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因為今天下午要舉行壹次別開生面的詩歌朗誦比賽。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參加了,無論朗誦什麽詩歌都可以。
第壹個上場朗誦的是黃紫琳和關葆玥,她們朗誦得的確不怎麽樣,馬馬虎虎地就過去了,盡管這樣,同學們還是給予她們熱烈的掌聲以資鼓勵,希望她們再接再厲,更上壹層樓。
我是第二個上場的,站在講臺上,我便把過於激動的心情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心裏默數壹、二、三,開始!我朗誦的是宋代嶽飛的《滿江紅》,我用比較雄壯的聲音把這首詞壹字不漏地朗誦出來。
朗誦完畢後,我向臺下的“觀眾”和“評委”鞠了壹個躬,便走回自己的座位上了。不知道我的分數是多少呢?我想:唉!希望自己能拿到好成績。
當看到唐銘蔚的朗誦後,我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有壹個非常大的錯誤——我在朗誦時紋絲不動,壹點動作都沒有。不過聽到唐銘蔚朗誦的詩歌的題目是《我的願望》,我便聯想到了名偵探柯南的壹首主題曲《唯壹的願望》,不禁覺得好笑。
此時,臺上的氣氛熱鬧非凡,朗誦的方式各種各樣,有時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有時弄得全班對詩意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含義最深刻的詩是李東源自己創作的;而最有趣的是詩是陳子元他們創作的《我家有只狗》,描寫了生活中壹只小狗的奇聞趣事,正應了那壹句話——“詩在民間”;而最有幻想色彩的詩是唐銘蔚的《我的願望》,體現了壹名小女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讓人們感到了唐銘蔚對生活充滿了期待,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我自己的朗誦還是不錯的,希望以後同學們創作更多優美的詩歌,讓詩永遠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2. 壹首古詩改寫記敘文(450字)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滌後的松林,壹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壹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於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著.
竹海之中傳來的女人們緩步挪移時撥動夜露浸潤的翠竹,發出“沙沙”的聲響,又伴著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好壹派歡聲笑語的喧鬧竟打破了如此寧靜的夜空;再聽水面蓮葉波動,漁舟順流而下,這便是漁夫要乘著今晚的月光去捕魚。
盡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長留。
3. 我最喜歡的壹句詩 寫事作文450字我最喜歡的壹句詩
詩裏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詩裏有許許多多的道理,詩裏有讀不完的人生啟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最喜歡的壹句詩,這句詩它教給了我很多很多……
不能浪費壹粒米,每壹粒米都是由農民伯伯翻種、施肥、澆水,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這盤中、碗中的壹粒米、壹棵菜。
雖然我喜歡“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但我們之間還發生過壹次“吵架”。
我記得那是我四歲那年的事了。有壹天中午,我吃著飯看電視,那可真是享受啊!過了壹會兒,我吃完飯了,可清晰的看見碗裏還殘留著上百粒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說,便遞給我個勺兒,“筷子扒不幹凈用勺子吃。”我壹 *** 坐在沙發上,往後壹躺,雙腿開始踢了:“不要,不要不要。”但是胳膊總扯不過大腿。後來我還是吃了。之後我開始討厭這首詩,但經過我聰明的老媽壹點撥,我又開始喜歡這首詩了。
自從經歷過這壹件事情,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記得那是大年初二,姑姑壹家來到奶奶家吃飯。中午吃完飯的時候,我見掉在桌子上幾粒米,碗裏剩下幾粒米,我就用筷子把碗中的幾粒米吃了,用手捏起桌上的幾粒米吃了,後來又發現碗裏還有壹粒米,就試圖用筷子,但這粒米太迷戀碗了,死活都不肯出來,我只好用我的嘴,像小狗壹樣把它舔了出來。做完壹切動作後,全家人都笑了,後來媽媽說:“人家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教給了我知識,詩教給了我道理,詩教給了我很多的人生啟迪。
4. 《牧童》古詩改寫成作文450字綠草如茵的原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機勃勃,翠 *** 流,仿佛是壹條翠綠色的巨大地毯延至天際。
原野上,壹頭老黃牛悠閑地品嘗著青翠的小草,小牧童在舞蝶的誘惑下在原野間忽而奔跑、忽而慢慢地小心挪動……
