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的詩句,相關內容如下:
嶗山是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壹座名山,因其秀麗的自然景觀和靈感激發的人文氛圍,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的贊美和吟詠。
1.出現在詩文中的嶗山:
嶗山作為文人墨客眼中的聖地,廣泛出現在許多古代文學作品中,如《青島行館曉望嶗山》詩中的“作存眺,朝霞照遠山”,《登嶗山》中的“南陽淵深小舟過,雲屏碧立筆端多”。
2.嶗山的自然景觀:
嶗山的秀麗景色也成為文人們吟詠的對象,如唐代文學家杜牧的《泛嶗山作》“海上明月***長飛,千裏相思鳥零落。年年月盈空有淚,只似玉鉤彩縷鞘。”還有宋代詩人陸遊的《偏廳雙樹》“嶗山名勝兩無尤,幽谷碧溪流不休。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頭”。
3.嶗山的歷史文化:
嶗山作為中國道教聖地,也與道教文化緊密相連。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曾寫道:“峰入白雲天,寺臨碧水流。飛泉落石上,香氣滿空秋。”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的《嶗山絕詠》中有“滄海波瀾桀驁沖,龍潭虎穴古所逢。乘流墜岸蹈波浪,巨石之中愧鬼朧”的描寫。
4.嶗山的詩人贊美:
許多文人雅士都吟詠過嶗山的美景和靈感,如黃庭堅的《題振興寺月眺嶗山》:“煙島彎弓欲射何,嵩關險阻返輿車。萬頃碧波皆素影,數峰青出壹輪華。”
元代文人辛棄疾更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中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描繪。
拓展知識:
嶗山的歷史傳說:嶗山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有豐富的傳說和故事。例如,嶗山是道教的聖地之壹,相傳九天仙母王母娘娘就居住在嶗山上;還有關於嶗山與東海龍宮的傳說,相傳嶗山為東海龍王在人間修行時居住的地方。
嶗山的現代價值:嶗山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和登山。除了自然景觀之外,嶗山還保留了許多古建築和文化遺跡,如青島嶗山道教文化名勝區、青島嶗山石刻藝術群等。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使得嶗山成為壹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總結:
嶗山作為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山,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的贊美和吟詠。詩人們通過描繪嶗山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和人文氛圍,表達了對嶗山美麗風景和靈感激發的贊美之情。嶗山的詩句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山川人文的思考,為嶗山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