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的詩句

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的詩句

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的詩句如下:

1、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賞析:“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並不滿足看嶽而是想登上山頂壹攬盛景的心情。此聯號為絕響,再壹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壹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壹定要”。

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壹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壹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壹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壹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賞析: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兩句發調驚挺,擲地有聲。“人傑”出自《史記·高祖本紀》,指張良、蕭何和韓信等賢臣良將;“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高度凝練的詩句鮮明而響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價值觀:為國捐軀,生死何懼!自先秦以來,這種愛國主義精神壹直是中華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價值觀正是這種文化精神在個人身上的體現。但是如果把這兩句詩放置在女性文學的視野中,卻具有更為深刻的意義。

3、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賞析:“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壹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壹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