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濃縮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要有遠大的胸懷抱負,積極穩妥,追求中等的結果,過普通人的生活。
“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這說的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要腳踏實地,低調應平,處世做事要留有余地。
有人說,這是道中庸之道,是消極的人生哲學。但我認為,這是壹種積極的處世態度,誌當高遠,沒有遠大的目標,就會缺乏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立誌當趁早,則天下無不可成之事。有了目標的指引,就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步驟去實現它,努力去做,可能會達不到最好的目標,但盡力去做就好,這就是結中等願。去努力,過普普通通的生活就好。
我們要有自己的目標,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夢想,並從實際出發,把它具體化,使它具有可行性,然後去追求它,努力實現它。雖然我們不壹定要成大名,立大功,但目標壹定要有。
“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是看問題要有遠見,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腳踏實地,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不可能處處順利,也不可能時時是高潮,萬物發展變化,高潮的過後,很可能就是低谷。常常事以急敗,思因緩得。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充分的準備,腳踏實地,就是成功的壹半。
因為有“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思想準備,遇到挫折,就會不執著,不糾結。凡事用心去做,專註於過程,專註於當下,就會快樂。
做簡單的人,做簡單的事,過簡單的生活,還要懂得根據實況,酌情變通,坦然接受不壹定完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