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雨果資料?

雨果資料?

個人概述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19世紀前期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壹。他的壹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貫穿他壹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創作力經久不衰,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壹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他的浪漫主義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長篇小說。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壹切重大事變。他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裏昂。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理論寫成第壹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壹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壹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蔔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征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壹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多次被拍成電影,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成為經典之作。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劇本:《克倫威爾》和《序言》、《愛爾那尼》

身世

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侖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壹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院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

《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壹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推翻了。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1831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義小說。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後,法國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統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斷對雨果進行拉攏,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雨果創作中的鬥爭熱情減弱了,1843年,他寫了壹個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遭到了失敗。雨果為此沈默了將近10年沒有寫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和國時,雨果卻成了壹個堅定的***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臺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流亡期間,雨果壹直堅持對拿破侖三世的鬥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侖三世的獨裁統治。這時期,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在色當兵敗之後,普魯士軍隊直逼巴黎。在這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後回到了祖國。他到處發表演講,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抗擊德國侵略者,保衛祖國。他還用他的著作和朗誦詩歌得來的報酬買了2門大炮,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巴黎公社起義時,雨果並不理解這次革命。但當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為此,他的家遭到反動暴徒的襲擊,他自己險些喪命,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

1885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國葬。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發與1901年,但雨果死於1885年,所以盡管他的文學成就很高,可還是無緣諾貝爾。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說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農民出身的貧窮工人冉阿讓有壹次看見姐姐的幾個孩子餓得直哭,於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幾次越獄,被抓回來又加判了***14年刑期,結果為了壹塊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獄之後,冉阿讓到處遭人白眼,沒有工作,沒有飯吃,他發誓壹定要向社會復仇。這時,壹個叫米裏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決心行善積德,做壹個好人。

他化名馬德蘭,在壹個城市辦了個工廠,成為富翁。他為貧窮的人提供就業機會,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房子,他處處樂於助人,被市民們選為市長。這時,市裏來了壹個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農村姑娘,到城裏做工,被人誘騙生下壹個女兒。她把女兒珂賽特寄養在壹個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個惡棍,趁機敲詐她,芒汀被迫賣掉美麗的頭發、漂亮的牙齒,又賣身當了妓女,最後貧困交加,病得奄奄壹息,冉阿讓聽說後立即去照顧她,答應在她死後撫養她女兒珂賽特。這時,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蹤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在馬德蘭市,他抓住了壹個貧窮的工人,認為他就是冉阿讓,準備把他送進監獄,為了救這個無辜的工人,冉阿讓挺身而出,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監獄的路上,他設法逃脫了。

冉阿讓馬上找到珂賽特,帶著她躲在壹個僻偏的修道院裏。多年過去了,珂賽特已長成了壹個漂亮的大姑娘,她和壹個***和黨人馬呂斯相愛了。1832年,巴黎爆發了***和黨領導的起義,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鎮壓,馬呂斯身負重傷,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通過下水道把他救了出來。這時,沙威混進起義者隊伍進行偵察,被抓住後判處死刑,由冉阿讓去執行命令,槍斃沙威,但冉阿讓卻把沙威放了。沙威在冉阿讓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難容,投河自殺。

珂賽特和馬呂斯結婚了,年輕人非常幸福。冉阿讓壹個人過著孤獨的日子,最後他死在了珂賽特的懷裏。

《悲慘世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所以,小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巴黎聖母院》

1432年1月6日,巴黎市民沈浸在“愚人節”的狂歡中。法院大廳正在進行“愚人之王”的選舉。大家把幸運的愚人之王勝利地帶出來,驚奇和贊賞立刻到了最高點。只見他長著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子,身體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兩腿從前面看,好像是兩把鐮刀,刀柄同刀柄相連起來。在他的種種畸形裏,有壹種不容懷疑的堅定、嚴肅、勇敢的態度,這就是民眾將要獻出的愚人之王——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加西莫多。人們把他擡在肩膀上,到大街上去遊行。