傍晚時分,活躍了壹天的太陽,隨著壹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壹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沈,剛壹挨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原野的支撐,再壹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床面上頑皮地蹦跳。那壹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著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壹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壹只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壹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鉆到了草叢裏,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當晚風再次輕輕吹過,雲朵好像感覺到了晚霞的告終,天際邊,那略帶淡紅的雲也散了,他不情願的披上了黑色的紗衣,走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
突然,伴隨著壹聲輕快,悠閑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著,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著聲音望去,只見壹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鬥笠,披著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著笛子,逗弄著帶著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仿佛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裏壹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著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壹老壹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壹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壹只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鬥笠、蓑衣也沒脫下,抱著他心愛的竹笛,仰望著月亮,回憶著慈祥的母親,帶著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牧童(呂巖)
<;唐 >;呂巖 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裏,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③臥月明。
註釋
①橫野:寬闊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壹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似乎在和晚風嬉戲。 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後。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賞析
《牧童藝術作品圖片1(16張)牧童》壹詩,向我們展示了壹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我們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裏休息了。表現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壹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的。
“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弄”字,更寫出了壹種情趣,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
在這裏,六七裏和三四聲不是指確定的數字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的鄉村傍晚的寂靜。
中心
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5. 寫壹篇有關古代詩詞的作文,450字左右,要小學五年級口氣,不要寫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
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壹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
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
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
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壹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壹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壹種新收獲。——朱光潛 ——題記 ①詩是最平凡中的特殊。
