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1]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2] 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王維《西施詠》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王維《桃源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王維《送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王維《終南山》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王維《春中田園》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王維《秋夜曲》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辛夷塢》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泛》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王維《曉行巴峽》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王維《寒食氾上作》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鵬。——王維《積雨輞川作》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沙平連白雪,蓬卷入黃雲。——王維《送張判官赴河西》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少年行》
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王維《田園樂》
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王維《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王維《渭川田家》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壹身轉戰三千裏,壹劍曾當百萬師。——王維《老將行》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王維《秋夜曲》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輞川別業》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終南山》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