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唐代孟雲卿《寒食》的翻譯是什麽?

唐代孟雲卿《寒食》的翻譯是什麽?

唐代詩人孟雲卿的《寒食》,時值江南的繁花開滿枝頭的寒食節前夕,詩人思念家鄉親人,心情愈加悲傷。進而寫到社會現實貧困人家沒有開火做飯,認識到這不僅僅是因為寒食節的原因。該詩表現了詩人在寒食節來臨之前的思鄉之情,以及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壹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壹個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

寒食

孟雲卿 〔唐代〕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譯文

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註釋

寒食:《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壹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後來即於清明前壹日為寒食。

二月:寒食在冬至後壹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壹月上旬,或是冬至到來年二月間有閏月,則寒食就在二月。

無煙火:寒食節禁火,但窮人常常斷炊,不禁也無火。

明朝(zhāo):明天。

子推:介子推,春秋時人。他曾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後重耳回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賞賜功臣,競忘了他。介子推即與其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文公遍尋他不見,便焚山求索,結果被燒死。後人為紀念他,於寒食節日不舉煙火。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寒食節在冬至後壹百零五天,當春二月。由於江南氣候溫暖,二月已經花滿枝頭。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壹個“滿”字傳達出江南之春給人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生情,頗覺自然。與這種良辰美景相匹配的應該是賞心樂事,第二句卻出人意外的寫出了“堪悲”。作者是關西人,遠遊江南,獨在他鄉,身為異客;寒食佳節,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裏的“寒食”,還暗含少食、無食的意味,壹語雙關,因此他鄉“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詩中常常以哀景寫哀情,即陪襯的藝術手法。而此詩在寫“他鄉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景色,便於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樓傷客心”,樂景只能倍增其哀。恰當運用反襯的藝術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