最早的詩來源於古代的勞動人民,可以說是下裏巴人的代表,以後又漸受文人青睞,於是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這樣的陽春白雪。這些都是我新近才感受到的。
小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 ②因為自己記憶力好,對於唐代的五言七律幾乎壹遍背出,過目不忘,卻總體味不出其中的詩韻。
即使有,也只是壹種“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朦朧罷了。長期囫圇吞棗,最終導致“消化不良”直到我讀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看著灰黃的卷子,我壹臉無奈。但仔細壹讀,才知內有乾坤。
頭壹句話就讓我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我已站在洶湧澎湃的河堤上,看黃色的河水帶著中國五千年的情結註入東海。
壹種“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大氣遊蕩在天地間,讓我也像李白壹樣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慨,讓我想起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宿息青雲誌,蹉跎白發年”以及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觀。看到這裏,從剛才的激蕩又起伏著壹點點苦悶。
6. 請以“路漫漫”為題,寫壹篇文章,不少於450字,文體不限(不要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正確解讀弈之對於在屈原《離騷》中的這第97句詩,已經成為很多人用以自勵的千古名句了.現在壹般人的理解多數為:“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愚卻以為,這已經不是此句在原詩中的本來意思了,它只是後人在未看懂全詩時僅對這壹句的壹種望詞生義,自行發揮的理解而已.雖然很豪氣,很給力,很能啟發人的上進之心,但卻失去了原有的藝術魅力,顯得蒼白、單調、教條.而且聽來會令人感覺到有壹股“但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冰冷邪氣暗暗襲來.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詩中,與前後文壹起貫通理解,不作斷章取義、語錄式的隨意發揮,便可接觸到屈原要向後人表達的完美的藝術內涵,見到壹個豐滿生動、合情合理的藝術形象.其得益將遠遠大於僅把它當做壹句名言來叫喊,也可除去主流理解上的暴戾、固執之氣.9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原詩)漫漫:不清楚,模糊;其:指前面提到的“路”;修遠:修長,狹窄.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細分辨清.(正確的翻譯理解)趁天未全黑摸路前行! 下面是本句所在詩段的譯文及其文表解讀.五律?屈原叩天(六)駕鳳迎風上,捧蘭獻闕前.孤身追落日,深夜叫開天.宮衛倚門望,哲王戀枕眠.烏雲忽聚散,暴雨下漣漣.第三章《再試》92至129. 經過反思,更覺得唯有推行美政,皇朝才有出路,於是再求進. (8)叩天門.92至107.16行.分為“白天行狀”、“入夜休息”、“將雨趕路” 等三小節.第三小節最後壹行總結.92.和衣跪下發誓兮,我堅持推行美政. 決心堅定. 6行93.駕鳳凰騎白龍兮,我乘風飛天行. 交代交通工具和行進方式“飛”.比喻:急迫.94.朝從蒼梧啟程兮,夕到昆山仙境. 蒼梧、昆山.強調高遠艱難;95.想找靈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將臨. 靈殿、黃昏.點出投宿地,強調天時已晚;96.我叫羲和緩鞭兮,向日落處慢進. 緩鞭、慢進.強調小心翼翼.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細分辨清. 趁天未全黑摸路前行.98.放馬鹹池飲水兮,拴馬扶桑樹旁. 摸黑到靈殿後飲馬歇馬. 4行99.折桑枝趕日去兮,且放松躺壹躺. 太陽完全落山後安然睡下.100.月神在前開路兮,風神隨後奔闖. 入夜後突然刮起大風.101.鸞鳥鳳凰驚叫兮,雷神提醒帶雨裳. 雷聲隆隆,鸞鳳不安,就要下暴雨了.102.我令鳳鳥飛騰兮,夜行趁天開. 急忙起身趕路,希望下雨前到達天宮. 6行103.大風呼呼旋轉兮,卷烏雲漫湧來. 此時天上烏雲隨大風聚集.104.雲團忽聚忽散兮,翻滾變幻色彩. 烏雲翻滾,暴雨將至.105.呼守衛開天門兮,他倚門不理睬. 終於趕到天門前,但叫門不開.106.雨茫茫天盡蔽兮,抱幽蘭直發呆. 立時大雨滂沱,天路盡閉.屈原懷抱著那束要獻給天帝的蘭花呆立雨中.107.慨嘆世間混濁兮,美麗被妒掩蓋. (總結)因叩天門不成而深深感嘆.。
7. 以“詩”為話題寫壹篇作文,在線等,急用心動在唐詩間
手中詩冊還未翻開,壹汩怦然心動的感覺已悄悄溢出胸口,蕩滌我的思緒…… ——題記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蕩滌著壹個盛世的唐朝,於是令華人為之壹振的唐裝才重回到我們的衣櫃,中國節才重回我們的裙袂。
唐朝的月明——慰藉
不知誰在春江花月夜裏,第壹個望見了月亮。於是月的千裏嬋娟夜夜照亮無寐人的寂寞。月是遊子的故鄉,床前明月光依舊是思鄉的霜露;月是思女的牽掛,在搗衣聲中夜夜減清輝;月是孤獨人的灑友,徘徊著,與舉杯者對影成之人。
