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營上村的文化

營上村的文化

偶爾聽到幾聲狗叫,這並不稀奇,因為在裏是營上村。恰恰我好奇的是,營上村的人民生活氣息和苗寨的文化,當然,我更愛這裏的人民和人民的土地。

自我到苗界以來,聽過關於很多苗族的文化故事和傳說,和我之前所認識的,苗族是生活在偏遠的山區的民族,而且特別貧窮,他們的生活簡譜,樸素,有很大的差別。之前只是聽說,現在是真正的感受到了,我聽了這些故事和傳說以後,反而對苗族文花有了壹絲敬仰和好奇,很多東西真的很古老而又神秘。

在來黔東南之前就聽說過,黔東南是個百節之鄉,民族節日特別多,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有自己的節日。如鬥雞,鬥牛,鬥狗,鬥鳥,鬥蛐蛐,比如待客之道的有高山流水,攔門酒,長桌宴,再比如篝火晚會,蘆笙舞等。在我現在看來,真的不假。但更讓我好奇的是,苗族的文化裏,蝴蝶媽媽的神話傳說。關於蝴蝶媽媽的故事和她的十二個孩子,分別是,姜央、雷公、龍、虎、蛇、象、牛等12個兄弟,我對他們感到好奇,他們有自己的文字記載,有自己的圖案造型。這裏的苗族還曾把蝴蝶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而且這裏的苗族有“掃寨”習俗,所祭祀的就是“蝴蝶媽媽”。再比如苗族十三年舉辦壹次的鼓藏節,鼓藏節就是祭祀神楓樹和蝴蝶媽媽的。

而在這裏我聽得最多的還是關於苗族心目中的美神關於仰阿莎的故事傳說,據記載,仰阿莎是壹部發源於貴州劍河而為苗族同胞世代傳頌的史詩,壹個關於壹位熱情奔放的苗族姑娘淒美而優雅的愛情故事,它是貴州版的“劉三姐”,是苗族版的“阿詩瑪”。“仰阿莎”是苗族的美神。太多太多的文化習俗和傳說,都還需要我進壹步地去了解,我現在知道的少之又少,我只是聽身邊的同事說起的,要真正了解苗族民族文化更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我的努力學習和探尋。除了那些傳說和傳統習俗節日,還有比如苗族的苗醫,苗藥,蠟染,刺繡,苗族的建築等,每壹個傳承下來的文化,都值得我去探過究竟的。我不是苗族,但我抱走壹個對苗族文化的仰慕和好奇,或者以壹個寫作者的身份去了解這壹切,這是壹個個苗族人民的智慧,這是苗族祖先傳下來的東西,它應是中國文化中的壹部分,作為壹個文學愛好者,我有什麽理由不去了解,讓我身邊的人知道呢?

在商業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我們更應該行動起來,當然,很多文化是可以被挖掘和利用的,再加上我國民族種類較多,我們是文化大國,更多的文化需要我們去挖掘,那些本屬於祖先留下來的東西和智慧就應該得以保護和傳承。

我自己也是農村裏的孩子,從小在山裏長大,我喜歡這片土地,我更懂得山裏人民的艱辛與不易,人總要落葉歸根,所以愛上壹片土地和熱愛壹座村莊是壹樣的道理,相對於城市的燈紅綠酒,燈火通明的繁華對我而言,我更熱衷於這些安靜的村子,這些可以安放靈魂的村子,這些村子它可以讓我收獲壹些詩歌的種子與靈感。我常常在黑夜裏悄悄的看著這裏的壹切,看他們在夜裏安靜的入睡的樣子,那些安靜躺著的建築,樹木,水牛,白色的狗,田間餵養的田魚,稻田的谷子,黃昏的日落,那些在黑夜裏眨眼的燈光,那些在黑夜裏趕路的雲煙,仿佛我壹躺下,他們便帶著我的靈魂四處飄蕩,以壹個慈祥母親的臉蛋,如母親的眼神般看著我,壹個正在她們懷抱裏熟睡的孩子,將要在這裏安頓下來。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