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 ——《浣溪沙》 (唐)杜甫
2、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江南曲》 [晉]樂府
3、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遣心》 杜甫
4、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漁歌子》 (唐)張誌和
5、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觀遊魚》 (唐)白居易
6、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長安秋望》 趙嘏
7、勞動故人龐閣老,提魚攜酒遠相尋。——《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 白居易
8、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枯魚過河泣》 漢無名氏
9、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江上漁者》 宋 範仲淹
10、海水桑田欲變時,風濤翻覆沸天池。 鯨吞蛟鬥波成血,深澗遊魚樂不知。 ——《澗中魚》 (唐)白居易
2.古詩中魚類意象“果穿聞鳥啄,萍破見遊魚”(《履道新居二十韻》),“俯觀遊魚群,仰數浮雲片”(《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觀遊魚》)。履道池中的遊魚,常常是詩人靜觀獨賞的對象。
“魚”也是詩人園林詩中蘊涵特殊意味的重要意象。在魚的身上,詩人找到了自我的影子。
可以說,“魚”是白居易自我形象的又壹對應物。白居易常在詩中寫“魚樂”,以此寓寫洛陽中隱生活的閑樂,並以魚的從容、自由、遂性表達自己對生命最高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元和年間,詩人有“上有和鳴雁,下有掉尾魚。飛沈壹何樂,鱗羽各有徒”(《續古詩十首》其九)的詩句;長慶二年(823),中書舍人任時有句:“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玩松竹二首》其壹);寶歷元年(825),蘇州刺史時,有“魚依藻長樂,鷗見人暫起”(《郡中西園》)句。
當遠離政治中心、置身於洛陽的閑樂生活中時,詩人更對“魚樂”深有感觸,多有寫魚樂處,如“獸樂在山谷,魚樂在陂池”(《詠所樂》),“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春池閑泛》),“信風舟不系,掉尾魚方樂”(《官俸初罷,親故見憂,以詩諭之》)。可見,詩人認為魚之樂在於深依於藻、置身陂池、掉尾,著意於魚的樂得其所、無所牽累。
鄧析《鄧析書?無厚篇》雲:“夫水濁則無掉尾之魚。”魚有掉尾之樂,正見水之清澈和魚的自由快樂。
魚樂在藻,亦有出處可尋,《詩經?小雅?魚藻》篇:“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此贊美周王建都鎬京飲酒作樂,以魚在藻中之樂比興周王樂在鎬京。那麽,詩人白居易為何如此熱衷於寫魚樂呢?看其大和七年(833)所作《詠興五首?四月池水滿》詩: 四月池水滿,龜遊魚躍出。
吾亦愛吾池,池邊開壹室。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壹。
且與爾為徒,逍遙同過日。 爾無羨滄海,蒲藻可委質。
吾亦忘青雲,蘅茅足容膝。況吾與爾輩,本非蛟龍匹。
假如雲雨來,祗是池中物。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壹”,詩人寫魚樂,實是寫己樂。
詩人在人與魚之間找到了極為重要的相似處。魚不慕大海,委質於蒲藻;我不戀“青雲”,寄身於“蘅茅”。
魚、我都不以蛟龍自居,甘為池中之物,“池”中逍遙適性又自由安全。對詩人來說,其所依之“蒲藻”“蘅茅”“池”,就是散地洛陽的“中隱”生活。
《唐宋詩醇》卷二十五評此詩曰:“會心不遠,熟讀蒙莊,方有此悟境。” 《莊子?秋水》篇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詩人退居洛陽,任職分司,無世務縈懷,悠然於園林,逍遙乎山水,“遊山弄水攜詩卷,看月尋花把酒杯”(《憶晦叔》),“洛城內外六七十裏間,凡觀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遊”(《醉吟先生傳》)。詩人這份閑遊之樂與池中遊魚從容之樂何其相似!《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遊龍門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詩,有“荷衰欲黃荇猶綠,魚樂自躍鷗不驚”句,就以魚樂自躍、鷗鳥不驚,來寫閑適文人心無掛礙的生命姿態。
《池上閑吟二首》(其二):“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余。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夢遊信意寧殊蝶,心樂身閑便是魚。雖未定知生與死,其間勝負兩何如?” “心樂身閑便是魚”,詩人直接將自我與魚劃等號,我就是魚,表達自己對中隱之生命狀態的真切感受。
《逸老》詩中又寫道:“胸中壹無事,浩氣凝襟抱。飄若雲信風,樂於魚在藻。”
古稀之年的詩人超越了生死的煩惱,無俗事系懷,惟浩氣在心,自覺比限於陂池浮藻中的魚還快樂。“遊”在莊子的思想裏,是精神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
從深層來理解,“從容出遊”的“魚樂”,正是壹種身心自由的生命體驗。“魚鳥人則殊,同歸於遂性”(《春日閑居三首》),“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飛沈皆適性,酣詠自怡情”(《春池閑泛》),“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沈隨分各逍遙”(《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詩人壹再以魚在池藻中的自由遂性來表達自己對生命適性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魚之樂,因為它逍遙適性,更因為它遠離禍患。詩人常以魚遊深水來表達自己遠離禍患、明哲保身的思想。
長慶二年(822),為中書舍人的白居易,又自請外任杭州刺史,究其原因,《舊唐書?白居易傳》載:“凡朝廷文字之職,無不首居其選,然多為排擯,不得用其才”,“時天子荒縱不法,執政非其人,制禦乖方,河朔復亂。居易累上疏論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宦情衰落的白居易看到社會危機,朋黨傾軋,兩河再亂,預感到自身的不安全,便主動選擇任職外郡的吏隱生活。在自長安赴杭州途中,白居易有《馬上作》詩, 他寫了置身朝廷的感受:“壹列朝士籍,遂為世網拘。
高有罾繳憂,下有陷穽虞。每覺宇宙窄,未嘗心體舒。”