月讓我怦然心動,原來月是人們情感的慰藉。
……
唐朝的烈灑——銷愁
引得詩人紛紛舉杯銷愁,千金換酒,但求壹醉。三杯通大道,壹鬥會自然。人之壹生,能向花間醉幾何,臨月把酒酹江。醉裏挑燈受創,醉臥中人皆寵辱偕忘,世態炎涼盡空。今朝的酒正濃,且來烈酒壹壺,放浪我豪情萬丈。
酒,讓我怦然心動,原來此刻妳已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
……
唐朝的詩人——清高。
壹壺酒,壹把劍,壹輪彎月,壹路狂舞,壹路豪飲。飲出壹位唐代詩壇的謫仙,舞出壹顆大唐前的劍膽。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是粉飾,不為褒名,滄海壹聲笑,散發弄扁舟,從此妳踏遍故國山水,縱情天地之間。
詩人,是妳讓我怦然心動,因為妳是不羈的旅客。
……
萬卷古今消永晝,壹窗昏曉送流年,沏壹杯菊花茶,品壹品這令我怦然壹動的唐月,唐酒,唐人,思緒在此刻飛揚。
8. 我愛詩歌的作文四百字450字以上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而我最愛讀、最欣賞的是古詩。
從小我們就接觸詩詞,父母在我小時候就叫我背古詩,比如《鵝,鵝,鵝》、《靜夜思》……當我用稚嫩的聲音去背這些古詩時,總覺得會背詩歌心裏滿是自豪。漸漸長大,我會自己選擇讀壹些詩歌,詩歌精練的句子讀起來總讓人充滿遐想。詩歌超越時空,叩擊著我們的心靈,給我們藝術的享受和薰陶。
很多詩都像是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杜甫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溫暖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
這就是古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9. 以我所熟悉的古代詩歌為題目寫450字的作文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李清照貴州省甕安縣希望中學九(2)班朱文熠人生如夢何時醒?水流花謝兩無情,殘陽如血,琴斷心絲弦,胭脂淚。
——題記風絲裊裊,雨斷清月星影墜,殘陽落盡杜鵑嘀,幽窗壹盞孤燈亮,深夜,妳未入眠,想必是心中那“載不動,許多愁”的愁思,消除了妳的睡意,眉梢間,是妳濃濃的哀愁,國破家亡,帶走了妳臉夾間的笑顏,青絲龍茸,未梳妝打扮過,心中的憂愁,又有誰懂?——煙雨樓臺醉清風,往事沈浮意朦朧您——李清照,在國破家亡的世事摧殘下,堅強的獨自存活,作為壹個古代女子,卻割斷了古代女子軟弱的心理,沒有因亡夫的事而放棄生命,而是喪失國家而望月悲嘆,我欣賞您,欣賞您的品格,欣賞您對丈夫的忠貞不渝,更加欣賞您對國家的盡心盡力,國難之時,您斥罵丈夫棄國而不顧的行為。我更加敬佩您不甘為壹介女流之輩,而是願做“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英雄豪傑。
敬佩您那敢於挑戰的精神,您憑借著自身的努力,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詩人,開創了歷史的先河,證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理論。如今,您背負著國恨家仇,日夜難眠,換來了“人比黃花瘦”的憔悴模樣。
——詩情曲調詞易新,青出於藍勝於藍孤燈下,青衣素顏,您倚窗望月,殘缺的月猶如那裂開的玉,有了裂痕便不能再修復,冷月寒心,此時此夜,妳呤出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的心中悲涼,您的詞雖沒李煜“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詞之優美;沒有李賀”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詩句之瑰麗,不及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詞之沈郁,不及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詩之清淡,也不及蘇軾“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詞之豪放,更不及李白“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詞之飄逸,但您卻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之清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之纏綿,您的詩中浸透了您對國家和丈夫的愛,您的詞詮釋了您的憂愁悲傷,更能感受到您孤獨、痛苦之後的堅強。——夢魂壹程又壹程,山水明秀朝露中喜歡您詩詞中夾雜的悲傷情調,喜歡您清淚之後的堅強,喜歡您那顆純凈的心,更喜歡您眉間濃濃的悲國情感,您走過了壹程壹程困苦的路,獲得了永恒的美,美在歷史的時空中,美在人們孤單的心中,美在智慧的書中,我希望有朝壹日,能繼承您,繼承您永不消失的美,那永遠流淌在歷史河流中的品德之美。
李白的雄心壯誌,讓我佩服,文天祥至死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令我折服,屈原那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品格令我崇拜,而您那堅強不息,挑戰自我的精神令我崇尚,您的美在您的心,您的心猶如壹顆沾有墨汁的玉璧,看似骯臟,實則純潔無暇,這就是您的美。如今,夢已經醒了,花依舊開得美好,畫眉鳥聲婉轉動聽,天邊漸露出的紅日,是否是孕育出新壹代詩人的前奏,我不得而知,但您的詩篇,您的品格將永駐我心。