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青的詩句如下: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2、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4、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5、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青字簡介:
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讀作qīng。此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其本義是藍色、藍色礦石或草木的顏色,後延伸至綠色、黑色,又可形容茂盛或年少的樣子。
在古人五行說中,木為東方之行,木是青色的,所以青是東方之色,用“青”可以表示東方義。其義又可延伸至青綠色的草、未成熟的農作物和竹簡等。
文字溯源:
青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早期金文由“生”和“井”構成。從“井”,可能表示礦井;以生為形,取草生於地的意思,比擬這種從礦井采掘出來的礦物如草壹般青蔥。“生”和“井”也有表音的作用。
周代中期金文下部或寫作“丹”,這是因為金文中的“井”與“丹”字形相近。這個字,由上“生”下“丹”兩部分組成。以“生”表音,以“丹”表意,是形聲字。“生”丹合而為“青”,本義是草木的顏色(借“丹”來表示顏色之義)。
青字發展到秦代小篆階段,還是以上“生”下“丹”為形體,大致和金文差離不遠,但隸變以後,在漢隸裏的“青”字,上部的“生”已訛變為“?”;而發展到楷書時,“青”下部的丹也已訛變為“月”了。
青造句:
1、他的作品原本無人青睞,哪知成名之後,壹字千金,洛陽紙貴。
2、他走出來,穿過月亮門,把東院花墻門隨手壹帶,這才從南屋叫出二青來。
3、螞蟻雖小,但成群的螞蟻齊心協力,竟能把很大的壹條青蟲搬運到蟻穴裏去。
4、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5、善良的小師妹天生麗質,可愛乖巧而且非常的青純,像個開心果,很討人喜歡,學習也很好,是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