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征文吧,征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妳寫征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我整理的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句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很好地詮釋了農民伯伯在田間勞作的辛苦。
那壹粒粒金燦燦、黃澄澄的是什麽呢?對啦!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朋友”——稻谷。可為什麽稻田裏的是金燦燦、黃澄澄的而不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像珍珠般晶瑩剔透的米粒呢?這是因為首先需要農民伯伯經過春播、夏耕、秋收三個時節的辛勤勞作,其次要將稻谷送進工廠給它們脫掉外衣洗個澡,再次將稻谷吹幹、打磨拋光換上漂亮的新裝,才能走進千家萬戶成為餐桌上的美食——大米飯。如此復雜的糧食生產、流通、加工過程也存在著浪費。據《經濟日報》報道,我國因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環節存在的浪費現象,每年損失糧食相當於2億多人的口糧,這是多麽讓人震驚的數字啊!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的詩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意思是說回看前朝舊事,成功都來自勤儉節約,而奢侈浪費最終會導致國破家亡。歷朝歷代都是這樣教育國人要遠離奢侈,勤勞樸素,家運國運才會永久興旺。在二十壹世紀的今天,我們作為新壹代的小學生,又怎麽能不發揚前人勤儉節約的傳統而奢侈浪費呢?最後我希望大家和我壹起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句,寫出了農民伯伯的辛勞。可現在,很多人都早已忘卻了這首詩的精髓。
記得有回,我盛了壹大碗米飯,可桌上沒有可口的菜,於是我就趁爸爸媽媽不註意,就跑到垃圾桶旁。剛要倒的時候,被媽媽抓個現行,媽媽怒火沖沖地對我說:“妳為什麽不把飯吃完,而且還剩那麽多?”我理直氣壯地答道:“桌上的菜我都不愛吃。”媽媽聽了我說的話,耐心地對我說:“孩子,妳知道嗎?我們國家有14億人口,每個人都像妳這樣浪費,後果是很嚴重的!如果每人每月浪費糧食500克,積少成多,壹年全國就浪費了78萬噸糧食。相反如果我們能節約壹點的話,就可以省下很多糧食,給那些吃不飽飯的人。”聽了媽媽的壹番話,我覺得很慚愧,連忙拿起筷子,大口大口把滿滿的壹碗米飯給吃完了,還把桌上的菜也吃得幹幹凈凈。媽媽見了,立刻對我豎起大拇指,誇獎道:“妳真棒!”聽了媽媽的表揚,我的心裏樂開了花。
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讓農民伯伯的辛苦白費。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3在美展書法比賽作品送件的前壹晚,我被爸爸痛罵了壹頓,因為我做了爸爸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浪費宣紙。
那陣子,我正準備書法比賽作品的送件,寫書法時常常心浮氣躁,不是寫錯字,就是出現敗筆,怎麽寫都寫不好。寫錯了的宣紙就壹把揉掉,藏在冰箱後面。我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揉掉很多五十六格大的宣紙。
有壹天,奶奶要拿菜,碰巧看到了冰箱後壹堆紙,拉出來壹看,竟然是我沒寫完的宣紙,有的還有半張完全空白,有的甚至才寫壹行。奶奶把宣紙壹壹抽出來疊成壹堆。爸爸從山上回來知道這件事,氣得像壹座快爆發的火山。爸爸責問我:“妳知道這張紙的價值嗎?妳知道這要制作這麽大壹張紙,要砍掉多少樹嗎?”
書法老師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也問我:“紙是我們的朋友,如果沒有善待它,隨便拋棄它,還把它揉得皺皺的,它以後還會跟我們當朋友嗎?”
我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不對,我想對紙說:“紙對不起。我練習書法的時候,妳總是默默陪伴著我;我參加比賽時,妳也壹直幫助我,讓我能有好成績。我以後如果寫不好,不會再把妳揉掉了,我會把妳折好,要練字時,拿出來把空白的部分寫完,絕不會再浪費。請接受我道歉!”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4人常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是壹句我們都熟悉的話,然而,在生活中,卻又有多少人做到節約這壹點了呢?
在我家旁邊的垃圾站,經常看到有許多人們丟棄的飯菜,那些飯菜不僅難以處理,而且還會散發出難聞的異味。在飯店裏,我們也時常可以見到壹些人飯菜還沒吃完,就匆匆忙忙地離開,然後就有服務員匆匆忙忙地走過來,把只吃了壹半的飯菜壹股腦地倒進桶裏。當我看到這些情景的時候,我總是很痛心,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他們吃的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嗎?怎麽能這樣糟蹋農民伯伯辛辛苦苦才得來的勞動成果呢?據統計,中國每年浪費糧食價值2000億元,如果按每所希望小學100萬元的話,那麽可以希望小學20萬座;如果按每名失學兒童300元學費的話,那麽大約可以使多少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羅?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節約糧食還是壹件小事嗎?
回顧幾十年前,革命先輩們長征,漫漫路途中,有多少紅軍戰士因為沒有幹糧而餓死途中,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又有多少老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活活餓死,那幾年,許多人覺得能吃上壹頓飽飯都是奢侈,許多人經常餓得頭暈眼花,體弱無力。
拿過去人們的生活和現在的對比壹下,我們顯得是多麽幸福與幸運。我們現在處於這個衣食不愁、可以吃飽穿暖的時代,難道不更應該節約糧食,珍惜糧食,也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來的,從春天播種到秋天收獲,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們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征文5最近,我發現了許多浪費的現象,例如:在學校有的學生拿了飯,剛吃壹口就不吃了;有的把肉吃了,但是素菜卻壹口沒動,所以我今天要讓大家不要浪費糧食。
首先,妳別以為我國每個人都可以吃上壹頓飽飯,像有些農村或山區,每個人壹天壹個雞蛋,就很滿足了。如果讓他們吃壹頓飽飯,那已經是非常難得了。如果妳節省壹口飯,可能就會救壹個非常餓的人的生命,同樣妳浪費壹口飯,可能壹個生命就已經在妳的浪費之下成了壹具屍體。
有些人稱自己是“大胃王”,其實都是假的。例如:壹些人吃壹大盆面,其實吃壹點,然後停止拍攝,倒掉壹點,繼續拍,再吃,這樣來回幾遍,終於把食物浪費完了,浪費完後還挺驕傲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有在婚宴上,我看有些人那不叫“婚”,應該叫“昏”!這些人辦的婚宴,為了顯擺自己有錢,本來擺幾桌就夠,可是多擺很多桌,明擺著浪費,這下好了,它們壹個個的排隊跳進了泔水桶。那些在國外的窮國——非洲,那些人只能靠吃土,還不知道吃土的危害有多大,那裏許多人壹生可能連見都沒見過米飯。所以在對比之下,我們的浪費就太太太……可恥了!據統計,全國浪費糧食每年可達2000億人民幣,可供兩億人吃壹年,想想如果吃多少點多少,還沒炒的食物給窮苦人民,可以挽救多少即將成為壹具屍體的人啊!很多人在去往救助站的路上,就已經餓倒了,成為吃腐肉動物的美食了。
所以我們要吃多少點多少,拒絕浪費,和諧發展。古語說:“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壹絲壹縷,恒念物力維艱。”更加說明我們要珍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