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艾青詩選大概內容

艾青詩選大概內容

艾青詩選大概內容如下:

收集了艾青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他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沈憂郁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的國土而英勇鬥爭

詩歌風格:

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沈、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壹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

厚,情感更為深沈,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作者簡介:

艾青,清宣統二年(1910)3月27日出生於金華傅村鎮畈田蔣村,姓蔣,名正涵,字養源,號海澄。艾青是筆名,從1933年寫《大堰河—我的保姆》始用至今。

1925年夏,艾青考入浙江省立第七中學(現金華壹中)讀初中。艾青對詩歌有濃厚的興趣,他的處女作《遊痕》發表在校刊《學蠡》第壹期上。艾青又酷愛繪畫,這同圖畫老師張書旂先生對他的影響分不開。

畢業後,艾青考入杭州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1932年初,艾青回國,創辦了“春地畫會”,他提出“要讓藝術成為教育大眾、組織大眾、宣傳大眾的很有力的工具”,他的言行引起了國民黨特務的註意,艾青等12位美術青年不久被捕,在獄中三年零三月,創作了代表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和其他新詩***26首。出獄後他在上海,武漢,桂林不斷寫詩,出版了《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陽》、《土地集》等詩歌集,發表了《詩論掇拾》、《詩論》、《論詩人》等有關詩歌的理論文章,為我國新詩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