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
料靜掩雲窗,塵滿哀弦危柱。靜遶綠陰行,聞聽雨聲臥。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泉聲聞復息,動靜隨所激。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長安冬葅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竹裏壹枝斜,映帶林逾靜。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小堂深靜無人到,綠窗冷靜芳音斷,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唯應靜者信,難為動者言。夜靜雲帆月影低,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興王會靜妖氛氣,聖壽宜過壹萬春。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願斬單於首,長驅靜鐵關。池塘靜於寺,俗事不到眼。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
空佇立,盡日闌幹,倚遍晝長人靜。夜直千門靜,河明萬象懸。
古來於異域,鎮靜示專征。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高堂秋靜日,羅衣飄暮風。日欲暮時人靜處。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靜念彼與此,不知誰是癡。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是日晚彌靜,巢禽下相呼。子近湖邊住,靜境稱高情。
人靜夜久憑闌,愁不歸眠,立殘更箭。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神之去兮風亦靜,靜避綠陰鶯有意,靜言深溪裏,長嘯高山頭。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其告維何,籩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夜來風雨空堂靜,忽憶燈前入語微。
門靜唯鳥語,坊遠少鼓聲。會待妖氛靜,論文暫裹糧。
坐嘯廬江靜,閑聞進玉觴。青宮官冷靜,赤縣事繁劇。
多病加淹泊,長吟阻靜便。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門嚴九重靜,窗幽壹室閑。每壹得靜境,思與故人言。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靜吟乖月夜,閑醉曠花時。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唯茲郡閣內,囂靜得中間。妝閣妓樓何寂靜,夜闌風靜彀紋平,綠楊風靜凝閑恨,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鬈發胡兒眼晴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行雲去後遙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靜。
玉真難唱朱簾靜,憶在雙蓮池上聽。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抱葉寒蟬靜,歸山獨鳥遲。
壹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閑有老僧立,靜無凡客過。昨天壹夜靜無雲,斷續鴻聲到曉聞。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城上春雲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箕愁。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新憂他日榮名後,難得幽棲事靜君。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獨立三邊靜,輕生壹劍知。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論兵遠壑靜,亦可縱冥搜。風靜楊柳垂,看花又別離。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山雞犬喧。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江靜聞山狖,川長數塞鴻。
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靜得亭上境,遠諧塵外蹤。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常在七條弦。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影靜千官裏,心蘇七校前。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淡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幸與靜境遇,喜無歸侶催。
深閉竹間扉,靜掃松下地。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天秋無片雲,地靜無纖塵。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臺。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雲時。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靜坐觀眾妙,浩然媚幽獨。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林靜無殘葉,燈寒有落花。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貧知靜者性,白益毛發古。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日斜。杳與真心冥,遂諧靜者玩。
永崇裏巷靜,華陽觀院幽。樓船壹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騖池。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靜讀古人書,閑釣清渭濱。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往有寫經僧,身靜心精專。
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京洛雲山外,音書靜不來。
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寂靜夜深坐,安穩日高眠。
百裏雞犬靜,千廬機杼鳴。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巨海壹邊靜,長江萬裏清。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過此無壹事,靜談秋水篇。
蘆花深澤靜垂。
2.含有靜字的詩詞壹、《鳥鳴澗》
作者:王維(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裏壹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二、《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三
作者:杜甫(唐)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譯文:
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槳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三、《三臺·清明應制》
作者:萬俟詠(宋)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禦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秋千,鬥草聚、雙雙遊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皇家宮苑的春光、未能被阻攔而延伸到遙遠的城門,禦溝裏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東風平和靜穆、細柳垂絲絲金縷。望壯麗宮闊高聳入雲、那並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麽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黃鶯兒歌聲斷續,小燕子飛來飛去。走近綠水、綠水中倒映著岸邊臺榭,秋千影隨水波蕩漾不伍。聚集著做鬥草遊戲,壹對對遊女,洋溢著賣糖的香氣、踏青路上到處是攜酒野宴的人,妳也許會幸運地、認識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門。
向晚時在壹起歡聚,少年跨著雕鞍寶馬,酣醉中,衣襟上沽惹著、片片落紅、點點飛絮。正是輕寒輕暖宜人的長晝,雲天半陰半晴的日暮,在這禁火時節、青年們已把新妝試著,歲華恰到,最佳處。
清明時看、漢宮傳送蠟濁。翠煙縷縷、飛進門前種槐的貴人府。兵衛全都撤除、皇宮敞開千門萬戶,不再聽到傳詔宣旨,停止了壹切的公務。
四、《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蘇軾 (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人群開始安靜了。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裏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願受苦。
