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寫常德60年變化的作文

寫常德60年變化的作文

“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這副妙聯吸引全國多少文人墨客對德山的神往。1958年作者有緣結識了德山,而且願將終身“許給它”,和它結為終生伴侶,實在是人生壹大幸事!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硝煙還沒有散盡,我們華野步兵九十八師整建制轉業至河南淮河上遊修建水庫——治理淮河。1958年奉命整建制調往湖南建設柘溪水電站,初來常德我就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清澈的沅江,浩浩蕩蕩穿城而過;蔥蘢的德山,像壹塊綠寶石鑲嵌在沅江的岸邊。這裏有新鮮的空氣、潔凈的街道、豐富的物產、純樸的民風,使我由衷地喜歡上它,最終如願以償地定居在這裏,頤養天年。 60年光陰荏苒,60年風雲變換,使這塊聖潔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在德山的老人們都說:“越來越不認識這塊土地了。” 想起初來德山,我們柘溪工程局在德山老碼頭設立了壹個轉運站,柘溪汽車運輸隊就住在這裏。那條窄窄的汽車單行道,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繁忙的運輸任務,於是我局用大功率推土機開出了壹條寬闊的大道,取名新馬路,現在改名德山大道。這條大道不僅為柘溪電站,也為五強溪、鳳灘、淩津灘電站,運去了他們所需要的鋼筋、水泥、機械、油料以及生活物資。沒有這條運輸線,以上工程是難以完成的。所以水電人說:“常德是電力工程的奶媽”。在我們這位可敬的奶媽的“哺育”下,現在這壹座座日夜輸出強大電力的水電站,發揮了不可估量的效益:枯水季節放出甘霖,潤澤八百裏洞庭;洪水季節關掉閘門,可以攔蓄洪水,確保常德湖區旱澇保收,使湖區居民免受洪災之苦,這就是電站工程對常德“母親”的回報。 凡是近期來過德山的老居民,都會驚訝地發現,以往那些環繞在德山周圍養魚置蓮的水池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壹條條平坦寬廣的街道,和街道兩邊林立的高樓大廈、商業超市、銀行保險,繁榮的交易,順暢的物流,生活的提高,個個喜形於色,人們充分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幸福生活,過去那種“雨下三天就會被淹”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 乾明寺、孤峰塔過去是德山的標誌,現在變成了人們休閑的公園。每逢佛教節日,善男信女們進廟燒香絡繹不絕。乾明古寺修葺壹新,大雄寶殿金碧輝煌,孤峰塔聳入雲間,登塔遠眺,美麗雄偉的常德倩影盡收眼底。遠航巨輪在沅江穿梭,白鷺水鳥翻飛於綠樹叢中,捕魚船上的鸕鶿在江心翻騰,把壹尾尾鮮美的魚兒叼進船倉。江中漁舟唱晚,寺內鐘鼓悠揚,身處此景不能不令人心曠神怡,不能不油然而生超凡脫俗之感,這時我想起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的絕妙詩句。 德山變了,德山確實變了,她變得使德山老居民都認不出來了。且不說德山經濟開發區如雨後春筍般新建起的工廠,就是妳站在十字街口,眼看著那些川流不息的車流,在紅綠信號燈的指揮下,有序地南來北往;看到那些提著大包小包,匆匆走過的人群;品嘗著各種時鮮風味的小吃;端坐在超市門前,看壹會寬屏幕的電視節目。朋友,妳不感到這就是享受嗎?我們應該怎樣珍惜它,是不是需要仔細地想壹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