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白居易的早年詩歌與晚年詩歌有什麽不同

白居易的早年詩歌與晚年詩歌有什麽不同

您好。

白居易前後期詩風對比?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唐傑出的現實主義大詩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兩類體現著他“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這兩類詩其實也是他前後期作品的代表。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大異,也就是說白居易晚期詩風較之前期發生了巨大改變。

他的前期作品為勞動人民的痛苦而呼籲,同時對於壓迫和剝削人民的統治階級予以譴責。其詩歌目的只有壹個,即“補察時政”。按照這種指導思想,他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眾疾苦的諷喻詩。但晚期他把寫作重點轉移到身邊瑣事上,寫下了大量吟詠個人閑適情懷,甚至表現自己沈緬酒色的詩作。其時之詩多“稱心而出,隨筆抒寫”,從內容到形式都是淺之又淺、俗之又俗。蘇軾說“元輕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謂白之俗,主要就表現在這裏。?

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他在青年時代刻苦讀書,終於靠科舉走上仕途。元和三年與五年,授左拾遺、充翰林學士。這壹時期是他政治熱情最高時,“有翎必規,有違必諫”(《初授拾遺獻書》),屢次上書,指陳時政。與此同時,他還創作了大量諷喻詩,鋒芒所向,權豪貴近為之色變。也正因為此,他招來權貴的仇恨、皇帝的疏遠,幾經貶謫。元和六年,因母喪而回鄉守制,他的愛女金鑾子也在這壹年夭折。生活環境的改變,使白居易有余暇對往昔的作為和整個人生進行認真的思考,他心中早就存在著的佛老思想逐漸占了上風,對政治的熱情開始減退。元和十年,因為所謂的越職言事以及壹些莫須有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次被貶讓他痛徹心扉,並成為他詩風明顯轉變的契機。他重新審視險惡至極的政治鬥爭,決計急流勇退,避禍遠害,走“獨善其身”的道路。從元和十三年起,他開始平步青雲,節節高升。武宗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閑居洛陽,自號“香山居士”。會昌六年卒,年七十五。?

晚期詩風形成與時代的關系

要談白居易晚期詩風的形成,必須要聯系當時的整個時代。唐朝自安史之亂後,中央政權日見削弱,藩鎮擁兵割據,各霸壹方。宦官掌握禁軍大權,無惡不作。統治階級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加緊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階級矛盾更加尖銳。?

我們知道,白居易本是希望通過諷諫來改革弊政的,但無論是諫書還是諫詩,都不僅不能奏效,反而招來罪責。他的寄希望於皇帝納諫以革弊政的理想在現實面前幻滅了。白居易的詩歌諷喻說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現淡泊平和、閑逸悠然情調的閑適詩。這就是白居易晚期詩風的代表作了。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