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月熙的詩句

關於月熙的詩句

1.帶有“熙玥 ”的詩句

1. 熙風攜雨入流年,玥女回眸傾城顏

2. 熙日輝煌映夢田,玥光閃爍耀心間。

3. 熙光明亮映珠玥。

光明。

興起,興盛。

和樂:~怡。~笑。

古同“禧”,福,吉祥。

〔~~攘攘〕形容人來人往、喧鬧紛雜的樣子。

古同“嬉”,嬉戲。

古代傳說中,上天賜予有德聖皇的壹顆神珠。(註:出自北宋《廣韻》、《集韻》:並魚厥切,音月 (yuè)。神珠也。)

相傳少昊出生時,有五色鳳凰領百鳥集於庭前,此鳳凰銜果核擲於少昊手中。

忽然大地震動,窮桑倒地,果核裂開,壹顆流光異彩的神珠出現。眾人大喜,寓為吉祥之兆,太白金星見其神珠皎如明月,亦是天賜君王之物,定名神珠為“玥”,稱號少昊為“鳳鳥氏”。其事跡載於《山海經》之中。

2.與 熙 有關的詩句

三適贈道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體裁:五古

褐綾袍厚暖,臥蓋行坐披.紫氈履寬穩,蹇步頗相宜.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三適今為壹,怡怡復熙熙.禪那不動處,混沌未鑿時.此固不可說,為君強言之.

春遊二林寺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體裁:五古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朝為公府吏,暮是靈山客.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陽叢抽茗牙,陰竇泄泉脈.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散作萬壑春,凝為壹氣碧.身閑易淡泊,官散無牽迫.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曳鼎歌

作者:武則天 朝代:唐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天下光宅,海內雍熙.上玄降鑒,方建隆基.

滿庭芳

作者:沈蔚 朝代:宋 體裁:詞

雪底尋梅,冰痕觀水,晚來天氣尤寒.漸聞歌笑,輕暖發春妍.賞盡十洲新景,依稀見、三島風煙.判深夜,壹年月色,只是這般圓.熙然.千裏地,何妨載酒,頻上湖船.況坐中高客,不日朝天.須信人間好處,沒個事、勝得尊前.東風近,侵尋桃李,別做醉夤緣.

西郊燕集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 體裁:五排

濟濟眾君子,高宴及時光.群山靄遐矚,綠野布熙陽.列坐遵曲岸,披襟襲蘭芳.野庖薦嘉魚,激澗泛羽觴.眾鳥鳴茂林,綠草延高岡.盛時易徂謝,浩思坐飄飏.眷言同心友,茲遊安可忘.

3.關於月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

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 劉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

27.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 張先 《菩薩蠻》

31. 雲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 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 蘇軾 《西江月》

34.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宋 蘇軾 《前赤壁賦》

35.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 蘇軾 《中秋月》

36.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雜詩》

38. 壹夜夢遊千裏月,五更霜落萬家鐘。 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4.有關於“冷月熙”的詩句(三個字可分開)

冷露無聲濕桂花。

冷沈中嶽短

冷搜驪頷重,

冷日轉秋旻。

冷露濕茆屋

==============================

月明欲素愁不眠。

月冷霜華凝。

月高壇影微。

月落西上陽,

月照無餘英。

==========================

熙熙釂酬笑語言,

熙熙陽春

熙載婢妾甚多,

熙成帝系。

熙熙與春親。

熙然自全順。

熙熙晴煦遠

熙熙春景霽,

5.描寫月夜的詩句大全

1、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

2、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壹首》

10、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唐·薛濤《月》

1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王維《山居秋暝》

13、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4、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唐·劉方平《月夜》

19、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22、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2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6、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唐·曹鄴《故人寄茶》

2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30、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嘏《江樓有感》

3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32、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3、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34、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唐·杜甫《漫興》

36、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7、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38、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41、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4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4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6.詩經 帶熙的句子

不壹定要熙吖 詩經裏美的句子可多了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壹邊。

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6. 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壹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 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8.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紛紛飄落。

10.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妳來這裏,還有什麽不高興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壹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譯:在別的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譯:人家送我壹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1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

16.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17.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譯:手指纖纖如嫩荑,皮膚白皙如凝脂,美麗脖頸像蝤蠐,牙如瓠籽白又齊,額頭方正眉彎細。微微壹笑酒窩妙,美目顧盼眼波俏。