五、《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作者:蘇軾 (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裏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裏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裏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於我自己,什麽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鉆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3.表達“安靜”的詩句有哪些1、《道無情 老年退居沁郡,奉詔還燕京大長春宮》
年代: 元 作者: 尹誌平
十月小春時令。萬物歸根安靜。獨我水雲間。過東山。直指古燕無定。老也敢違天命。回首望終南。再來參。
2、《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見王惟壹明道篇》
年代: 元 作者: 王惟壹
離坎不分南北,木金豈間西東。但誠壹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縱。要識前身真種,洞觀物我皆空。寂然安靜到鴻蒙。四象五行無用。
3、《偈頌四十壹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普寧
近得遠來口傳信,報道年來頗安靜。
唯有太白瑞巖翁,撞破虛空有雜碎。
驚起西川大蓬山上石女淚雙垂,引得扶桑巨福山中木人空嘆息。
同飲龍淵無義水,手足義重如膠漆。
斷弦安得鸞膠續。
4、《水調歌頭·與蜀有緣法》
年代: 宋 作者: 京鏜
與蜀有緣法,見我眼俱青。征車到處,弦管無限作離聲。自笑四年留滯,漫說三邊安靜,分閫愧長城。壹念天地闊,萬事羽毛輕。
欲歸去,詩入社,酒尋盟。骎骎雙鬢,老矣只覺壯心驚。雖是東西惟命,已斷行藏在己,何必問君平。舉似銅梁守,懷抱好同傾。
5、《醉蓬萊·正香茱試紫》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正香茱試紫,嫩菊敷黃,九秋佳致。峻嶽生申,運啟千齡瑞。玉宇澄清,金盤沆瀣,融結鍾沖粹。地位須還,粉垣薇省,木天蓬秘。錦政慈祥,琴堂安靜,萬裏豐年,壹同和氣。鬥大雷封,難久蒙私惠。半刺平分,剡書交上,逸駕開驊驥。來歲稱觴,人歸清禁,班聯丹陛。
6、《絳都春·天然省悟》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天然省悟,此壹遇轉增,清涼尤憬。定裏鉛汞結就,都緣壬逢丙。元初面目成瓊頸。返照長生安靜。速令歸去,前程已許,久通堅永。好景。光傳煥炳。見空外萬門道,銀霞齊整。漸漸近來,相接相迎,須臾頃。蓬萊路闡神仙境。有個金童邀請。謹持玉詔,親教害風受領
7、《沁園春 牧》
年代: 元 作者: 王*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壹鞭。牧回處,看遼天鼻孔,軟索低牽。閑來渴飲靈泉。把短笛橫吹下嶺前。喜牛兒安靜,清風涼徹,放開心地,萬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滿前村水滿川。真消息,有世人問我,起手擎拳。
8、《起晚戲作》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地偏身飽閑,秋爽睡殊美。
老雞每愧渠,三唱呼未起。
廚人罷晨汲,童子愁屣履。
惰慵雖可嘲,安靜良足喜。
心空夢亦少,酣枕甘若醴。
不學多事人,南柯豪眾蟻。
9、《練裙帶詩》
年代: 宋 作者: 韓希孟
死狗莫系尾,此行當系頸。
即日辭陛下,盡敵心欲逞。
陳橋忽兵變,不得守箕潁。
禪讓法堯舜,民物普安靜。
10、《題文州安靜堂》
年代: 宋 作者: 呂宜之
峽束秋空壹線青,萬山深處長官廳。
此常虛曠無餘物,面面為開碧玉屏。
4.有靜字的古詩詞有靜字的古詩詞很多,這裏略舉壹二,參考。
壹、詩1.1、《詩經 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1.2、《詩經 氓》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李白《靜夜思》靜字,在詩的題目中,不知道算不算;1.4、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二、詞2.1、白居易《宴桃源·前度小花靜院》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見了又還休,愁卻等閑分散。
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2.2、李煜《搗練子令·深院靜》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2.3、晏幾道《浣溪沙·綠柳藏烏靜掩關》綠柳藏烏靜掩關。鴨爐香細瑣窗閑。
那回分袂月初殘。 惜別漫成良夜醉,解愁時有翠箋還。
欲尋雙葉寄情難。2.4、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5.關於以聲寫靜的詩詞文有哪些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入若耶溪 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裏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逢雪宿芙蓉山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曉發 趙嘏 旅行宜早發,況復是南歸。
月影緣山盡,鐘聲隔浦微。 星殘螢***映,葉落鳥驚飛。
去去渡南渚,樹深人出稀。 山下宿 白居易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何處水邊碓,夜舂雲母聲。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望中有懷 朱長文 龍向洞中銜雨出,鳥從花裏帶香飛。
白雲斷處見明月,黃葉落時聞搗衣。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早秋宿田舍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是欄邊新有霜。 雜曲歌辭·入破第壹 千門今夜曉初晴,萬裏天河徹帝京。
璨璨繁星駕秋色,棱棱霜氣韻鐘聲。 宿山寺 項斯 栗葉重重復翠微,黃昏溪上語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風度閑門僧未歸。 山果經霜多自落,水螢穿竹不停飛。
中宵能得幾時睡,又被鐘聲催著衣。 泊舟 吳商浩 身逐煙波魂自驚,木蘭舟上壹帆輕。
雲中有寺在何處,山底宿時聞磬聲。 橫塘夜泊 釋宗渭 偶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漁火逗煙青。 寒嶼融殘雪,春潭浴亂星。
何人吹鐵笛,清響破空冥?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玉樓春 徐照 螢飛月裏無光色。波水不搖樓影直。
每憐宿粉涴啼痕,懶把舊書觀字跡。 枯荷露重時聞滴。
君夢不來誰阻隔。 妾身不畏浙江風,飛去飛來方瞬息。
清平樂 石孝友 霽光搖目。春入郊原綠。
殘雪壓枝堆爛玉。時聞枝間蔌蔌。
瘦藤細履平沙。醉中壹任欹斜。
落日數聲啼鳥,香風滿路梅花。 江宿 湯顯祖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
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6.描述悠閑的詩句描述悠閑的詩句包括:
1、唐代王維《歸嵩山作》
原文: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譯文:
清澈的川水環繞壹片草木,駕車馬徐徐而去從容悠閑。流水好像對我充滿了情意,傍晚的鳥兒隨我壹同回還。
荒涼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金色秋山。在遙遠又高峻的嵩山腳下,閉上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2、唐代王維《渭川田家》
原文: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譯文: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
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裏,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3、東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4、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壹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遊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唐代王維《終南別業》
原文: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遷家到南山腳下。興致壹來我獨自漫遊,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閑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雲的飄動。偶爾與林中老叟相遇,談笑不停忘記了歸期。
6、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譯文:
南山下田野裏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
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身上衣沾濕了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7.形容寧靜的詩詞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王勃《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