忽然有個青年喊道:“愛斯梅哈爾達來了!愛斯梅哈爾達在廣場上!”這個名字引起了魔術般的效應,所有的人都蜂湧到格雷勿廣場。廣場上,靠賣藝為生的吉蔔賽女郎愛斯梅哈爾達正在壹張隨便鋪在她腳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輕捷、飄逸、快樂。那個圓圈的人很多,觀眾成百上千。在少女的熱情旋轉中,作為壹個懷疑派的哲學家和壹個諷刺詩人的甘果瓦,被這個燦爛的景象迷住了,不能壹下子肯定地看清楚這個女郎究竟是人,是仙,還是天使。所有圍觀的人都目不轉睛,大張著嘴,唯有壹張嚴肅、平靜而陰沈的中年人的面孔比其他人更註意那跳舞的女子,嘴裏不時發出幾聲詛咒,他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孚羅諾。在廣場壹角的荷蘭塔內,女修士居第爾因自己的女兒在15年前被吉蔔賽人搶走,正用壹種虔誠的、憎惡的聲音喝斥她快走。愛斯梅哈爾達為副主教和女修士的詛咒感到驚駭與不安。

傍晚時分,愛斯梅哈爾達帶著她心愛的小山羊離開了節日的廣場。好奇的甘果瓦壹直跟著這天仙般的姑娘。行至廣場旁的壹條小巷,忽然孚羅諾和加西莫多躥了出來,欲將愛斯梅哈爾達強行搶走。少女大呼救命,甘果瓦嚇得不敢動彈。正在危急時刻,王家衛隊路過,侍衛長法比救下了少女。指使加西莫多搶人的孚羅諾趁衛隊與加西莫多爭打時溜走了,加西莫多被衛隊擒獲。

愛斯梅哈爾達謝過衛隊長法比,深夜回到乞丐王國區域。這是壹個很大的廣場,居住著巴黎的下層人民,他們中有法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國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這是個奇幻的新世界,是壹個地獄的詩的境界。愛斯梅哈爾達住在這裏,她的名字在他們中間具有很大的魔力。她回來時,男女乞丐都溫柔地排列著,他們兇狠的臉色因為見到她而開朗了。這天晚上,甘果瓦誤入乞丐王國,按乞丐王國的法律被判死刑。愛斯梅哈爾達為了救他的命,按乞丐王國的規矩,答應做他的“妻子”,她供給他食宿,卻不準他近身。

第二天,加西莫多被罰在格雷勿廣場的絞臺上受刑,圍觀的群眾百般嬉戲、淩辱這形體醜陋的人。他看見了人叢中的孚羅諾,心裏壹喜,但是這個當年收養他的義父卻慌忙逃避了他的眼光。按照刑罰規定,加西莫多被綁在絞臺的輪盤上受了沈重的鞭打。他口渴難熬,憤怒地吼叫:“給我水喝!”在人們無動於衷的哄笑聲中,愛斯梅哈爾達走了出來,她把懷中的水葫蘆溫柔地送到犯人幹裂的嘴邊。於是人們看見加西莫多那壹直幹枯的眼睛裏滾出了壹大顆眼淚,那也許是他有生以來第壹次流出的壹滴淚水。眼前這麽壹個漂亮、純潔、嫵媚、纖弱的少女這樣垂憐於壹個如此可憐而又難看和兇惡的人,無疑是壹個動人的景象,而在絞臺上,這個景象更是卓絕的。臺下的群眾都被感動了,大聲叫好。唯有荷蘭塔裏的女修士連聲詛咒著:“可惡的吉蔔賽女兒!可惡!可惡!”

加西莫多受完刑罰,依然回聖母院當敲鐘人。幾個星期過去了,愛斯梅哈爾達在巴赫維廣場跳舞,加西莫多倚在聖母院鐘樓欣賞她的舞蹈,他的獷野的眼中露出了溫柔可愛的目光。加西莫多是壹個被人遺棄的孤兒。16年前,孚羅諾出於壹種憐憫和同情的心情收養了他。從此他把副主教看作唯壹的親人,對他唯命是從,長大後做了聖母院的敲鐘人。由於他的畸形而受到世人的嘲弄,他對人類充滿了仇恨。愛斯梅哈爾達以德報怨的行動感化了他,從此,他對她懷有了無限的感激之情和純真的愛慕之意。孚羅諾也在教堂北塔用眼睛尋找廣場上跳舞的姑娘,他自從攔路搶劫愛斯梅哈爾達失敗後,壹直沒有放棄占有她的欲望。愛斯梅哈爾達同往常壹樣,出現在街頭巷尾。她的名義丈夫甘果瓦每天跟著她,幫助她收集賣藝的錢幣。衛隊長法比給愛斯梅哈爾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光是她的救命恩人,還是她愛情崇拜的偶像。法比出身於壹個貴族家庭,他年輕、英俊、漂亮。他和表妹訂了婚,經常出入姑媽家,是姑媽家的座上賓。

