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出自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壹)》,原文為: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譯文: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裏長街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禦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之作。
思想主題:
這首詩是詩人贈別壹位相好的歌妓的,著重寫揚州壹位歌妓的美麗,贊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艷第壹,引起惜別之意。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態,妙齡豐韻;二句以花喻人,寫她嬌小秀美;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揚州佳麗極多,唯她獨俏。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百度百科-贈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