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九龍池水造福玉溪
去歲曾作玉溪行,
清夜漫步玉溪城,
星光燦爛,
月華如水。
民眾怡然散步玉溪河畔,
波光燈影,
笑語如歌。
玉溪生態立市,
引九龍池水潤城郭,造福桑梓,
可謂清流有祥瑞,
有水便有靈。
欣然吟此數句以抒懷:
曾聞奇黎有九龍[1]
氣蒸雲靄呈祥瑞
山為魂魄樹為靈
蟄伏深山待時飛
智者有方引龍池
清波潤民城郭美
出山凈水為民生
萬戶千家沐清溪
我乘月光沿河行
水聲叮咚鳴環佩
玉溪河畔萬眾樂
波光水影人不寐
月明星稀吟詩賦
舊笛新韻訴心扉
[1] 九龍池位於玉溪市州城西北10公裏奇黎山下,又名奇黎溪。
九龍池水匯入了造福於民的玉溪河。
《中國·玉溪九龍池》
盛夏,《中國·玉溪九龍池》壹書帶著清新氣息、厚重與廣大讀者見面了。
作為碧玉清溪源的九龍池,清純的泉水四季常湧,晝夜不息,噴珠吐玉,澤被桑梓,滋潤著玉溪大地,哺育著玉溪精英。正是九龍池的無私奉獻,才帶來了玉溪土地的豐饒和文化的豐碩。當有壹本大書,記載描述九龍池的古今傳奇、旖旎風光和潤澤萬物的奉獻精神。應當有壹座豐碑,為玉溪水利史上最輝煌的功臣之壹——九龍池歌功頌德,讓它的世績功勛萬古流芳。
於是,紅塔區委、區政府為編著這壹本大書開始了深遠的構想和精心的策劃。《中國·玉溪九龍池》壹書應運而生。
《中國·玉溪九龍池》歷經兩年多精心搜集資料、編輯撰寫,對九龍池及其引水入城,並形成“九龍四海”潤澤玉溪,建設生態城市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行文流暢,文體多樣、圖文並茂。既是壹本寫史紀實、貫通古今、富有實證資料的好書,又是壹本繪景抒懷、情辭並茂、生動感人的詩集;也是壹本記錄市委、市政府帶領玉溪各族人民進行“生態立市”,又好又快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史誌文集。省社科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福泉先生評介此書具有顯著的“資政、存史、教化、科研”功能和作用。
如果說三百年前(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開挖永潤溝首引九龍池水灌田三千畝是壹個壯舉,五十三年前(1954年),飛井海水庫竣工灌田1.3萬畝是壹個飛躍,則2007年春玉溪大河引來九龍池水而煥發碧玉清溪的景觀,則是九龍池生命史上的壹個高潮。“情動於中而行於言”。三百年前玉溪詩人雷躍龍曾對九龍池發出“試問溪流幾變遷”的深沈扣問,他當然想不到,現在九龍池溪流已流進玉溪城,且出現了人們早已盼望的“九龍吐玉入城來”、“玉溪河畔有清涼”(孔祥庚:《玉溪大河》、《玉溪大河晚景》)動人景象。
瀏覽此書,可看出該書編輯了解歷史、熟悉情況,對於編輯本書倍加積極。他們回溯歷史,多方調研,廣征博采,搜集前賢詩文碑刻,了解九龍池自然地質生態的本源和變化,為九龍池梳理出壹條清澈流暢的歷史河道。在前人的啟示、實踐的明證和當代玉溪生態立市建設成就的鼓舞下,編著者確立了以對水文化反映、發掘和詠贊為主線,在內容和體例上,堅持史誌和文學相結合,以事實為依據、發展變化為重點,做到情理並重、人事並重、詩文並重,以反映九龍池的悠久、充沛和優雅,展示生態城市的清新壯麗、蓬勃生機,創新發展的永恒魅力。
玉溪的老領導段毓華和玉溪市委書記孔祥庚親自為此書作序;全國著名學者和詩人張文勛教授不顧年邁體弱,到玉溪視察,寫出大氣磅礴的《玉溪九龍池碑記》。並題聯“群龍用九,濟世利民求福祉;大道唯壹,經天緯地致中和”。古人雷躍龍,近人李鴻祥,當代孔祥庚、洪炎德、宋河等人的詩作,不僅情思悠長,而且作為珍貴文獻式的記事抒情詩而讓讀者深受啟發。明清地方官員和文士鐫刻的碑石,更是稀有而重要的歷史憑證,它們說明數百年來,玉溪官民和有識之士歷來是如此深情地呵護九龍池,而又深刻地認識到九龍池清泉對利農、對百姓須臾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全國著名詩人王亞平、張力夫等采風玉溪而揮翰留下的詩作,則顯示出玉溪九龍池及玉溪大河建設巨大的魅力。
如果要問這本《中國·玉溪九龍池》的最大特色是什麽,我的回答是:豐贍,豐滿而充足。像九龍池水壹樣四季常湧,晝夜不息,深藏滋潤著玉溪田疇的稼禾和今天美麗如長虹的玉溪大河。
2.求贊美春城昆明的詩詞贊美春城昆明的詩詞有:昆明行記、大觀樓長聯、春城賦別、鳴鳳山金殿行宮、郭沫若登大觀樓。
1.昆明行記
波光瀲灩三千頃,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壹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觀樓長聯
萬樹梅花壹布衣,如櫞巨筆五更雞;
樓前自有長聯後,更見人天物我齊。
3.春城賦別
暮春三月別昆明,大好山河記憶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雞金馬系離情。
4.鳴鳳山金殿行宮
壹半青山壹半雲,嵯峨金殿叩天門;
沖冠壹怒紅顏老,滿地山茶映夕曛。
5.郭沫若登大觀樓
果然壹大觀,山水喚憑欄。 睡佛雲中逸,滇池海樣寬。
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
擴展資料:
昆明,雲南省轄下地級市,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彜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彜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壹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壹。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雲南省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
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巖地貌,溶巖盆地有石林壩子。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78天,氣候宜人。昆明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兩岸風光綺麗。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裏空氣清新、天高雲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
昆明開放而時尚,濃縮了雲南的區位優勢,從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到開放的昆明壹直是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及政治聯系的陸路樞紐。“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壹。
參考資料:
贊美春城昆明的詩詞有:昆明行記、大觀樓長聯、春城賦別、鳴鳳山金殿行宮、郭沫若登大觀樓。
1.昆明行記波光瀲灩三千頃,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壹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觀樓長聯萬樹梅花壹布衣,如櫞巨筆五更雞;樓前自有長聯後,更見人天物我齊。3.春城賦別暮春三月別昆明,大好山河記憶新;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雞金馬系離情。
4.鳴鳳山金殿行宮壹半青山壹半雲,嵯峨金殿叩天門;沖冠壹怒紅顏老,滿地山茶映夕曛。5.郭沫若登大觀樓果然壹大觀,山水喚憑欄。
睡佛雲中逸,滇池海樣寬。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
擴展資料: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雲南省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
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巖地貌,溶巖盆地有石林壩子。
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78天,氣候宜人。
昆明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兩岸風光綺麗。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裏空氣清新、天高雲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
昆明開放而時尚,濃縮了雲南的區位優勢,從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到開放的昆明壹直是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及政治聯系的陸路樞紐。“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壹。
參考資料:
秋高氣爽,太陽在無垠的藍天上微笑著。秋天的九龍池公園別有壹番景象,另壹番情趣。
走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是綠樹成蔭、雲霧繚繞的青山。山上有壹座古廟,周圍古木參天,奇花遍地。人們走在山間的羊腸小道上,呼吸著新鮮空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仿佛在壹個天然的大氧吧中。
山腳下有壹個圓形的水潭,潭水碧綠、清澈見底。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平靜得像壹面鏡子;壹陣風吹過,水面泛起魚鱗般的波紋。水裏有五顏六色的金魚,這些金魚不但顏色各異,形狀也不相同,有的拖著壹條扇子似的大尾巴,有的鼓著壹對圓溜溜的大眼睛,有的身子圓圓的,像壹只充滿氣的小氣球。它們時而在水中快活的遊來遊去,時而悄悄地浮上水面吹幾個小泡泡,十分有趣。
九龍池公園是美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那綠色的山連著綠色的水,綠色的水倒映著綠色的山,遠近風光,相映成趣,猶如壹幅水墨山水畫。
九龍池公園像壹顆閃亮的明珠,鑲嵌在我們的城市中,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