壹個偶然的機會,愛斯梅哈爾達在街上跳舞,被正在姑媽家做客的法比認出,他招呼她到姑媽家表演。愛斯梅哈爾達帶著她的可愛的小山羊到了法比姑媽家。姑媽家的壹個小姐趁愛斯梅哈爾達與法比講話不註意的時候,用糖果把小山羊引到房子的壹角。她好奇地解下了羊兒脖了上的小袋,把它打開,把裏面的東西倒在地板上。那是壹個字母表,每個字母分別插在壹塊小黃楊木上。羊兒用蹄子熟練地去撥字母,壹會兒便排成了壹個單詞,人們驚奇地發現那是壹個人的名字——法比。羊兒這壹招是愛斯梅哈爾達兩個月來用心教練的結果;愛斯梅哈爾達看到羊兒幹的蠢事,臉紅了。這壹切被玩弄女性的老手法比全然看在眼裏,他知道了這個美麗的吉蔔賽女郎心中的秘密。在送愛斯梅哈爾達出門的時候,他約她晚上在小旅店幽會。這個從天而降的甜果使法比得意忘形,他把與女郎幽會的秘密告訴了孚羅諾的弟弟。孚羅諾很快知道了這個消息,眼看自己垂涎的女郎要落入另外壹個男子的懷抱,他爐火中燒,喬裝打扮來到小旅店。正當法比摟著愛斯梅哈爾達正要行樂的時候,孚羅諾從房中躥出,抽出匕首,插進了法比的胸膛。孚羅諾逃走了。吉蔔賽女郎刺殺衛隊長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愛斯梅哈爾達被逮捕了。她屈打成招,被法庭判處絞刑。

愛斯梅哈爾達被關在漆黑的地牢裏,她像只可憐的蒼蠅,虛弱得連壹塊最小的磚石都搬不動。壹天夜晚,穿著黑袈裟的孚羅諾秘密來到地牢,他毫不掩飾地向愛斯梅哈爾達表達了他的愛意和內心的痛苦,建議帶她壹起逃走。少女用痛罵拒絕了他。

第二天行刑,愛斯梅哈爾達被押到巴赫維廣場作死前祈禱。傷已痊愈的法比坐在姑媽家的樓上冷漠地看著被押的少女,不敢出面證明她的無罪。這時,加西莫多從教堂沖出來,揮著手打倒行刑的劊子手,把少女高舉肩頭,跳進了教堂,並用可怕的聲音叫道:“聖地!”面見這壹壯舉,群眾中爆發出了壹陣歡呼,他們被加西莫多的熱情感動了。這時的加西莫多的確是美的。這個孤兒,這個撿來的孩子,他覺得自己威嚴健壯,他面對面看著那些排斥他的群眾,如此有力地插入他們之中,他從他們那裏獲得了勝利。這是壹件多麽動人的事:壹個如此醜陋的人保護壹個如此不幸的少女,加西莫多救了壹個判了死罪的犯人,兩個極端不幸的人是如此互相拯救,互相幫助!

加西莫多保護著愛斯梅哈爾達,當孚羅諾深夜潛入愛斯梅哈爾達的住房時,遭到加西莫多痛打。加西莫多得知少女愛法比,便把壹切痛苦藏在心裏,為她尋找衛隊長,求他去見見少女。負心的法比卻不屑壹顧,策馬而去。加西莫多寧可受愛斯梅哈爾達的虐待也不願看見她痛苦,他對她說;“我們那邊有壹些很高的鐘樓,壹個人如果從那兒掉下去,還不到地面就會跌死;如果妳願意我從那兒掉下去,妳甚至不須講壹個字,只要壹眨眼就夠了。”

不久,國會再次判決愛斯梅哈爾達的死刑,乞丐王國的廣大群眾聞訊後義憤填膺,他們在乞丐王克羅班的率領下,深夜攻打聖母院,搭救他們的姊妹。耳聾的加西莫多不明真象,在教堂裏奮勇抵抗進攻的民眾。孚羅諾趁混亂之際,和甘果瓦潛入教堂,以幫助逃走為名,騙出了愛斯梅哈爾達。少女再次落人孚羅諾的魔掌,她抓住甘果瓦的衣袖請求他的救助,但甘果瓦只忙著撫摸她的山羊,他並沒有瘋狂的愛著那吉蔔賽女郎,而差不多是更愛她的羊兒。

