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思維導圖讀詩詞《書湖陰先生壁(其壹)》宋 王安石

思維導圖讀詩詞《書湖陰先生壁(其壹)》宋 王安石

寫在前面的話

做為壹名媽媽,希望能夠以更直觀、好玩的方式,帶孩子走進詩詞的世界。

導圖大體原則上是自己根據理解後搜羅背景資料、圖片等信息做為參考,偶有參考臨摹,繪制而成。

詩詞原文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導圖思路

中心圖

分支(壹級,二級)

*按順時針解讀,以四句詩詞順序壹壹展開

詩句前兩個字作為壹級分支,後面兩個字/三個字 拆解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小圖標

掃把、手、樹木、山:與詩句對應。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歷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歌遒勁清新。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詩詞大意

長把茅草屋檐掃幹幹凈凈無鮮苔,花木規整成行成壟是妳親手培栽。

壹條流水護著田將叢綠纏繞如帶,兩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來。

詳細註釋

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蘇南京)紫金山時的鄰居。

茅檐:茅屋檐下,這裏指庭院。無苔:沒有青苔。

成畦(qí ):成壟成行。 畦:經過修整的壹塊塊田地。

護田:這裏指護衛環繞著園田。語出《漢書·西域傳序》:“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

排闥(tà):開門。語出《漢書· 樊噲傳》:“高帝嘗病,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噲乃排闥直入。”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

作詩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都是題壁詩,其中第壹首廣為流傳。第壹首詩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凈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後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人的高潔。全詩既贊美了主人樸實勤勞,又表達了詩人退休閑居的恬淡心境,從田園山水和與平民交往中領略到無窮的樂趣。第二首詩中,作者將眼耳自身的通體感受,濃縮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寫雖片刻間景象,卻見出作者體物之心細如毫發。最後所寫午夢殘破頗有“夢裏不知身是客”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