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竹子與月夜的詩句

關於竹子與月夜的詩句

1. 描寫竹與月亮的詩或詞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詞語解釋

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隨意:任憑。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4春芳歇:春天的芳華雕謝了。歇:消散。

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譯文

壹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壹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壹"空"字領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壹個空靈澄凈的基調。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還有壹點值得註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增訂評註唐詩正聲》郭雲:"色韻清絕。"《唐詩解》:"雅興淡中有致趣。"《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詩合選詳解》王雲翼雲:"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後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誌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壹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壹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壹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2. 古代關於竹子的詩句

竹子屬禾本科多年生常綠植物 唐代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宋代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壹勺水。

――宋.陸遊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裏 竹裏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壹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 要使竹林有***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幹。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壹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樂史 .宋(930-1007)。

子正。 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壹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壹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 朱熹 .宋(1130-1200)。

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次韻擇之詠竹 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壹笑,午夢頓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 移自溪商園。

種此墻陰路。 墻陰少人行。

來歲障幽戶。 公濟因君次韻 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

日日來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 猶嫌有兼味,不似壹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 下有萬玉虬,三冬臥寒土。

筍脯 南山春筍多,萬裏行枯臘。 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簣。

次韻謝劉仲行惠筍二首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差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楊萬裏.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

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

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

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

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

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

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

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

須要穿來籬外生。 記張定叟煮筍經 江西毛筍未出尖。

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簣法。

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青泉須旋汲。

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聲。

余瀝仍和月光吸。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

忍口不餐要添竹。 雲何又遣十輩來。

昏花兩眼為渠開。 煮筍 金陵竹筍硬如石。

石猶有髓筍不及。 巔南市裏筍如酥。

筍味清絕酥不如。 帶雨劚來和籜煮。

中含柘漿新甘露。 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

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

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

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

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

便是山林寶貴天。 詠十裏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壹見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

棲雀子猷魂。 李覯.宋(1009-1059)。

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劉過 .宋(1154-1206) 。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園春.寄孫竹湖 問訊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歸。

道吳山越水, 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 劉敞.宋(1019-1068)。

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曲水臺竹間默坐 林履不能遠。

逍遙池上。

3. 關於竹子的詩句

1、清代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翻譯: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麽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2、宋代陸遊《東湖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翻譯: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

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時,初現疏疏落落的倩影。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常來這裏,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3、唐代呂太壹《詠院中叢竹》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翻譯: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餘陰。

翻譯:高高的橋與幽幽的小路相連,它曲曲折折穿過稀疏的竹林。竹子從筍籜中迸發苦節,青皮環抱空虛的竹心。俯身看橋下細細的溪流,擡頭聽山間蕭蕭的竹韻。煙霧蒸騰中陽光西下,山裏的鳥兒在嘲哳亂鳴。料想苦竹不可能作為渡口的竹伐,正好給我們的休憩提供了綠蔭。

5、清代鄭燮《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翻譯: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4. 關於竹子的詩句

衡陽道中二絕 宋·範成大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裏,寄楊商卿諸公 宋·範成大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竹裏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壹至,尤喜主人賢。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寫取壹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5. 描寫竹子的詩句 古詩大全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傅龐如)

破土淩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

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詠竹(七律)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誌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籬竹

(清)鄭板橋

壹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壹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6. 推薦20首關於“竹子”的古詩

1、《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唐杜牧多為裁詩步竹軒,有時凝思過朝昏。

篇成敢道懷金璞,吟苦唯應似嶺猿。迷興每慚花月夕,寄愁長在別離魂。

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2、《題鄭常侍廳前竹》唐賈島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疏影紗窗外,清音寶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潤愛濛濛。嶰谷蠻湖北,湘川灀水東。

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3、《枕上聞急雨》宋陸遊枕上雨聲如許奇,殘荷叢竹***催詩。

