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
屈原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如下:
屈原是壹位有卓越見識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篤行君子,也是壹位有個性的偉大詩人;他的出現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屈原打破了四言體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別是楚歌形式,創造出句式參差靈活、結構富於變化的“楚辭”文體,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屈原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屈原是壹位有卓越見識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篤行君子,也是壹位有個性的偉大詩人;他的出現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屈原及其作品影響歷代文人的思想和文學創作,哺育了各個時代的作家。
例如西漢的文學家賈誼被貶後,經過汨羅江時,有感於自己和屈原相似的經歷,作了壹篇《吊屈原賦》,表達對屈原的景仰和無限哀思。稍晚於賈誼的司馬遷受到殘酷的刑罰,以屈原和《離騷》精神激勵自己,完成了巨著《史記》。
在詩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四言體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別是楚歌形式,創造出句式參差靈活、結構富於變化的“楚辭”文體,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總之,屈原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道路,其精神、其作品對後世的影響是不朽的。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湖北宜昌市秭歸縣(三峽大壩所在位置),公元前278年,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沈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壹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