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穆旦詩《出發》

穆旦詩《出發》

我的評判,寫事物壹針見血,抱著全盤否定的批判態度而成。。。其內心的傷感,在字裏行間,得到了詮釋。。。

此乃穆旦40年代詩作,因此讀上去,還算較順暢的了——他更早期壹些詩作,簡直沒法讀,當時讀他,我還年幼著,談不上有什麽個人涵養,不似現在這般老了,壹讀他前期東西,忍不住要罵娘,氣個半死,經常渾身顫抖,想殺人放火去。必須承認:我內心極其殘暴的壹面,與受這類鳥詩的氣,不無幹系也!

但《出發》中揭示出來的沈重的生存事實,最終被扭轉過來,在神義論的視域中變成了“壹個真理”,成為了有意義的生存經驗。對生存境遇之沈重性的揭示和強調,在這個意義上恰好證明了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之強大。在神義論的視域中,詩人在人類社會歷史領域中遭遇到的矛盾和痛苦,已經超越了人類社會歷史之域,轉換成了來自上帝的有意義的安排,變成了上帝的“計劃中有毒害的壹環”。也就是說,詩人不得不接受的生存境遇之沈重性,並非來自社會歷史領域之內的強迫,而是源於上帝的給予。因為“有毒害”,因而有矛盾、混亂和破碎,但這壹切又只是上帝所給予的生存境遇中的“壹環”,這“有毒害的壹環”是消逝著的存在,它以自身的消逝敞開壹個豐富而闊大的世界,引出了與“有毒害”的“現在”相對的壹個無限的生存之域。這樣壹來,詩人在社會歷史領域中遭遇到的痛苦的生存經驗因神義論視域的引入而獲得了積極的肯定性,彌漫在人類社會歷史領域中的“句句的紊亂”,變成了上帝的安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