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藝術哲學》壹書中,泰納提出了?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這壹現已廣為人知的藝術理論。但除此之外,這本書中針對文學問題的看法還有許多,這些方面同樣值得討論。如他關於文學藝術要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論述。對文學問題所作的歷史性思考,對文學價值判斷的界定,以及他所宣稱的藝術領域裏的科學研究方法,這些都是應該重新審視的地方。
論文關鍵詞泰納;藝術哲學;文學思想
在文學批評的領域裏。法國批評家希波裏特?泰納(nipplm AdolpheTable,1828?1893)以其大名鼎鼎的文學演變受制於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的理論而聞名於世。他的理論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且不說l9世紀後期的許多批評家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這壹理論,就是在當今我國的很多文學讀物和教科書裏,依然可見泰納那種社會學文學理論的影子。雖然泰納的這種從外部進行文學研究的理論的弊端早已為西方的學者所批判,但是它畢竟是社會學文學理論的先聲,因此時至今日仍不乏其追隨者。作為壹位博學多識的學者,泰納在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等方面均有造詣,僅就文學批評的領域而言,除了?種族、時代、環境三要素?理論。泰納關於文學問題的討論還有很多,其中很多不常被人論及。這些論述散見於他的《拉封丹及其寓言》(E.,m/SUAr腳deLaFonm/ne1854)、《英國文學史》(H/sto/rede/af婦盤鵬ang/a/se,l壹4vol1864壹l869)、《藝術哲學》(P^del'art1865?1869)等有關文學批評的著作裏。其中,《藝術哲學》壹書雖不是專論文學的理論著作,但是它將文學置於?藝術?的總體範圍之下,並從這個角度對文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這樣的壹些討論,對於說明泰納的文學思想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從文學批評的角度,僅就《藝術哲學》壹書,談談較為顯著的幾個問題。
壹、文學藝術耍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征
泰納抓住了藝術要表現事物的普遍性這個問題,對藝術的本質進行了討論。既然是壹部?藝術哲學?,必然要從藝術的總體概念出發,去探討藝術的特點和規律,進而去說明各個藝術形式。泰納從對藝術作品的定義這壹角度去考察藝術的本質,並對藝術形式做了分類。他認為,壹切?藝術品的目的都在於表現某個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個重要的觀念,比實際事物表現得更清楚、更完全;為了做到這壹點,藝術品必須是由許多相互聯系的部分組成的壹個總體,而部分之間的關系是經過有計劃的改變的。在詩歌、雕塑、繪畫、建築、音樂這五大藝術形式中,泰納將前三者界定為?模仿的?藝術,因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總體?與實物相符;後兩者界定為非模仿的藝術,他們表現的是?各個部分?間的數學關系。泰納強調?模仿的?藝術,並非照搬現實,而是要抓住最能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征的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模仿。他認為壹切上乘的藝術品都不拘囿於現實,因為現實不能充分表現特征,必須由藝術家來補足。相反,藝術家如果缺少這種善於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的天賦,也就與臨 摹 的工匠毫無二致了。因此對現實進行壹定的誇張和歪曲,以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藝術作品,特別是優秀的藝術作品中是十分必要的。泰納這裏所談的?詩歌?即文學,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雖然關於文學究竟是?模仿的藝術?還是?表現的藝術?是壹個復雜的話題,不能簡單而論,但是泰納提出模仿並非照搬現實,至少肯定了文學作品中那些不同於現實生活的因素。當然,泰納所舉的文學方面的例子都緊緊圍繞他的?藝術表現事物的主要特征?這壹論點,並沒有深入到文學的虛構性問題,可是這種討論至少在壹定程度上為說明?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的不同奠定了基礎。而反對藝術創作單純地 摹 仿自然,要求藝術抓住事物的普遍性,這也正是黑格爾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從歷史角度看待文學問題
在《藝術哲學》中,關於藝術以及文學諸問題的討論始終是放在歷史的具體角度進行分析和考察的。泰納深受黑格爾思想的影響,而其中?最重要的影響(認識論問題另當別論)體現於?泰納的歷史觀念,這樣壹種歷史的眼光和角度與他的?時代?這壹術語相類似,也正是其歷史觀念的體現。簡單地講,這種歷史眼光就是:認為文學作品產生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文學批評也由於經歷了歷史的積澱才得以確定和趨於合理,因此只有將具體的文學作品及其相關批評,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去考察,才能對文學問題得出比較科學、公允的結論。正是對泰納關於藝術作品的產生、評判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他文學觀上所反映的歷史意識。
藝術品的產生受到當時社會歷史因素的影響,這是泰納在《藝術哲學》中著重論述的壹個問題。而文學作為藝術的壹個分支,自然也是如此。泰納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筆力去說明意大利畫派和尼德蘭畫派,古希臘雕塑等藝術形式是如何在他們那獨特的?氣候?下產生的。這?氣候?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歷史環境。
從分析繪畫藝術的產生人手,泰納總結了藝術的產生規律,繼而將這壹規律推廣到各個藝術形式中去。因此對藝術的產生問題的討論,同時就包括了對文學作品如何產生的認識。泰納認為,藝術品的產生及其作用都與歷史的具體形勢密切相關。泰納說:?藝術品的產生取決於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uJ他認為,首先有壹個?總體形勢?,其次是總體形勢產生的特殊傾向於特殊才能;然後這些才能與傾向造就壹個中心人物;最後,聲音、形式、色彩或語言這些藝術材料,把中心人物變成形象,或對中心人物的傾向與才能進行肯定。
關於?總體形勢?,泰納描述為:在古希臘是好戰與畜養奴隸的自由城邦;在中世紀是蠻族的入侵,政治上的壓迫,封建主的劫掠,狂熱的基督教信仰;在l7世紀是宮廷生活;在l9世紀是工業發達,學術昌明的民主制度?而?特殊傾向?和?特殊才能?則表現為愛好體育或耽予夢想,粗暴或溫和,戰爭的本能,說話的口才,追求享受等錯綜復雜的傾向,具體來說:在希臘是肉體的完美與機能的平衡,不曾受到太多的腦力活動或太多的體力活動擾亂;在中世紀是幻想過於活躍,漫無節制,感覺像女性壹般敏銳;在17世紀是專講上流人士的禮法和貴族社會的尊嚴;到近代是壹發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不得滿足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