躲在巴土底獄裏的國王路易十壹原以為平民暴動是攻擊法院執事,暗自幸災樂禍。當他知道暴動的真正目的是反對國王時,便下令鎮壓暴動:“把平民殺盡!把女巫絞死!”於是,乞丐王國腹背受敵,聖母院門前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國王的軍隊在追捕愛斯梅哈爾達。在逃亡途中,甘果瓦離開了愛斯梅哈爾達。少女被甘果瓦的朋友,這個身穿黑衣的蒙面人(實際是孚羅諾)拉到了格雷勿廣場的絞架前,孚羅諾扯去面巾,露出了原形,指著石頭豎起的絞架,再次威逼愛斯梅哈爾達說:“在它和我中間任妳選擇壹個。”愛斯梅哈爾達至死不從,並要公布他的罪惡。孚羅諾無恥地說:“人家不會相信妳的話的——那只能在壹件罪過上再加上壹個誹謗的罪名。”他將少女交給荷蘭塔的女修土看管,自己去叫搜捕的軍警。看見眼前的愛斯梅哈爾達,女修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丟失的女兒。當她們雙方拿出各自保留的壹只小而精巧的繡鞋時,女修士發現愛斯梅哈爾達就是自己15年前丟失的女兒。正在母女相認、悲喜交集的時候,孚羅諾叫的軍警趕來了。愛斯梅哈爾達因呼喚正在現揚搜捕的法比,暴露了隱蔽的目標,被劊子手從女修士懷裏拖走。母親奮力搶救女兒,劊子手把她推倒在絞臺下,頭部著地身亡。

太陽升起來了,所有巴黎城中的建築物頂都像同時著了火壹般緋紅。穿白衣服的愛斯梅哈爾達脖子上套著壹個繩結,在空中嚴晃。孚羅諾在聖母院樓上伸長脖子端詳著這蜘蛛捕蒼蠅的圖畫,他的臉上迸發出了壹個魔鬼的笑容,壹個不會是人類所能有的笑。悲痛的加西莫多壹面看見被絞死的少女,壹面看見了那笑容,他向副主教猛撲過去,憤怒地把他推下了教堂頂樓。孚羅諾像壹塊掉下的瓦片壹樣,跌到街石上,沒了人形。

兩年以後,有人在蒙特佛貢地窖的藏屍所裏發現了兩具連在壹起的屍骨,其中壹具是個畸形的男屍,他的頸骨上沒有壹點斷痕,可見他並不是被絞死的,而是自己來到這裏死去的。在人們把他和他抱著的那具女屍分開時,屍骨便化作了灰塵。

命運,命運,命運!

1830年28歲的維克多·雨果開始奮筆疾書他的“命運三部曲”之壹《巴黎聖母院》(其他兩部是《悲慘世界》(被稱作“法律的命運”)和《海上勞工》(“事物的命運”),這樣壹部波瀾壯闊的傑作僅僅用了150多天於次年即已完稿,不愧為曠世奇才!我們可以從研究古希臘悲劇中,把雨果的前輩古人所說的命運大別為三類,壹是偶然的不幸,二是人的自我分裂及其不幸的解決,三是人與社會的或自然之間的沖突不可調和。固然,《巴黎聖母院》所敘述的命運,壹個重要的側面是教士克洛德淫穢、叛教,不信天主教誨,偏信煉金邪術,為淫欲所支配,終於導致他自己以及他所愛和所不愛的人們統統滅亡——這是悲劇之壹。而敲鐘人卡席莫多由於天生畸形,特別是他的既瞎又聾,阻遏企圖營救愛斯美臘達前來攻打聖母院的義民於前庭廣場,終至被他與國王派來捉拿這吉普賽女郎的軍隊上下夾擊,代表著黑暗中世紀鮮見的正義力量——那些下層社會的賤民全部被消滅,這是又壹悲劇。無辜的跳舞姑娘不僅是壹切慘遭統治歐洲長達壹千年的歐洲愚昧黑暗勢力摧殘的可憐百姓中間的壹個,也是他們的楚楚動人的形象,無論她怎樣辯白,無論人們怎樣出於義憤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脫被絞死的命運——這是悲劇之三。所有這些正是上述悲慘命運的三大契機或動因壹齊發揮作用的慘烈結果。《巴黎聖母院》以感人至深的筆觸刻畫的就是那黑暗時代幾乎全部平頭百姓不可逃脫的這樣悲慘的命運。國王路易十壹深藏在重重黑幕後面,他卻正是雨果拿出來示眾的血腥屠殺的元兇大憝!無辜慘遭他所代表的黑暗之力摧殘的民眾就是這部悲劇的真正主角。然而,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雨果仍然要求我們相信“生活,就是昂首前瞻”,我們拋灑眼淚的同時,要像雨果那樣“我睜開眼睛,看見了燦爛的晨星”,是的,應該永遠樂觀:“相信白晝,相信光明,相信歡樂”。雨果高唱著這鼓舞人反抗壓迫、沖破黑夜的詩句,奮勇前進,向人類廣布他的人道主義呼聲,從30歲起進入了法國乃至全歐的浪漫主義創作更高更盛的時期。

