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迎新春家人團聚經典詩歌名篇

迎新春家人團聚經典詩歌名篇

 蘇軾的壹首 《守歲》,情緒幾番起起落落,在詩裏寫出了山重水復的戲劇感。“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首詩的畫面感極強,開篇寫得新奇又險峻,詩人把即將過去的壹年比作鉆出山洞的蛇,年華飛逝是讓人措手不及的兇險情境啊。然而孩子們對命運和時光的無情是無知無覺的。他們天真的狂歡不能消除詩人的心事,長夜迢迢,他徒勞地希望時間能停壹停,可是更鼓聲聲,燈芯燃盡,撲面而來的時光如開閘的洪水。面對時光勢不可擋的力量,人生如逆旅,“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又是那個“壹尊還酹江月”的豪邁蘇居士了。

最美好的年節,與親人相守中度過

相伴是壹種樸素的深情,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裏,最美好的年節,總是與至親摯愛相守度過。在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的農耕社會裏,“除夕團圓”是文人的情意結。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風開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這首南北朝時梁朝詩人徐君倩的 《***內人夜坐守歲》,是現在所知的最早的守歲詩。這是壹首非常溫情的詩,詩人描寫了和妻子圍爐守歲的場景。“歡多情未極”,開篇就情感濃釅,作者歡愉的情感滿溢在修辭的界限之外,他是這樣的在乎妻子、在乎和她***度的時光。他寫夫妻之間的除夕夜話,寫的是酒的氣味、食物的氣味,最後定格在吹入簾帷的風的氣息,愛情和親情滲透在感官點點滴滴的細節裏。相伴是壹種樸素的深情,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裏,最美好的年節,總是與至親摯愛相守度過。

對“團圓”的重視,跨越了階層和身份的差異。到唐代,家族守歲的風俗已經傳開,皇家也不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寫過壹篇 《守歲》:“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壹宵中。”李世民的文學趣味和他殺伐決斷的手腕之間反差甚大,聞壹多在 《宮體詩的自贖》 這篇文章裏痛心疾首於這位皇帝延續梁陳文壇膩歪的文風,自上而下地帶起初唐的“艷詩”之風。以這首 《守歲》 來看,“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的文風可以說確實是很矯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