口眺望,它離我所在的瓜州那麽近,僅僅只有壹條長江相隔,可我卻到達不了那兒,唉! 壹陣兒童的歡笑聲打斷了我的思路,我回過頭去,是幾個兒童在扯著壹根風箏線,唉,在家鄉的大柳樹下,我經常玩這個遊戲呢!我不禁又向南遙望,我的家鄉鐘山就只隔著幾層山,在遙遠的地方,雲霧繚繞。我收回了目光,又嘆了壹口氣,春風吹阿吹,吹綠了大江兩岸,萬物復蘇了過來,小鳥兒也喳喳歡叫,我的春天什麽時候到來呢?我什麽時候可以重返官場呢?我好渴望家的溫暖呀!什麽時候皎潔的月光可以照著我返回家鄉呢? 《山行》擴寫 我在深秋的壹個午後出遊,來到林木蕭條的山前,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迷住了;壹條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黃綠的草木中華出壹條白線,而這白線的頂端是山巔繚繞的白雲,白雲下面隱約可見壹些房屋。

經霜後的楓林在落日的映照下,每壹片葉子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紅艷。我停下車來,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心裏充滿感動,不由得發出贊嘆:霜葉比二月花還紅呀!我不得不馬上作壹首詩。

在這遠遠望去,山很深很高,在這深秋時節的高山。

3. 選取壹首寫景的古詩,改寫成壹段150字的寫景文字

望嶽

唐 杜甫

岱宗夫(fú)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天空布滿了烏雲,天氣顯得要與冰霜相媲美,並向人們頭上肆意地甩著灰色的大雨點。站在這光禿禿的山頭,眼前的壹番景象--它是那樣灰暗而淒冷,仿佛使人覺得灰色蒼穹之上只有無邊無際的空虛。於是,低頭自嘆,卻見壹無精打采的野花,低頭,彎身,落淚,感嘆。壹邊的泥土,幹裂的如松樹皮,可是,它卻依然掙紮在臨近無盡死谷的邊緣。為何要落淚呢?為何要掙紮呢?只因國破家散,感之時事才落淚啊!我努力的想堵住耳朵!因為我不想聽到無處可逃的鳥鳴聲,那壹聲壹聲淒慘詭秘的聲音,如同正在敲響的死亡時鐘,壹聲,壹聲,壹聲,有節奏感,但也聽得出其中的緊迫感。

壹陣陰涼的風,如同壹曲深沈的調子,把我的情緒全部痛徹地給揪了出來,那風,不管妳有撕心裂肺的痛,不管妳有聲嘶力竭的慘叫聲,它都那麽啃嚙著,似乎在摧毀壹切我所擁有的。親人,朋友,都在遠方,與我相隔千裏之遙,他們也聽得到這風殘暴的怒號嗎?他們收到我的家書了嗎?也許,家書已隨著戰火硝煙飄蕩在無盡的天際,或許被無情的風給嚙噬著,不肯松口。但是,它為什麽不也把我苦澀的情緒都給吞噬掉

呢?好讓我盡情放蕩在這荒涼,悲痛的二月早春。

楓林盡染,秋葉殘落。我何時能與親友相見,只怕連亙山巒阻隔了我們。愁思如同深秋般淒絕,又如同濃密的頭發,數也數不清。如今,連頭發都搔短了,連簪子都插不了

4.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古詩,改寫成寫景的作文

夏季來了,天悶熱得很。在杭州府衙裏,我——蘇軾,正在書房裏為公事所煩。酷熱又使我坐臥不安,真是雪上加霜。突然,我想起來壹件事:“望湖樓是本地壹大名樓,我何不去痛飲壹番,解解愁呢?”想到這裏,我轉憂為喜,立刻來到望湖樓。

我邁步剛上樓,便遇到了店小二,他笑嘻嘻地向我打了個招呼,把我請到壹個靠窗的地方。我坐了下來,吩咐道:“小二,拿酒布菜!”“好哩!”夥計答應壹聲,下去後,很快就布置好了。我倒了壹杯酒,喝了下去。接著吃了幾塊菜,便放下了筷子。

我朝窗外壹望,西湖水平如鏡,偶爾有壹絲風吹來,真是涼爽至極。我又喝了好幾杯酒,“借酒澆愁”嘛!

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我剛喝完那幾杯酒,壹陣大風刮了過來,我心裏閃現壹絲欣喜:要下雨嘍!果然,壹瞬間黑雲出現了。剛開始只是片片烏雲,還沒遮住山頭,可眨眼間,天空黑成壹片,像打翻地墨水灑在天幕上。白色地雨點立刻就下來了,像珍珠壹般,蹦跳著胡亂地落進湖上的漁船裏,湖面上湧現壹圈圈漣漪。我扭頭壹瞧,樓上的人都驚恐萬狀,為回不了家而著急。而我卻拍掌大笑:“好雨!真是壹場及時雨啊!”我興奮地盯著窗外地雨花。雨,正在稀裏嘩啦地往地面上打,如黃豆粒大小。“涼快極了!”我高興地又喝了十幾杯酒。

