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子出街圖鑒
1500年前的美女出街是什麽樣呢?
我們可以從新疆博物館的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泥俑看到,她身著坦領半臂、間色襦裙,妝面是經典的唐妝,騎著栗色高頭大馬。最搶眼的,還是自帶美顏濾鏡的帷帽。
帷帽原型為“冪籬”,盛行於唐,是在帽檐上壹圈長及頸部的紗網來遮蓋面部。它還有壹個雅稱叫“淺露”。在古裝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它的身影。除了帷帽,唐代的女子也經常著男裝,帶璞頭帽。這是女性社會地位提高、民風開放的壹種體現。
坦領半臂:其歷史原型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衍生出的壹種短外衣。常見於唐俑、壁畫。北朝胡服流行和境外異域風俗等的影響,唐代女性穿小袖衣成為壹種風尚。
間色裙:間色裙是襦裙的壹種,最早出現在魏晉,隋唐開始大為流行。
柳葉眉:顧名思義眉毛兩頭尖,呈柳葉型。
面靨:面靨是施於面頰酒窩處的壹種妝飾 , 也稱妝靨。起初是宮廷生活中的壹種特殊標記,代表例假來臨,後逐漸演變為壹種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