詩句“杭州五千裏,往若投淵魚”,將遠離長安任職杭州的自己,比作是投入深水的魚。“雖未脫簪組,且來泛江湖。
吳中多詩人,亦不少酒沽。高聲詠篇什,大笑飛盤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歡娛”,杭州的閑。
3.有關魚雁的意象的古詩詞戴叔倫《相思曲》
高樓重重閉明月,腸斷仙郎隔年別。
紫蕭橫笛寂無聲,獨向瑤窗坐愁絕。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恨滿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釵鳳凰股。
井深轆轤嗟綆短,衣帶相思日應緩。
將刀斫水水復連,揮刃割情情不斷。
落紅亂逐東流水,壹點芳心為君死。
妾身願作巫山雲,飛入仙郎夢魂裏。
孫枝蔚 《懷楊吉公司理》詩:“頻年魚雁絕,使我淚長垂。”
魚雁在古代指書信
4.含有漁歌意象的古詩有哪些鑒賞古詩的形象是高考詩歌鑒賞考點的壹個重要方面。
中國古詩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壹些規律:有些形象經常用來表達壹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經常用某些特定的形象來表達。總結這些規律,對幫助我們理解古詩的思想情感有著積極的意義。
這種總結有兩種方法:壹是由形象出發總結情感,二是由情感出發總結形象。下面是筆者做的整理。
各種常見形象(壹)由形象出發總結情感,各種常見形象(二)由情感出發總結形象。1、月。
①表達思鄉、思親念友之情,暗寓羈旅情懷,寂寞孤獨之感。例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②歷史的見證今昔滄桑感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③冷寂、淒清的感覺(多用殘月來表達)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維)2、柳。
“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習。
古詩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遊子思鄉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3、梅、松、竹、蘭及若幹香草。
用來托物詠懷,表達高潔的內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況,暗寓詩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陸遊的《蔔算子?詠梅》,屈原的《離騷》。
4、桃、菊。隱士情懷,不落風塵,超脫凡俗。
例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子規、杜鵑、鷓鴣。
、思念故國之情。表達思鄉例句:楊花落盡子規啼。
/但聞子規啼月夜,十裏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6、舟。小舟、輕舟表達輕松、隨意、自由之情。
例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7、春。
古詩中的意象很豐富。初春、新春表贊美自然新的生命力。
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暮春表傷春之情,暗寓春光雖美卻易逝,感嘆人生韶華易逝或國運不濟的也不少。8、秋。
古詩中秋的意象常表現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華即逝、前途渺茫,國運即衰。例句: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9、日暮(黃昏)、殘照、殘月、落花、殘葉、秋風(霜風、曉風)秋雨、風絮、浮萍、羌笛表示 哀愁、感傷之情。例句: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孟浩然)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 獸。
《醉花陰》(李清照)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過零丁洋》(文天祥)10、朝陽、紅花 春風、花香 柔桑、細草 黃犢人們喜愛的鳥表示喜悅贊美之情。
例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白居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裏)晴空壹鶴排 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劉禹錫)11、自然寧靜的景物,樸實真摯的農夫,怡然自樂的農家生活,和尚、道士,其他隱者。表示淡泊名利渴望歸隱之情。
例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張誌和)還有《山居秋暝》(王維)《題李凝幽居》(賈島)等詩12、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13、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14、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後來借指以詩傳情。
15、梧桐:梧桐是淒涼、淒苦、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16、花落:雕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17、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18、桃花:象征美人。 19蘭:高潔 20、牡丹:富貴 美好 21、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 位 花草類:(1)菊:隱逸 高潔 脫俗(2)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3)蘭:高潔(4)牡丹:富貴 美好(5)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6)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7)花落:雕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8)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樹木類:(1)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2)黃葉:雕零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3)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4)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5)竹:氣節 