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貌語的詩句 1.關於禮貌的詩句、俗語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獻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禮儀是在他的壹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壹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壹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誌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麽世俗(喬·艾琪渥斯)
●壹個人如果在街上註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壹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這些只是借鑒,禮由心生.警語:只要記得對得起天地良心,不去做虧心事就可以了.人非聖賢述能無過,要有壹顆包容諒解的心.
2.關於“禮貌”的詩詞 ,都有哪些
1.《端居》
年代: 宋 作者: 釋文珦
為得近樵漁,閑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情淡,人嫌禮貌疎。
徑從荒草沒,衰懶不能除。
2.《甲子歲書事》
年代: 唐 作者: 楊乘
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風雷隨出師,雲霞有戰色。
犒功椎萬牛,募勇懸千帛。武士日曳柴,飛將兢執馘。
喜氣迎捷書,歡聲送羽檄。天兵日雄強,桀犬稍離析。
賊臂既已斷,賊喉既已扼。樂禍但鯨鯢,同惡為肘腋。
小大勢難侔,逆順初不敵。違命固天亡,恃險乖長策。
蠆毒久萌牙,狼顧非日夕。禮貌忽驕狂,疏奏遂指斥。
動眾豈佳兵,含忍恐無益。鴻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
腐儒壹鉛刀,投筆時感激。帝閽不敢幹,恓恓坐長畫。
3.《政府生日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近臣宣勸上恩隆,金石聲和出禁中。
禮貌元功宜異數,壹門和氣藹春風。
4.《藥翁吟》
年代: 宋 作者: 彭龜年
有翁憂思深,挾藥救壹世。
大聲疾其呼,負篋即都市。
凝視徹河漢,覘色見腸胃。
巍峨壹男子,面澤勝粉膩。
翁前亟與語,腠理中邪沴。
再三猶不聞,掉臂若欲避。
塗人競揶揄,毋乃太逐利。
那知此翁心,肝腦作布施。
厭見大官醫,十謁九不值。
高車索禮貌,疑疾致金幣。
侵尋疾已深,針達不可暨。
卻推主人癡,疾欲勝砭劑。
天寒日以深,衰態日以至。
稍覺念翁來,西風政憔悴。
5.《澤國幽居夏日雜題》
年代: 宋 作者: 釋文珦
為得近樵漁,來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清淡,人嫌禮貌疎。
徑荒從草沒,衰懶不能除。
3.關於禮儀的詩句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誌不懾。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關於文明禮儀的四言絕句
禮尚往來; 尊老愛幼 ;舉案齊眉百 ;相敬如賓 ;禮讓三先;仁者愛人;父慈子孝;謙和好禮;推心置腹;與人為善;虛席以待;彬彬有禮;平易近人。
彬彬有禮 ;謙虛謹慎;謙恭下士;敬賢禮士;不矜不伐 ;竭誠相待;敬賢禮士 ;禮賢下士; 平易近人;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洗耳恭聽 ;相敬如賓 ;以禮相待; 虛懷若谷; 虛己以聽 ;虛左以待 ;忠信樂易 ;戒驕戒躁; 自知之明;不驕不躁;情禮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賢; 掃徑以待; 掃榻以迎 ;善氣迎人 ;泰而不驕 ;婉婉有度儀 ;溫恭直諒;溫恭自虛 ;溫柔敦厚。
5.關於禮儀的古詩詞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壹,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禮貌是壹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麽,卻能得到壹切. ———瑪.沃.蒙塔古:《書信集》禮節是所有規範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範. ———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茹貝爾:《名言集》使壹個人偉大,並不在於富裕和門第,而在於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 ———奧維:《名人名言錄》禮儀不良有兩種:第壹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6.有關禮貌的諺語、名言
吃虧不算傻,讓人不算癡。
吃多傷身,氣大傷神。 刺耳的話冷靜聽,奉承的話警惕聽,反對的話分析聽,批評的話虛心聽。
聰明人責備自己,愚蠢人埋怨朋友有禮貌不壹定總是智慧的標誌,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 ——蘭道兒,英國作家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的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壹件大事。
——洛克,英國哲學家 生活裏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比壹切學識都重要。 ——赫爾岑,俄國哲學家、作家 彬彬有禮是高貴的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