喚回二十三年夢,燈火雲安驛裏時。4、《題畫三首》明唐寅青藜竹杖尋詩處,多在平橋野寺中。

黃葉沒鞋人不到,豆籬花發浸溪紅。5、《醉裏》宋白玉蟾道人天地便為家,慣見溪山眼不花。

竹月光中詩世界,松風影裏酒生涯。醒時吟笑揚州鶴,夢見常騎月府蟆。

是則官家縻好爵,此生只合飯胡麻。6、《夜宿山庵》宋陳必復扣宿精廬旋啟扉,佛香未冷坐多時。

分僧壹半雲歸榻,借竹幾些風入詩。隔夢聽鐘疑寺遠,避寒移枕覺宵遲。

起看猶有殘窗月,春雪滿山啼子規。7、《題乾明寺壁》宋陳造不待車輪四角生,欲行還駐為交情。

又成壹笑淥樽晚,詩卷竹風相與清。8、《環翠亭》宋陳知柔當年把臂入龍山,猶記相逢醉夢間。

君似孤雲了無礙,我如倦翼早知還。茅檐負日真成算,竹榻論詩整破顏。

欲問太平真氣象,夜來風月到松關。9、《次韻鄭僉判》宋方嶽老我菟裘月壹間,仰眠黃犢看青山。

有詩倚竹猿猱逕,無夢排雲虎豹關。城郭是非溪隔斷,風煙滅沒筆追還。

底須壹局銷長日,並不能棋方是閑。10、《即事》宋方嶽荒煙疏樹野人家,竹外尋詩壹逕斜。

出鳥亦知人意思,忽翻殘雪啄梅花。11、《次韻李平叔直舍竹二絕句》宋韓元吉詩翁愛竹有佳句,詩就移官可奈何。

密葉歲寒應更好,賸來和雪看婆娑。12、《新居覓竹栽》 宋姜特立覓橙曾有句,乞竹可無詩。

好轟東南幹,同為風月期。根豐宜地力,萌達趁春時。

他日如相過,清陰滿酒卮。13、《再和雁湖十首》宋李壁繞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壹月間。

詩陣不收疑破竹,談圍未解遞連環。健如俊鶻秋翻野,壯似驚龍夜擘山。

傳後化今當有待,百年距幾可今閑。13、《和淵老妙現之什》宋李彌遜乾坤渺渺壹浮尊,萬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橫熔山作隊,魚鱗倒影海成紋。老僧詩罷閑欹竹,幽士餘齋正臥雲。

妙現鏡中無壹事,世間從此罷揮斤。14、《秋日閑居二首》宋潘玙詩困權時臥竹窗,夢閑隨雁到衡陽。

覺來落日窺簾影,茶鼎松風潑鼻香。15、《靜治堂書懷》宋史安叔長揖薰風詠式微,譸張山鳥怪儒衣。

竹君伴我尋詩瘦,梅子從誰學道肥。先自宦情如霧薄,可堪鄉夢與雲飛。

支林堂下波光好,鷺笑鷗嗔胡不歸。16、《題思泉庵》宋王柏壹時人物久飛仙,詩竹和庵盡變遷。

尚有禪師風味在,野人門外汲寒泉。17、《和麟老韻五絕》宋王炎詩清雖為竹庵編,禪妙元從佛眼傳。

用處縱橫能殺活,匣藏不肯試龍泉。18、《寄朱仰之》宋王洋年齊甲子性同宜,想見論文更不疑。

小約同行先具酒,且推獨步放君棋。庭前雁鷺能堪否,堂下龜魚暫付誰。

好向藍田報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詩。19、《寄餞東麓趙贊府之官湖南》宋楊公遠憶昔鳴騶闖草廬,歡然把酒話襟期。

自從六月袂分後,又是重陽節過時。江左英賢姑佐邑,湖南松竹助哦詩。

餞違不及空惆悵,儻或逢梅寄壹枝。20、《龍雲寺次羅竦韻》宋楊寅路轉羊腸望眼舒,籃輿更入道人居。

千林黃葉新霜後,四面青山夕照余。幽夢乍驚魚鼓響,小詩閑向竹窗書。

爐煙茗碗匆匆話,已覺人間萬象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