積極向上(6)梧桐:淒苦(7)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風霜雨雪水雲類: (1)海浪:人生的起伏(2)東風:春天 美好(3)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5)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6)海浪的洶湧:人生兇險 江湖詭譎(7)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8)西風:落寞 惆悵 衰敗 遊子思歸(9)雪:純潔 美好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11)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12)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鬥爭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汙穢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 社會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 歷史的發展趨勢●動物類 (1)子規:悲慘 淒惻(2)魚:自由 。
5.古詩中魚類意象“果穿聞鳥啄,萍破見遊魚”(《履道新居二十韻》),“俯觀遊魚群,仰數浮雲片”(《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觀遊魚》)。履道池中的遊魚,常常是詩人靜觀獨賞的對象。
“魚”也是詩人園林詩中蘊涵特殊意味的重要意象。在魚的身上,詩人找到了自我的影子。
可以說,“魚”是白居易自我形象的又壹對應物。白居易常在詩中寫“魚樂”,以此寓寫洛陽中隱生活的閑樂,並以魚的從容、自由、遂性表達自己對生命最高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元和年間,詩人有“上有和鳴雁,下有掉尾魚。飛沈壹何樂,鱗羽各有徒”(《續古詩十首》其九)的詩句;長慶二年(823),中書舍人任時有句:“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玩松竹二首》其壹);寶歷元年(825),蘇州刺史時,有“魚依藻長樂,鷗見人暫起”(《郡中西園》)句。
當遠離政治中心、置身於洛陽的閑樂生活中時,詩人更對“魚樂”深有感觸,多有寫魚樂處,如“獸樂在山谷,魚樂在陂池”(《詠所樂》),“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春池閑泛》),“信風舟不系,掉尾魚方樂”(《官俸初罷,親故見憂,以詩諭之》)。可見,詩人認為魚之樂在於深依於藻、置身陂池、掉尾,著意於魚的樂得其所、無所牽累。
鄧析《鄧析書?無厚篇》雲:“夫水濁則無掉尾之魚。”魚有掉尾之樂,正見水之清澈和魚的自由快樂。
魚樂在藻,亦有出處可尋,《詩經?小雅?魚藻》篇:“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此贊美周王建都鎬京飲酒作樂,以魚在藻中之樂比興周王樂在鎬京。那麽,詩人白居易為何如此熱衷於寫魚樂呢?看其大和七年(833)所作《詠興五首?四月池水滿》詩: 四月池水滿,龜遊魚躍出。
吾亦愛吾池,池邊開壹室。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壹。
且與爾為徒,逍遙同過日。 爾無羨滄海,蒲藻可委質。
吾亦忘青雲,蘅茅足容膝。況吾與爾輩,本非蛟龍匹。
假如雲雨來,祗是池中物。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壹”,詩人寫魚樂,實是寫己樂。
詩人在人與魚之間找到了極為重要的相似處。魚不慕大海,委質於蒲藻;我不戀“青雲”,寄身於“蘅茅”。
魚、我都不以蛟龍自居,甘為池中之物,“池”中逍遙適性又自由安全。對詩人來說,其所依之“蒲藻”“蘅茅”“池”,就是散地洛陽的“中隱”生活。
《唐宋詩醇》卷二十五評此詩曰:“會心不遠,熟讀蒙莊,方有此悟境。” 《莊子?秋水》篇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詩人退居洛陽,任職分司,無世務縈懷,悠然於園林,逍遙乎山水,“遊山弄水攜詩卷,看月尋花把酒杯”(《憶晦叔》),“洛城內外六七十裏間,凡觀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遊”(《醉吟先生傳》)。詩人這份閑遊之樂與池中遊魚從容之樂何其相似!《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遊龍門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詩,有“荷衰欲黃荇猶綠,魚樂自躍鷗不驚”句,就以魚樂自躍、鷗鳥不驚,來寫閑適文人心無掛礙的生命姿態。
《池上閑吟二首》(其二):“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余。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夢遊信意寧殊蝶,心樂身閑便是魚。雖未定知生與死,其間勝負兩何如?” “心樂身閑便是魚”,詩人直接將自我與魚劃等號,我就是魚,表達自己對中隱之生命狀態的真切感受。
《逸老》詩中又寫道:“胸中壹無事,浩氣凝襟抱。飄若雲信風,樂於魚在藻。”
古稀之年的詩人超越了生死的煩惱,無俗事系懷,惟浩氣在心,自覺比限於陂池浮藻中的魚還快樂。“遊”在莊子的思想裏,是精神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
從深層來理解,“從容出遊”的“魚樂”,正是壹種身心自由的生命體驗。“魚鳥人則殊,同歸於遂性”(《春日閑居三首》),“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飛沈皆適性,酣詠自怡情”(《春池閑泛》),“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沈隨分各逍遙”(《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詩人壹再以魚在池藻中的自由遂性來表達自己對生命適性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魚之樂,因為它逍遙適性,更因為它遠離禍患。詩人常以魚遊深水來表達自己遠離禍患、明哲保身的思想。
長慶二年(822),為中書舍人的白居易,又自請外任杭州刺史,究其原因,《舊唐書?白居易傳》載:“凡朝廷文字之職,無不首居其選,然多為排擯,不得用其才”,“時天子荒縱不法,執政非其人,制禦乖方,河朔復亂。居易累上疏論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宦情衰落的白居易看到社會危機,朋黨傾軋,兩河再亂,預感到自身的不安全,便主動選擇任職外郡的吏隱生活。在自長安赴杭州途中,白居易有《馬上作》詩, 他寫了置身朝廷的感受:“壹列朝士籍,遂為世網拘。