可俗話說:“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忽然,從地上卷來大風壹陣,風過之後,雨也被壹起吹散了。雨過天晴,壹道彩虹掛在天邊。我更加驚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啊!我俯身壹望窗外,西湖與天連成壹片。我又大喝特喝了幾杯酒表示我滿心地愉快。

此時我已醉了,我讓夥計拿來紙筆,揮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陳安浩

5. 把詩改寫成壹個寫景的散文片段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改散文: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壹新,樹木繁茂, 空氣清新,高山寂靜,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蒼茫,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銀色的月光透過松樹的虬枝翠葉,星星點點地灑落下來。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瀉於山石之上,在月光輝映之下,宛若壹條潔白的綢布閃閃發光、隨風飄蕩。

竹林裏傳來壹陣銀鈴般的笑聲,那是壹群勤勞淳樸的山村姑娘剛洗完衣服,披著月光笑盈盈地歸來了,也許她們正為什麽開心的事兒在竹林裏嬉戲追逐著,笑鬧聲傳出翠竹林外。

密密的荷葉紛紛倒向兩旁,蓮花搖動,水波蕩漾,原來是順流而下的漁舟正輕盈地穿過荷花叢,弄亂的荷塘月色,劃破了大山的寧靜。

春花春草,任憑它枯謝吧,我要留下享受這無比風光。

6. 把古詩鹿柴改寫為壹篇寫景散文

農村的初秋永遠那麽迷人,不僅因為那黃燦燦的麥頭,那壹抹由綠邊黃的色彩,還有那高掛枝頭妖艷如佳人的桃。每當那壹屢屢清爽的秋風穿過我的襯衫,我就開始懷念那時臨家院中的桃,盡管母親抱著壹大籮筐又大又嫩的桃大老遠從鄉下給我送過來,吃起來總沒小時候跟在哥哥 *** 後面偷到的臨家桃子那樣甜那樣蜜。

忘不了那桃的甜蜜,也忘不了母親的叮嚀和囑咐。母親從小就給我們留下的,我們現在壹直都很受用,也許,那將是壹輩子……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秋天了,那時候,我老是跟在哥哥的後面,趁著家人不在就跑到臨家偷桃,每次,都是被罵的狗血噴頭,回到家,還少不了母親的壹番嘮叨。就這樣,我們哥兩個還老是去,從來沒有過的矜持,也許是那桃太迷人了。

記得有壹次,被我們惹急了的鄰居竟然狠下心來砍掉了那棵粗壯的桃數,同是也砍掉了我對秋天的懷念。後來,母親從街市上買了幾株桃樹苗,在屋千屋後栽了個遍,沒過幾年,我們家的桃樹也結出了桃子,此後,每逢秋天,在枝頭掛滿桃子的時候,臨家的孩子就在桃樹下渴望,每每見到他們,我就想到幾年前的我,於是我便把他們都趕了出去,以解我“心頭之恨”,這時,媽媽就在壹旁訓斥我做人不該這麽苛刻,鄰裏之間要和睦相處,妳小的時候人家又不是沒給妳吃過桃子,妳還記得那次妳從桃樹上摔下來,人家還給妳送來了壹藍子的桃子呢。(反正我是不記得了,至於有沒有,隨媽媽說了算——)媽媽總是這樣,從來不跟別人計較,這不,他還摘了壹大籃又鮮又嫩的桃子讓我給鄰居家送過去,……小的時候,我壹直搞不懂媽媽這樣到底是為了什麽,難道媽媽怕他們?現在,我也長大成人了,才發覺我壹生最大的財富竟然就在身邊……

7. 求壹篇將古詩詞改寫成寫景抒情的散文

首先 原文選段: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那麽改寫麽 其實就是不要求準確度的翻譯 因為這裏相對於翻譯有壹個改寫者的個人風格被包含在裏面所以 改寫的入手 可以先把它粗略的翻譯壹下第二 選段翻譯: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裏。

往來談笑的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使雙耳受到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當然 這裏已經是現代文了 讀是讀的通 但還遠不是樓主所要的散文 那麽這裏就要求對散文有壹定的經驗 語感啊什麽的 比如我個人比較喜歡素點的 個人風格也就是從這裏得到最大的融合 總之 就壹定要以原文為基礎 眼前要有畫面 加以想象 把妳自己的意境表現出來 也不必拘泥於對應的標點符號 要記得妳是在二次創作第三 翻譯改寫:苔痕是濃烈的綠色,在老舊的階梯上兀自鮮活,透過簾子,能看到天光也帶著綠色,正是經簾外大片大片的植物洗禮過的天光。

閱壹卷佛經,取壹把琴,沒有鎏金,沒有鑲玉,質樸得像是河岸的石子,於是琴聲亦是幹凈。交往的朋友們自然不會是粗鄙的,羽扇綸巾,談笑風生。

再也沒有奢靡的音樂,再也沒有繁瑣的規矩。只余壹盞淡茶,壹盞清凈。

到這裏 改寫就完成了 最主要的步驟就是第三步啦 如果樓主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在這步就需要多費點心思了 不過嘛 我壹直覺得 寫出來的東西 自己看著舒服看著爽就行了 能達到表達感情的目的 東西就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具有自己的風格 越來越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