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節打掃衛生的古詩句

關於春節打掃衛生的古詩句

1. 關於打掃衛生的古詩

1、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出處: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原文: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譯文: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壹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壹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賞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表現。

2、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

出處:宋 陸遊 《雜感》

原文: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譯文:早上煮刪減的蔬菜美味可口,中午沖刷巖石山泉幹凈清涼,難道只是使喚大丈夫,只為了滿足口齒的膚淺的快樂。

譯文:陸遊在其詩中描述了壹幅古人素食養生的生動畫面,素食之素,素在淡雅平常,壹份青菜,幾片豆腐,重尋綠色之自然。素食錦年,貴在平淡無奇裏,嘗出人生百般滋味。

3、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出處:唐 杜甫《客至》

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譯文: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賞析:打掃院落只為客人的到來,熱情尊重客人。

4、應門但灑掃,畏有山僧來。

出處:唐 王維 《輞川集·宮槐陌》

原文: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譯文:曲折的小路兩旁槐樹成蔭,幽暗陰處長滿了青苔。

在正門只顧去清掃,怕有山間僧人到來。

賞析:山間的隱居生活盡管懶散,但面對同道中人,打掃衛生也是壹種尊重。

5、彈冠如不問,又到掃門時。

出處:唐 李商隱 《酬別令狐補闕》

原文:惜別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諫草,更賦贈行詩。

錦段知無報,青萍肯見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鶴辭侶,吸風蟬抱枝。

彈冠如不問,又到掃門時。

譯文:我與妳在仲夏告別,歸來時已經是秋天了。

您不但為我寫了直諫信還為我寫了贈行詩。

妳對我的恩情我無以為報,我也壹直感念妳,妳難道會對我按劍相疑嗎?

人生自有通達順境與阻塞困境,妳們的安危前程也關系著我的安危與前程。

我有如警露之鶴將要遷出舊處,但我心中依然如蟬遇風吹則緊抱枝條。

彈去帽上的灰塵準備出仕如果沒人問起,又到了掃門謝客隱居的時候。

解析:唐開成五年秋,令狐绹(官職為右補闕)父喪,作者在參加完恩師令狐楚的葬禮後,作此詩贈別令狐绹。

2. 關於打掃衛生的古詩

1、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出處: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原文: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譯文: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壹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壹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賞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表現。

2、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 出處:宋 陸遊 《雜感》 原文: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譯文:早上煮刪減的蔬菜美味可口,中午沖刷巖石山泉幹凈清涼,難道只是使喚大丈夫,只為了滿足口齒的膚淺的快樂。 譯文:陸遊在其詩中描述了壹幅古人素食養生的生動畫面,素食之素,素在淡雅平常,壹份青菜,幾片豆腐,重尋綠色之自然。

素食錦年,貴在平淡無奇裏,嘗出人生百般滋味。 3、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出處:唐 杜甫《客至》 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譯文: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賞析:打掃院落只為客人的到來,熱情尊重客人。 4、應門但灑掃,畏有山僧來。

出處:唐 王維 《輞川集·宮槐陌》 原文: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譯文:曲折的小路兩旁槐樹成蔭,幽暗陰處長滿了青苔。 在正門只顧去清掃,怕有山間僧人到來。

賞析:山間的隱居生活盡管懶散,但面對同道中人,打掃衛生也是壹種尊重。 5、彈冠如不問,又到掃門時。

出處:唐 李商隱 《酬別令狐補闕》 原文:惜別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諫草,更賦贈行詩。

錦段知無報,青萍肯見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鶴辭侶,吸風蟬抱枝。 彈冠如不問,又到掃門時。

譯文:我與妳在仲夏告別,歸來時已經是秋天了。 您不但為我寫了直諫信還為我寫了贈行詩。

妳對我的恩情我無以為報,我也壹直感念妳,妳難道會對我按劍相疑嗎? 人生自有通達順境與阻塞困境,妳們的安危前程也關系著我的安危與前程。 我有如警露之鶴將要遷出舊處,但我心中依然如蟬遇風吹則緊抱枝條。

彈去帽上的灰塵準備出仕如果沒人問起,又到了掃門謝客隱居的時候。 解析:唐開成五年秋,令狐绹(官職為右補闕)父喪,作者在參加完恩師令狐楚的葬禮後,作此詩贈別令狐绹。

3. 關於清潔衛生的詩詞

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薛勤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

——《雜感》 陸遊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杜甫 應門但灑掃,畏有山僧來。

——《宮槐陌》王維擴展閱讀:“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東漢有壹少年名叫陳蕃,獨居壹室而齷齪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幹凈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壹屋?”薛勤當即反駁道:“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告誡我們成大事者需要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頭頂青天,踏踏實實地做好生活中的每壹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譯文: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壹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壹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雜感》 陸遊肉食養老人,古雖有是說,修身以待終,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此詩強調素食修身養性,清潔心靈。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譯文: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離市太遠盤中沒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若肯邀請隔壁的老翁壹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宮槐陌》王維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灑掃,畏有山僧來。這首五言絕句,是唐朝王維的作品之壹。

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

4. 有關春節的習俗,對聯,古詩句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在我國是壹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壹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壹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壹幅《老鼠娶親》的年畫。

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

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壹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壹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壹般為夜半時分。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壹說。

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壹,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

5. 春節的來歷和關於春節的詩句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壹,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壹月壹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壹月壹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壹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

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雕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壹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

屋裏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壹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壹名稱叫過年。

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壹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壹來。

樹木雕蔽,百草不生;年壹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壹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壹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壹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壹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壹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壹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壹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

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壹直延續到今天。

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壹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壹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壹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壹: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壹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

6. 形容“清潔工”的詩句有哪些

每天迎接第壹縷晨曦,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論三伏酷暑還是數九嚴寒,無論是風雨交加還是漫天飛雪,始終戰鬥在環境衛生工作第壹線

春花開盡秋葉落,愁煞我輩掃地人。三千紅塵掃不凈,路旁且飲壹杯茶。

清潔工即清潔工人,指那些負責清潔地方的工人,職務包括打掃、收集垃圾送到指定收集處等。壹般專指清潔機構、公司、公眾地方的工人。被人們贊譽為“城市的美容師”。

清潔家庭的則依照工作時間稱為傭人或鐘點工。但壹些專門負責打掃、清潔的家務的人也屬於清潔工人的壹種。有時清潔工人也會按照所負責清潔的範圍分為多種,如專門清潔窗戶、玻璃幕墻的稱為窗戶清潔工,專門清潔街道的稱為清道夫等。

7. 描寫春節歡慶場面的詩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