18.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7.找帶“熙”字的詩句,五個字的

1、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 —出自白居易的《春遊二林寺》。

譯文:太陽照得土地和風都很暖和,很多的霧氣都堆積在山中。

2、賢明日登用,清廟歌緝熙。 —出自蘇軾的《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譯文:賢達的人可以在今後選拔任用,宗廟會歌頌他們的光輝。

3、嗚呼聖王及聖相,相與烜赫流淳熙。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韓碑》。

譯文:啊憲宗與裴度他們是聖皇聖相,相互聲威顯赫淳正光明廣為流傳。

4、百辟同康樂,萬方佇雍熙。 —出自唐文宗李昂的《暮春喜雨詩》。

譯文:百官壹起健康快樂,四方的百姓們壹同和樂升平。

5、家人及雞犬,隨我亦熙熙。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移家入新宅》。

譯文:家裏親人和雞狗等家畜,跟我壹起都是溫和快樂的樣子。

擴展資料

熙是壹個常用漢字,讀音為xī,本義指曬太陽。

詞性有動詞和形容詞。

1、熙春

(1)明媚的春天。

(2)同“熙春茶”。

2、熙和

(1)和睦歡樂。

(2)暖和。

3、熙來攘往

(1)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

(2)形容來往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4、熙熙

(1)溫和歡樂的樣子。

其余,則熙熙而樂。——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2)熱鬧的樣子。

笑語熙熙。——唐·李朝威《柳毅傳

8.有熙字的古詩句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和寧舞》牛僧孺

湜湜頎頎,融昭德輝。

不紐不舒,貫成九圍。

武烈文經,敷施當宜。

纂堯付啟,億萬熙熙。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李白

吾祖吹橐龠,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

夫子聞洛誦,誇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壹來過。

《陽春曲》貫休

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為手須似朱雲輩,折檻英風至今在。

男兒結發事君親,須斅前賢多慷慨。

歷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盡向天上仙宮閑處坐,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

《讀唐史》貫休

我愛李景伯,內宴執良規。

君臣道昭彰,天顏終熙怡。

大簸怕清風,糠秕繚亂飛。

洪爐烹五金,黃金終自奇。

大哉為忠臣,舍此何所之。

《往富平傷懷》韋應物

晨起淩嚴霜,慟哭臨素帷。

駕言百裏途,惻愴復何為。

昨者仕公府,屬城常載馳。

出門無所憂,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聞童稚悲。

丈夫須出入,顧爾內無依。

銜恨已酸骨,何況苦寒時。

單車路蕭條,回首長逶遲。

飄風忽截野,嘹唳雁起飛。

昔時同往路,獨往今詎知。

《上鄂州韋尚書》羅隱

往歲先皇馭九州,侍臣才業最風流。

文窮典誥雖餘力,俗致雍熙盡密謀。

蘭省換班青作綬,柏臺前引絳為鞲。

都緣未負江山興,開濟生靈校壹秋。

9.帶熙字的古詩詞

1、熙豐教養今成效

晁端禮

《鷓鴣天·壁水溶溶漾碧漪》

2、出逢熙運

張元幹

《感皇恩·綠發照魁星》

3、妙占熙風惠日

曹勛

《滿庭芳·玉景明心》

4、憶得熙春曉立班

洪適

《浣溪沙》

5、行看峻擢相熙朝

趙長卿

《臨江仙·天祐炎圖生國瑞》

6、賡歌熙載

吳文英

《鶯啼序》

7、憑君說與徐熙道

無名氏

《瑞鷓鴣》

8、不隨桃李傍熙臺

無名氏

《臨江仙·愛日新添春壹線》

9、寶祚永隆熙

無名氏

《導引·秘文鏤玉》

10、重熙累盛

無名氏

《導引·重熙累盛》

11、寶圖熙盛

無名氏

《導引·寶圖熙盛》

12、垂慶洽重熙

無名氏

《導引·膺乾撫運》

13、亨會協重熙

無名氏

《導引·祖宗垂佑》

14、熙帝載

無名氏

《六州》

15、成熙事、宣和輿物惟新

無名氏

《六州》

16、文武紹重熙

無名氏

《十二時/憶少年》

17、神化洽重熙

無名氏

《導引·萬靈昭瑞》

18、熙事既備

無名氏

《六州》

19、九域被雍熙

無名氏

《導引·天儀安豫洽無為》

20、熙於四極

無名氏

《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