——溫特,英國畫家 守時是最大的禮貌。 ——路易十四,法國國王 返回 禮貌是壹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
——拉羅什夫科,法國作家 /jpwk/.html?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就是自己不尊敬自己。
出自《舊 唐書·文苑傳》。 除害在於敢斷,得眾在於下人。
意思是:消除禍害在於果敢善斷,能得眾心在於謙恭待 人。出自《尉繚子·十二陵》。
處世忌太潔,聖人貴藏輝。 意思是:待人處事不要過於苛刻,最聰明的人貴在不誇 耀自己。
出自(唐)李白《沐浴子》。 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能保持謙遜有禮,就會永遠立於 不敗之地。出自(漢)劉向《說苑·法誡》。
恭德慎行,為世師範。 意思是:人能謙虛慎行,就可以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出 自《北史·楊播傳記》。 何言者天,成蹊者李。
意思是:天並沒有自吹自擂,卻顯得那麽高;李樹不向 人打招呼,而它的樹下卻有條小路。比喻只要為人真誠,謙 虛,就能感動別人。
出自(唐)姚崇《口箴》。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意思是:善於請教別人收獲就多,自以為很聰明對人不 謙虛,所得就少。出自《尚書·仲虺之誥》。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意思是:謙虛待人,必有很多人親近妳;驕傲自大,必 有很多人離開妳。
出自《抱樸子·刺驕》。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
意思是:所謂禮貌,就是不要隨便議論人,說話不羅索。 出自《禮記·曲禮》。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盛德若無。 意思是:聰明的商人總是把錢藏得很嚴密,好像身上不 名壹文;高尚的人總是謙虛過人,從不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
出自《大戴禮記·曾子立言》。 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
意思是:言行壹致是道德的基礎,謙虛是道德的根本。出 自《易經·系辭下》。
滿招損,謙受益。 意思是: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虛謹慎會得到益處。
出 自《尚書·大禹漠》。 輕財重氣,卑躬厚士。
意思是:輕錢財,重氣節;謙遜待人,禮賢下士。出自 《陳書·蔡景虛傳》。
人譽我謙,又增壹美;自誇自敗,還增壹毀。 意思是:別人稱贊妳,能夠表示謙虛,等於增加了壹種 美德;如果自我吹噓,就會歸於失敗,還會受到人家的詆毀。
出自《養心遺規》卷下。 容納直言,虛己待物。
意思是:要能容納別人的直言批評,對待別人要虛心。出 自《晉書·元帝紀》。
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 意思是:泰山不自高自大,所以能接受小土阜而使自 更加高大。
比喻人只有謙虛才能有成就。出自(清)鄭世元 《感懷雜詩》。
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 意思是:妳越不想出名,反而越有名。
說明人越謙虛、越 受人尊敬。出自《資治通鑒·漢紀》。
虛己者進德之基。 意思是:謙虛謹慎是提高道德的基礎。
出自(明)方孝 孺《侯域雜誡》。 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
意思是。比喻要成功某件事,應當虛心向有經驗的人請 教。
出自(清)王有光《吳下諺聯》。 澤之身則榮,去之身則辱。
意果是:如果壹個人能夠恭遜,自愛,就受人歡迎稱贊 否則,就要被人鄙棄。出自《管子·小稱》。
整瓶不搖半瓶搖。 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總是謙虛的,知識淺薄的人倒反而 自以為了不起。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意思是:雖深知什麽是榮耀,卻安於卑辱,甘作天下的 川谷。比喻只有謙虛的人,才能享受榮譽。
出自《老子》。 置虛器於水中,未充則唱,既充則默。
意思是:把水倒在空瓶中,未滿時則發出聲響;水滿了 就不作聲了。比喻越是有才能的人就越謙虛。
出自(宋)楊 萬裏《庸言》。 子入太廟,每事問。
意思是:孔子到太廟裏,每件事情總要請教別人。說明 要謙虛,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八佾》。 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
意思是:自己謙虛,人家就愈信服妳;自我誇耀,別人 必定懷疑。出自(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責我以過,當虛心體察,不必論其人何如。 意思是:不論是什麽人,只要他提的意見對,就應當虛 心接受。
出自(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尊人立莫坐,賜坐莫背人。
存坐無方便,席上被人嗔。 意思是:長輩站著妳就不要坐,讓妳坐妳就不要把背對 著人,坐的姿態不要隨便,否則在席上就要惹別人生氣。
出 自《全唐詩補逸》。
7.有關禮儀的詩句
講禮儀,人高尚;公民德,自修養;面微笑,寬心房;群集體,多禮讓;處世人,和為上;重道義,理禮揚;多理解,不對抗。事三思,免莽撞……
禮儀是歌,
壹首煥發向上的歌;
禮儀是詩,
壹首沒有結尾的詩;
禮儀是泉,
壹股清澈透亮的泉;
遵守禮儀,是妳生活中的亮點;
學會禮儀,說明妳正走向成熟。
如果禮儀已經在妳心中成長,那麽用真誠去澆灌,用熱情去哺育,用理解去培養!
在它茁壯成長的同時,妳也在成長!!
中國禮儀代代傳
孔融讓梨敬父母
黃香暖被教育人
中國禮儀不能忘
爭做禮儀小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