高有罾繳憂,下有陷穽虞。每覺宇宙窄,未嘗心體舒。”
詩句“杭州五千裏,往若投淵魚”,將遠離長安任職杭州的自己,比作是投入深水的魚。“雖未脫簪組,且來泛江湖。
吳中多詩人,亦不少酒沽。高聲詠篇什,大笑飛盤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歡娛”,杭州的閑。
6.關於“魚”的古詩詞有哪些關於“魚”的古詩詞:
1.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宋代: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 摸魚兒·東臯寓居
宋代:晁補之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臯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壹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裏,歸計恐遲暮。
3. 臧僖伯諫觀魚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將略地焉。”遂往,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與棠。”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4. 南有嘉魚
先秦:佚名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5. 魚麗
先秦:佚名
魚麗於罶,鲿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維其嘉矣!物其旨矣,維其偕矣!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6. 魚藻
先秦:佚名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7. 魚遊春水·秦樓東風裏
宋代:佚名
秦樓東風裏,燕子還來尋舊壘。餘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遊春水。
幾曲闌幹遍倚,又是壹番新桃李。佳人應怪歸遲,梅妝淚洗。鳳簫聲絕沈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裏。
8. 摸魚兒·午日雨眺
清代:納蘭性德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壹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沖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壹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彩線、香菇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9. 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10. 枯魚過河泣
唐代:李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
7.有關魚的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後鯉魚肥。——清?朱鳳翔《村處閑吟》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壹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 出入風波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北,魚戲蓮葉中.
西寒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壹番蕭索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壹樹梨花落晚風。
8.有什麽贊美魚的古詩句1.《詠壁魚》
唐代:李遠
鱗細粉光鮮,開書亂眼前。透窗疑漏網,落硯似流泉。
潛穴河圖內,吞鉤乙字邊。莫言鬐鬣小,食盡白蘋篇。
2.《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多麽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壹會兒在蓮葉的東邊遊戲, 壹會兒在西邊遊戲,壹會兒在南邊遊戲,壹會兒在北邊遊戲。
3.《魚藻》
先秦:佚名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譯文
魚在哪兒在水藻,肥肥大大頭兒擺。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自在。
魚在哪兒在水藻,悠悠長長尾巴搖。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逍遙。
魚在哪兒在水藻,貼著蒲草多安詳。王在哪兒在京鎬,所居安樂好地方。
4.《魚麗》
先秦:佚名
魚麗於罶,鲿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維其嘉矣!物其旨矣,維其偕矣!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譯文
魚兒鉆進竹簍裏結伴遊啊,有肥美的黃頰也有小吹沙。熱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魚兒鉆進竹簍裏結伴而遊,肥美的魴魚黑魚各有壹頭。熱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豐盛而且酒醇厚!
魚兒呼朋引伴往竹籠裏鉆,鮎魚遊得快來鯉魚跳得歡。熱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饈齊全!
食物豐盛實在妙,質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種各類很齊備。食物應有盡有之,供應也都很及時。
5.《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譯文
陽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紅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見魚兒遊,潭四周樹木濃密可藏烏鴉,兒童和老人喜悅地聚觀謝雨盛會。
常到潭邊飲水的麋鹿突然逢人驚恐地逃避,猿猱聽到鼓聲不用呼叫而自來。這樣的盛況回家應告訴未能目睹的采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