巴黎聖母院,威嚴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註視著滾滾河水、蕓蕓眾生,曾經是多少人間悲劇、人間喜劇的見證!在雨果的這部小說中,它仿佛有了生命的氣息,庇護愛斯美臘達,證實克洛德的罪行,悲嘆眾路好漢嘗試打擊黑暗統治而英勇獻身的壯舉,驚贊卡席莫多這“渺不足道的微粒塵芥”把壹切豺狼虎豹、壹切劊子手踩在腳下的俠義行為;它甚至與卡席莫多合為壹體,既是這畸形人靈魂的主宰,又是他那怪異軀殼的依托。在雨果的生花妙筆下,它活了起來,同時也以它所銘刻、記述並威武演出的命運交響曲增添了偉大作家的光輝。美麗的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建築藝術的珍品。雨果早在少年時代就對建築藝術——尤其是哥特建築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及至青年時代,他至少進行了三年的準備,熟悉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特別是屢次親身鉆進聖母院的旮旮旯旯,同時廣泛閱讀有關資料,掌握了法國人引以為榮的這座建築物所有的奧秘,便於1830年7月著手寫稿。他假托在那兩座巍峨高聳的鐘樓之壹的黑暗角落,發現墻上有這樣壹個中世紀人物手刻的希臘詞:命運!說是這個支配人類的命運,事實上支配那愚昧時代壹切人的黑暗之力亦即魔鬼,它無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動了作者。確實,《巴黎聖母院》這本書就是為了敘說“命運”壹語而寫作的。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雨果尋求的是命運的真實內涵。無論是克洛德,還是卡席莫多,他們歸根到底是社會的人,他們內心的分裂、沖突,反映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神權與人權、愚昧與求知之間,龐大沈重的黑暗制度與掙紮著的脆弱個人之間的分裂、沖突,終於導致悲劇中壹切人物統統死光的慘烈結局。我們在這部巨著中看見的命運,就是在特定環境即中世紀的法國首都,愚昧迷信、野蠻統治猖獗的那個社會之中,發揮其橫掃壹切的威力。《巴黎聖母院》作為壹部浪漫主義代表作,正是由於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畫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真實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據動人的情節發展,凝聚、精煉在這部名著中而呈現出它們的生動面貌和豐富蘊涵,贏得了繼《艾那尼》之後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死板桎梏的又壹勝利。這是壹部憤怒而悲壯的命運交響曲!

名言

人生至福,就是確信有人愛妳,有人為妳的現狀而愛妳,說得更準確些,有人不問妳如何就愛妳。——《悲慘世界》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壹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壹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壹把開啟數字,壹把開啟字母,壹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

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誌堅強的人例外。

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

笑聲如陽光,驅走人們臉上的冬天。

勉強應允不如坦誠拒絕。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腳步不能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多辦壹所學校,可少建壹座監獄。

生活就是面對微笑。

人的兩只耳朵,壹只聽到上帝的聲音,壹只聽到魔鬼的聲音。

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

人類第壹種饑餓就是無知。

不認識痛苦,就不是壹條好漢。

大事記

1802年 2月26日生於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詩人維尼等人***同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於期刊發表第壹首詩。

1822年 編成第壹本詩集《頌歌與雜詩》。與艾德娜在聖蘇比士大教堂結婚。

1825年 被授與榮譽勛章,參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禮。

1827年 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著名浪漫主義宣言,成為浪漫主義運動領袖。

1831年 完成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

1841年 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公開表示擁護君主立憲制度。

1843年 劇本《老頑固》(Les Burgraves)失敗及女兒列歐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轉向政治舞臺。

1845年 晉身貴族,封為雨果伯爵。

1848年 創辦《大事紀報》。

1850年 被捕入獄,雨果化名蘭文逃離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1853年 充滿諷刺政治意味的詩集——《懲罰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長篇社會小說《悲慘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和政府成立,結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876年 雨果當選參議員。

1883年 完成《世紀的傳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靈櫬置於凱旋門下,供萬民瞻仰,旋葬於巴黎偉人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